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寧街頭,不時看到有市民在騎行電動自行車時接打電話,或是一手握車把一手拿東西。看似沒什么,其實這樣的行為很危險。3月2日,南寧交警支隊各大隊中午及晚高峰時段,在轄區商業綜合體人流密集區域,開展了此類行為查處行動。(3月4日《南寧晚報》)
南寧市交警部門在此次行動中,共查處自行車、電動自行車騎行人撥打接聽手持電話行為66起,均以“分心駕駛”的角度處以20元至50元不等的罰款。對于交警部門查處“騎車打電話”行為,一些網友卻有著另外看法,他們認為:將騎行自行車,騎行電動車的時候撥打接聽電話,按照“分心駕駛”的交通法規進行處罰是多此一舉據,而且于法無據。
這種質疑和說法,從法律層面來說,應該沒有問題。“分心駕駛”是指駕駛時注意力指向與正常駕駛不相關的活動,從而導致駕駛操作能力下降的一種現象。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規定,駕駛機動車不得有撥打接聽手持電話、觀看電視等妨礙安全駕駛的行為。這里確實沒有明確說“騎行自行車”“騎行電動車”屬于“分心駕駛”的行為。
但是,我們看待一件事情也需要從另外角度審視,比如查處“騎車撥打接聽電話”是不是好事,是不是有益處?隨著交通工具的多元化,隨著綠色出行倡導的越來越深入,如今綠色出行、環保出行、健康出行十分火熱,在各個城市里選擇“騎自行車出行”“騎電動車出行”的市民越來越多了。而不少人都有一個長久形成的習慣,那就是在騎行的時候接聽撥打電話,而且覺得沒有多大的安全隱患,不像“開車接聽電話”那樣危險系數高。于是,在城市的街頭巷尾,我們就會看到很多邊騎車邊發信息、騎車時接打電話等場景,尤其是送外賣的人員,更是把“騎車撥打接聽電話”當成了家常便飯。而實際上,這種認知是十分錯誤的,這種行為是潛在的交通安全隱患,而且其危害程度絕不亞于“開車接聽電話”。
調查顯示,大腦一旦同時處理兩項任務,哪怕是非常簡單的任務,效率也會嚴重下降。看一眼手機最少需要3秒,如果邊騎車邊看手機,顯然這3秒的時間就可能是“不歸之路”。從各地交通事故分析數據我們不難看出,騎車的時候接打電話、發送信息的行為,導致的交通事故比例一直在走高,那些一邊騎車車子一邊用手機交談、聽音樂的行為,加劇了交通安全隱患。這樣的行為因為精力不夠集中,而讓自己和他人陷于危險之中。俗話說的好,一心不可二用,在交通出行頻次和密度增加的現代社會,無疑“騎車打電話”的分心危險是值得關注的。
無論是駕駛機動車還是非機動車,“分心”都存在諸多安全隱患,輕則小碰撞,重則釀成傷亡事故。因此說,交警查處“騎車打電話”不是多此一舉,但是不妨把“騎車打電話”也納入交通違法行為!這樣就能有法可依了。
【來源:四川在線】
頭條 22-03-06
頭條 22-03-06
頭條 22-03-06
頭條 22-03-06
頭條 22-03-06
頭條 22-03-06
頭條 22-03-05
頭條 22-03-05
頭條 22-03-05
頭條 22-03-05
頭條 22-03-05
頭條 22-03-05
頭條 22-03-05
頭條 22-03-05
頭條 22-03-05
頭條 22-03-05
頭條 22-03-05
頭條 22-03-05
頭條 22-03-05
頭條 22-03-05
頭條 22-03-05
頭條 22-03-05
頭條 22-03-05
頭條 22-03-04
頭條 22-03-04
頭條 22-03-04
頭條 22-03-04
頭條 22-03-04
頭條 22-03-04
頭條 22-03-04
頭條 22-03-04
頭條 22-03-04
頭條 22-03-04
頭條 22-03-04
頭條 22-03-04
頭條 22-03-04
頭條 22-03-04
頭條 22-03-04
頭條 22-03-04
頭條 22-03-04
頭條 22-03-04
頭條 22-03-04
頭條 22-03-04
頭條 22-03-04
頭條 22-03-04
頭條 22-03-04
頭條 22-03-04
頭條 22-03-04
頭條 22-03-04
頭條 22-03-04
頭條 22-03-04
頭條 22-03-04
頭條 22-03-04
頭條 22-03-04
頭條 22-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