新華社北京3月14日電(記者林苗苗)記者從日前舉辦的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國家醫學中心建設成果發布會”上獲悉,一款完全可吸收封堵器近期被國家藥監局批準上市。
室間隔缺損是一種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病。健康人的左心室和右心室被室間隔分開。如果胎兒時期室間隔發育不全而遺留孔洞,就被稱為室間隔缺損,可造成肺動脈高壓,嚴重威脅患者生命。
據悉,這款完全可吸收封堵器由國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聯合國家生物醫學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樂普心泰醫療進行研發,能夠為室間隔缺損的自身修復搭建“臨時橋梁”。
該封堵器的協調研究者、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結構性心臟病中心主任潘湘斌介紹,介入封堵術是治療室間隔缺損的常用方法之一,具有創傷小、恢復快的優點,但以往植入人體的封堵器由金屬制成,永久存留在患者體內,可引起房室傳導阻滯等各種遠期并發癥。
據悉,新型可吸收封堵器采用生物可降解材料制成,植入人體后會逐漸被人體自身組織替換并逐步降解排出體外,為心臟的自身修復提供一座“臨時橋梁”,在為心臟“打補丁”的同時實現“植入無殘留”。
【來源:光明網】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3
頭條 22-03-13
頭條 22-03-13
頭條 22-03-13
頭條 22-03-13
頭條 22-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