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2月26日訊 設立辦案熱線,由審判團隊輪值接聽當事人電話,避免因法官、書記員開庭、調解等原因錯過或漏接電話,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提高了。2月26日,記者從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獲悉,這是今年法院推出法治化營商環境5.0版(簡稱5.0版)建設中的30余項優化舉措之一。
今年,市法院將推出一系列優化舉措,圍繞企業群眾關心的降低訴訟成本、增強辦案質效、優化司法服務做文章,從企業需要出發,依群眾所想做文章。
2023年2月,江岸區法院利用線上調解平臺,組織原被告雙方企業對22份合同幾十筆賬單進行對賬,并最終通過人民法院調解平臺在線快速達成和解,原告撤回起訴,矛盾實質性化解。通訊員姜泰陽 攝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從解決“聯系難”入手
服務再優化,用真心暖民心
莫名成了被告,還有4天就要開庭,2月17日,從來沒打過官司的程女士心急如焚,撥通了江岸區法院知識產權審判庭的電話。電話中,法院工作人員跟程女士主動溝通了案情,并留下聯系電話。2月21日開庭后,得知雙方有意調解,工作人員再次找到程女士,互加了微信,就調解一事在網上聊天溝通。“沒想到,法院辦案子也這么‘貼心’!”
近年來,隨著法院受理案件數逐年攀升,法官和輔助人員整日忙于庭審和調查,無法及時接聽當事人電話,群眾對此頗有詬病。今年,市法院聚焦解決法官“聯系難”問題,在已有的公布法官辦公電話、訴訟服務咨詢電話、12368訴訟服務熱線的基礎上,多措并舉打通當事人與法官溝通障礙,鼓勵、推廣辦案人員向當事人公布團隊值班電話,由多名法官和助理輪值接聽,及時處理群眾和企業的緊急訴求。
聚焦企業群眾感受,推進訴訟服務再優化是此次市法院打造5.0版的其中一個重點,除暢通訴訟當事人與法官聯系渠道外,還包括高標準推進一站式訴訟服務,立案庭負責人輪流提供導訴服務;優化訴訟材料收轉工作,接收與掃描同步;持續推進“訴訟服務十項便民舉措”,深化涉企訴訟“綠色通道”,提高立案效率;推進訴訟費交退費便利化,全程網上辦,“碼上辦”;推進訴前調解工作;優化訴訟材料提供方式;全面推行執行一站式建設,深化執行信息公開;用好訴求反饋機制,適時聽取企業意見建議等。
降低訴訟成本,辦案再提速
原被告“雙虧”變“雙贏”
2023年1月,武漢某勞務公司訴訟代理人與某房地產公司項目負責人在某區政務中心門口握手言和,兩公司之間的工程欠款糾紛執行和解方案,在市法院執行法官(左一)的精準施策、協調推進下,僅3天時間便順利落實。通訊員張馨文 攝
一周前,武漢某政務中心門口,通過法院快速執行實現雙贏的原被告——某勞務公司與某房地產公司握手言和。
幾年前,某房地產公司資金鏈斷裂,欠下某勞務公司工程款4800余萬元,被告上法院。法院依法查封了房地產公司的在建樓盤,幾近封頂的樓盤被迫停工。
今年春節前,該勞務公司向市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法官約談公司時發現,因為樓盤被查封,一方賣不了錢,一方拿不回錢,陷入了“死結”。雙方在政府部門撮合下,有和解的意向,遂打破執行案件常規,立案的同時迅速解封樓盤,敦促相關政府部門對項目銷售賬戶進行監管,從執行立案到項目現場查勘、解除查封、執行和解辦結,僅用了3個工作日,原來“雙虧”的兩個企業快速實現“雙贏”。
提辦案時速,降低訴訟成本,推進審執效率,是市法院打造5.0版的另一個重點,包括廣泛應用在線訴訟,推廣異步審理,依托電子訴訟平臺,在線完成全部或者大部分訴訟活動;細化審判流程監管,嚴格審限管理,定期通報延期開庭次數,最大限度地壓減平均辦案時長;加快案卷移送,一審法院在上訴答辯期滿后5日內完成卷宗材料移送,二審7天內向一審法院退還案卷;提升執行效率,突出“一次有效執行”,全面提升有財產可供案件辦案效率;大力打擊“拒執”犯罪,推動案件執結事了;推廣辦案輔助事務訴前辦理;強化司法鑒定啟動監管和全流程管理等多項舉措。
