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上午10時,在位于新洲陽邏的中交二航局的實驗基地,二十多項橋梁試驗項目正有序進行。綜合實驗樓里,西南交大博士生李明哲正研究著如何為開裂橋面進行加固修復,以減少橋體存在的安全隱患。
中交二航局技術中心實驗室,科研人員在進行舊橋修復加固疲勞試驗。長江日報記者胡冬冬 通訊員晏久順 攝
(資料圖片)
長江日報記者在現場看到,在約6000平方米的實驗樓里,20多位操作人員正忙碌進行各項橋梁實驗。李明哲介紹,他已在中交二航局的實驗基地進行了兩年的博士課題研究,參與多個疲勞試驗項目的研發,正在進行的這項橋面疲勞開裂試驗將耗時兩周,經過約200萬次的不間斷測驗。
“橋梁智能建造中試基地”申報成功
中交二航局在深中通道項目上的一體化智能筑塔機,用于橋墩建設。長江日報記者胡冬冬 通訊員晏久順 攝
今年1月,中交二航局橋梁智能建造中試基地成功申報武漢市“橋梁智能建造中試基地”。目前,該平臺牽頭或參與的科技創新平臺共有24個,其中國家級平臺4個、省部級平臺11個、集團級平臺9個。鋼筋網片柔性制造生產線和一體化智能筑塔機中的典型成果成功投入應用,獲得積極反響。
空中“移動工廠”減少空中作業人數效率提升
中交二航局技術中心實驗室,科研人員對一體化實驗架橋機進行調試。長江日報記者胡冬冬 通訊員晏久順 攝
“傳統鋼筋混凝土施工依靠人工將一根根鋼筋搬運至橋塔并在高空現場安裝,存在作業環境惡劣、施工效率低、質量難管控等問題。”中交二航局技術中心吳中正介紹,針對這些問題,我們提出將鋼筋施工由高空作業面轉移到地面鋼筋加工廠,通過機械化將其加工成鋼筋網片式的“半成品”,并在塔下進行鋼筋部品組拼,最終進行整體吊裝。
“目前,鋼筋網片柔性制造生產線已經實現超大尺寸塔柱鋼筋網的自動化成型,基本不需要人工進行輔助作業,只需輸入鋼筋原材和橋塔尺寸,即可整體彎折自動形成鋼筋網片。”吳中正介紹,一張鋼筋網片的生產只需要4—6小時,一個6米節段塔上作業時間僅需10小時,而傳統人工作業完成對應工作量則需要2—3天。同時,鋼筋網片的機械化生產將高空作業人數從原本30—40人減少至8人左右,鋼筋間距也實現了毫米級精度提升。
如果說,鋼筋網片柔性制造生產實現了高空至地面的機械化作業,那么,一體化智能筑塔機則是將地面工廠化設施搬到了橋梁施工的現場。
“簡單來說,一體化智能筑塔機也可被稱作空中‘移動工廠’,具備鋼筋部品調位、混凝土自動輔助布料及振搗、智能養護、應急逃生多項功能,實現了工廠化建造條件。”中交二航局現澆橋塔工業化建造團隊負責人李拔周介紹,目前,筑塔機是應用于超高橋梁主塔的智能建造設備,由爬升系統、架體結構、布料系統、養護系統、模板系統、抗風裝置、鋼筋部品調位系統和智能信息化系統等部分組成。
李拔周表示,筑塔機用機械化代替人工、將工廠化設施搬到施工現場后,實現了橋梁建設過程中工業化、智能化、信息化、標準化的高度融合。“經統計,筑塔機的應用幫助空中作業人數減少了60%,施工效率提升50%,橋塔建設速度由每天增長0.8米升至1.2米,同時,作業質量也大大提高,通過養護可顯著提升混凝土的耐久性。”
應用于多座橋梁建設“處于國際領先水平”
中交二航局在深中通道項目的塔柱鋼筋部品化實施。長江日報記者胡冬冬 通訊員晏久順 攝
2022年9月,作為深中通道關鍵工程,伶仃洋大橋主纜完成架設。中交二航局承建了伶仃洋大橋東索塔、東錨碇、上游側主纜架設等內容,其中,鋼筋網片柔性制造和一體化智能筑塔機的研發成果應用其中,并取得了良好的預期效果。“公路協會專家、設計單位、業主監理單位評價這套技術處于國際領先水平,并建議在各大橋梁建設中推廣和實施。”吳中正介紹。此外,此兩項科研成果還應用于龍潭長江大橋、常泰長江大橋和湖北省內的燕磯長江大橋、雙柳長江大橋的建設過程中。
中交二航局在江蘇龍潭大橋項目上的一體化智能筑塔機,用于橋墩建設。長江日報記者胡冬冬 通訊員晏久順 攝
作為橋梁智能建造中試基地,二航局正聚力從“制造”轉型升級“智造”。“我們的研發成果每一次應用,都會經歷一次迭代升級,提升建造品質、布局‘未來建造’。”中交二航局實驗基地現場負責人王紫超說。據了解,在建的世界最大跨度雙層懸索橋——燕磯長江大橋,使用的正是二航局自主研發的第三代一體化智能筑塔機。
“未來,基地將建成國際一流的橋梁智能建造研發與產業化基地,打造中國橋梁智能建造技術的策源地,構建智慧橋梁產業中心,成為展示中國橋梁智能建造的示范窗口,集核心研發、智能建造、教育培訓、科普文化為一體,推動地區產業轉型升級、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王紫超表示。
(長江日報記者馮雪 龔萍 通訊員晏久順)
【編輯:張靖】
【來源:長江日報-長江網】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頭條 23-02-28
頭條 23-02-28
頭條 23-02-28
頭條 23-02-28
頭條 23-02-28
頭條 23-02-28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
頭條 23-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