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張文凌)在剛剛結束的寒假里,團云南省委開展的“團團陪伴·助力‘雙減’”活動,吸引了3500余名返鄉大學生參加。他們配合全省各地基層團組織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為15800余名少年兒童提供服務,和他們一起度過了愉快的假期。
為助力“雙減”工作落實,提升課后服務的質量和水平,團云南省委、云南省教育廳、云南省少工委今年1月在全省開展了為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提供服務的“團團陪伴·助力‘雙減’”工作。寒假期間,這一活動得到了在全國100多所高校就讀的返鄉大學生的積極響應,上萬人報名,最終3500余名返鄉大學生參加。他們利用自己的所學和所長,為中小學生們開展了青春自護、文化科學、安全教育、拓展訓練等內容的課程。他們還把課堂搬到戶外,帶領小朋友們到消防隊、村史室、紅色教育基地、博物館等地參觀,在體驗實踐中獲得知識。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屬地管理,就近就便”的原則,不少地方的基層團組織將“團團陪伴”活動安排在基層一線,極大地方便了農村大學生和中小學生的參與。
西雙版納州景洪市基諾山鄉毛娥新寨,距離鄉政府32公里以外。寒假里,山村沒有興趣班、輔導班,家里的大人都是農民,每天在地里忙著干活,返鄉大學生帶領孩子們學習繪畫、正確佩戴口罩、火災地震逃生等安全知識,清理村內道路的垃圾;在普洱市瀾滄縣糯扎渡鎮勐礦村,返鄉大學生們給孩子們分享學習經驗,講述“外面的精彩世界”。他們把孩子們分成作業輔導、課外閱讀、益智游戲小組,讓每個孩子都有收獲。
“團團陪伴”活動得到家長們的高度評價,孩子參加完活動后,情緒積極向上,完成作業更認真、更愿意和家長溝通了。尤其是農村孩子在假期遇到學業難題卻無人輔導,部分孩子沉迷于手機,無心學習,他們得到了一定的幫助。
參加活動的大學生也感到收獲較大,認為提高了社會責任感,增加了對家鄉的認識,加深了對專業知識的理解,認識到自己在實踐中的不足等。
團云南省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基層團委在組織活動過程中,將工作項目化,項目清單化,清單具體化,把握時間節點,明確目標任務,提升了對常態化志愿服務及留守兒童關愛服務活動的組織力和服務力。通過講述家鄉變化,挖掘家鄉傳統文化,學習家鄉傳統工藝,為家鄉發展提一條建議等活動,激發了返鄉大學生為家鄉發展貢獻力量的熱情,涌現出了一批有特長的人才,為推進鄉村振興充實了青年人才庫。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頭條 22-03-06
頭條 22-03-06
頭條 22-03-06
頭條 22-03-06
頭條 22-03-06
頭條 22-03-06
頭條 22-03-06
頭條 22-03-06
頭條 22-03-06
頭條 22-03-06
頭條 22-03-06
頭條 22-03-06
頭條 22-03-06
頭條 22-03-06
頭條 22-03-06
頭條 22-03-06
頭條 22-03-06
頭條 22-03-06
頭條 22-03-06
頭條 22-03-05
頭條 22-03-05
頭條 22-03-05
頭條 22-03-05
頭條 22-03-05
頭條 22-03-05
頭條 22-03-05
頭條 22-03-05
頭條 22-03-05
頭條 22-03-05
頭條 22-03-05
頭條 22-03-05
頭條 22-03-05
頭條 22-03-05
頭條 22-03-05
頭條 22-03-05
頭條 22-03-05
頭條 22-03-04
頭條 22-03-04
頭條 22-03-04
頭條 22-03-04
頭條 22-03-04
頭條 22-03-04
頭條 22-03-04
頭條 22-03-04
頭條 22-03-04
頭條 22-03-04
頭條 22-03-04
頭條 22-03-04
頭條 22-03-04
頭條 22-03-04
頭條 22-03-04
頭條 22-03-04
頭條 22-03-04
頭條 22-03-04
頭條 22-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