增強辦案質效,惠企再升級
雙方企業均收到“法官提示”
2月初,某合同糾紛的原被告兩家公司一起來到漢陽區法院,感謝法官發來的《法官提示》。
3年前,某工程公司向某環保公司定購設備,交付定金后,以其他理由拒付余款,被告到漢陽區法院。法官判處工程公司支付余款后,發現雙方都存在失誤,遂向兩企業發出合規經營方面的《法官提示》:一是規范訂立商事合同,避免締約風險;二是規范實施代理行為,避免混淆主體;三是規范簽收貨物流程,避免混亂交付。
聚焦辦案實效,持續推進司法惠企再升級是市法院打造5.0版的第三個重點,包括深化涉企案件經濟影響評估;強化刑事司法保障;持續推進涉企案件多元化解,探索建立涉外商事“一站式”多元解紛中心;加強保障中小投資者經營權益,破解公司僵局及股東訴訟難問題;加強知識產權保護,與市場監管部門共建跨區域知識產權協同保護機制,打造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實質化解行政爭議。保障市場主體合法權益,推動政務誠信履約,增強市場主體信心;積極實施企業信用修復,對及時履行了生效判決確定義務的被執行人,在3個工作日內屏蔽失信信息并向征信部門推送,或向被執行人出具書面信用修復證明;積極發揮破產重整功能,幫助有價值的困境企業再生等多項舉措。
試點創新爭優,品牌再突破
十項試點創新正在推廣中
漢陽區法院開辟涉企案件“綠色通道”,提高“小額訴訟+簡易程序”適用率,高效辦理涉企案件。通訊員陳亞莉 攝
2019年起,武漢兩級法院啟動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工作,從構建工作機制,到建設智慧法院、改革提質增效、精準服務市場需求,經歷了四次優化升級。多次作為先行者,在省市及全國率先進行改革試點創新。
在5.0版本的建設中,市法院還將推廣十項試點創新,包括搭建商事仲裁裁審對接電子卷宗共享平臺;推進無紙化辦案,當事人提交電子證據直接歸檔;與市司法局合作,試行律師調查令“云申請”;推進司法專遞面單電子化改革;探索建立政務誠信訴訟執行協調機制,定期將涉及政府部門、事業單位失信被執行人信息推送給政務誠信牽頭部門;探索建立涉政務誠信“紅黑榜”案件發現、推動和發布機制;優化破產案件財產解封及處置機制;便利破產管理人查詢破產企業財產信息;深化破產管理人工作制度,實時發布破產管理人分級名冊;推動建立破產管理人互助金。
(長江日報記者陳勇 通訊員王田甜 張群力)
相關閱讀>>>
“周二之約”問法官三八節專場,依法保護愛情姻婚家庭
【編輯:趙可】
【來源:長江日報-長江網】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頭條 23-02-26
頭條 23-02-26
頭條 23-02-26
頭條 23-02-26
頭條 23-02-26
頭條 23-02-26
頭條 23-02-26
頭條 23-02-26
頭條 23-02-26
頭條 23-02-26
頭條 23-02-26
頭條 23-02-26
頭條 23-02-26
頭條 23-02-26
頭條 23-02-26
頭條 23-02-26
頭條 23-02-26
頭條 23-02-26
頭條 23-02-26
頭條 23-02-25
頭條 23-02-25
頭條 23-02-25
頭條 23-02-25
頭條 23-02-25
頭條 23-02-25
頭條 23-02-25
頭條 23-02-25
頭條 23-02-25
頭條 23-02-25
頭條 23-02-25
頭條 23-02-25
頭條 23-02-25
頭條 23-02-25
頭條 23-02-25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