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在看病過程中,經常需要重復做一些醫學影像檢查項目,常常是換一家醫院,就要從頭做一遍。針對這一問題,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湯亮呼吁,盡快依靠互聯網技術平臺,建立起個人“電子健康(病歷)檔案”系統。
圖說:全國人大代表湯亮 受訪者供圖
“許多醫院只認自家醫院的檢查結論,哪怕患者在其他醫院做過不久,也不頂用,這家醫院不認賬。”他分析,即使在上海這樣醫療資源豐富的超大型城市中,雖說三甲醫院之間的醫學影像報告是允許通用的,但是醫療是一件十分復雜的事,患者病情又變化多端,醫生也擔心因不了解病情而出現誤診,絕大多數患者總還是要重做一次醫學影像檢查。
他介紹,從國際上來看,凡是醫療事業發達的國家,近年來都花大力氣建立起了個人“電子健康檔案”系統。譬如,美國在2009年就出臺了《衛生信息技術促進經濟和臨床健康法案》,重點就是建立和推廣“電子健康檔案”系統。該法案還特別規定了醫生使用或不使用“電子健康檔案”的獎懲措施。短短幾年就打通了社區診所、醫院、互聯網平臺“共享”患者健康資訊的接口通道,極大地推動了遠程醫療的蓬勃發展。
他建議,首先,我國也應該開始著手建立“電子健康(病歷)檔案”系統。如果患者的以往病歷、治療情況以及醫學影像攝片等,能在任何醫院的任何醫生的電腦屏幕上打開,隨時可以放大影像來研究的話,患者病情沒有新變化,就無須重復做同類型的醫學影像檢查。這樣可以節約醫療資源和患者負擔,杜絕過度檢查。
其次,由國家衛健委和社保中心牽頭,總攬并承擔這項利國利民的“民心”工程。國家主管部門可以指定一二家具有實力的互聯網平臺公司,在對個人隱私充分保密的前提下,開發“電子健康(病歷)檔案”系統。經患者授權,相關醫療信息由醫療醫院提供。
最后,國家出臺具體政策,鼓勵在遠程醫療上先行試點使用。提倡并獎勵不同層次的醫生,在與患者面對面診療時,也使用“電子健康(病歷)檔案”系統。患者也可以隨時在互聯網平臺上,查看自己的健康(病歷)檔案。
【來源:上海人大_要聞】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0
頭條 22-03-10
頭條 22-03-10
頭條 22-03-10
頭條 22-03-10
頭條 22-03-10
頭條 22-03-10
頭條 22-03-10
頭條 22-03-10
頭條 22-03-10
頭條 22-03-10
頭條 22-03-10
頭條 22-03-10
頭條 22-03-10
頭條 22-03-10
頭條 22-03-10
頭條 22-03-10
頭條 22-03-10
頭條 22-03-10
頭條 22-03-10
頭條 22-03-10
頭條 22-03-10
頭條 22-03-10
頭條 22-03-10
頭條 22-03-10
頭條 22-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