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報訊(記者 裘穎瓊)用城市微更新的手段,把家門口的沉睡空間再次活化利用。記者獲悉,由上海市住房城鄉建設管理委(市精細化辦)聯合市規劃資源局、市文化旅游局、共青團上海市委等單位舉辦的“品質點亮城市·家門口的蝶變‘社區秀’設計大賽”,經過網絡投票和專家遴選,一批優秀方案已脫穎而出。市住建委(市精細化辦)表示,優勝的微更新方案將推薦給相關區及街鎮,在上半年完成一批,年底前全部改造完成。
近年來,微更新在上海社區風靡。只花幾個月時間,投入也不大,卻逐步改變了社區居民的生活軌跡,成為家門口的“小確幸”。“微更新”可以在不涉及用地性質、容積率等指標調整的前提下,提供更有實操性、更見成效的方式,而且在場地的選擇上更具有靈活性。
上海市住建委(市精細化辦)二級巡視員梁建安介紹,此次向全社會征集方案的101個點位主要涉及上海16個區、60余個街鎮,絕大多數點位分布在寸土寸金的中心城區,屬于上海“最好的空間資源”。這101個家門口的“沉睡空間”,將通過微更新方式,提升空間資源品質。
“微更新設計歸根到底是要滿足‘人’的需求。”市住建委(市精細化辦)表示,整個大賽通過創新機制,以“繡花”的方式推進“精致”的營造,通過共建、共治、共享,注重向人民問計問策,讓更多“金點子”化為城市治理的“金鑰匙”,結出惠民利民的“金果子”。
因為基層對自己生活的地方有著最真切的感受,所以提出的改造需求也十分“貼肉”——除了改造公共綠地,增加文化元素,還有一些是對過境橋洞進行美化,或者在街區的公共場所增加一些晾曬設施等等。
這些十分具有煙火氣的需求,吸引了一批具有專業背景的選手。在大賽啟動之初,就有500多支設計團隊報名參與,既有學生團隊,也不乏知名建筑師。2月25日到3月6日,“101微更新社區秀設計大賽”進行網絡投票活動。短短10天,共有176萬人次投票。隨后,數百個微更新方案,經過專家初審、復審不斷比選,最終一批方案脫穎而出。
大賽評審專家、上海交通大學設計學院教授莊慎說,從專業角度來看,這些優選方案體現了城市微更新的最新趨勢,比如低影響、低干預的設計理念;注重本地文化的挖掘和植入;不追求宏大敘事,不追求過度美化,而是更關注人的需求等等。令專家們感到意外的是,不少非專業設計建議也頗為亮眼,比如引入了增強現實、VR技術等概念,為微更新改造提供了許多新的靈感。
上海市住建委(市精細化辦)表示,將對獲得“品質點亮城市·家門口的蝶變‘社區秀’設計大賽”優秀案例、優秀組織、最佳人氣等獎項的獲獎單位及個人頒發獲獎證書。此外,101個點位將結合“美麗街區”“美麗家園”“架空線整治”“一江一河”等工程進行同步推進,避免重復建設現象。
【來源:新民晚報】
頭條 22-03-12
頭條 22-03-12
頭條 22-03-12
頭條 22-03-12
頭條 22-03-12
頭條 22-03-12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0
頭條 22-03-10
頭條 22-03-10
頭條 22-03-10
頭條 22-03-10
頭條 22-03-10
頭條 22-03-10
頭條 22-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