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湖北黃石的宋女士是一名家庭主婦,平時喜歡拍攝寵物短視頻,雖然自己的短視頻賬號粉絲只有幾十個,但看到不少自媒體人成功帶貨,她也想試著運營短視頻賬號來創業,補貼點家用。
她向九派新聞記者反映:一家傳媒公司承諾“手把手,一站式”幫她成為帶貨達人,交了6800元后卻成了“自學”,獲得的學習資料也沒有“干貨”。協商退款時,公司表示“大家都是成年人,你是深思熟慮才選擇報名的。”公司屬地市場監管局表示,已接到多起投訴,正敦促該公司法人出面調解。
課程導師所做的前期宣傳“手把手,一站式”服務變“自學”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2022年9月27日,宋女士在某短視頻平臺上無意間加入了一個直播間,主播正在教大家如何做短視頻內容運營和變現。聽了一會兒她就表現出想深入學習的意愿,隨后便有“導師”聯系上她,并邀請她進入了微信群,群里有幾十人。“聽說有免費的學習資料,我就進群了。”宋女士介紹,進群后她便認識了福建壹明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下稱壹明傳媒)的銷售人員和課程導師,之后在對方一步步指導下,花6800元購買了相關課程和服務。
課程導師朋友圈內容宋女士回憶:一開始,對方主要通過展示學員成功案例和直播講課來宣傳自己的產品。“他們曬了很多學員的賬號后臺收益截圖,顯示購買他們的服務后帶貨都很掙錢。他們還發了公司的各種榮譽和資質,感覺很靠譜。”在直播課中,一個自稱是壹明傳媒黃老師的人顯得很有“門路”,在內容變現上經驗豐富。他告訴學員,自己是該短視頻平套簽約講師,所在的公司是其官方合作平臺。他承諾,購買一項6800元的服務后,學員能獲得相關領域前沿知識,公司還將“手把手,一站式”幫學員孵化短視頻賬號,拍攝、制作視頻均由他們完成,學員只需發布即可。期間,學員還能獲得流量扶持,“0粉絲開通櫥窗”帶貨。
湖南長沙的學員向女士當時也在該公司的群里,和宋女士有著類似的經歷。她向記者證實了上述說法。“公司承諾手把手教你快速帶貨、賺錢是最吸引人的。”與宋女士不同,向女士在付款前通過多渠道核實過該公司的背景信息,也咨詢了同行。“別人說現在MCN公司魚龍混雜,涉及錢的問題要謹慎,然后我查到網上有人投訴他們涉嫌欺詐消費者,最后沒敢付款。”
然而,面對老師誘人的承諾,宋女士很快相信了對方并付了款。“我想著一個有執照的公司應該是正規的,再怎么也不能直接騙錢。群里還有學員說實地參觀過,感覺很高大上,現在看來可能是對方請的托。”
9月29日,宋女士購買了該項6800元的服務,收款方為福州孜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之后她與壹明傳媒簽署了《“短視頻帶貨”輔助服務協議》,服務期限30天。
宋女士與壹明傳媒簽訂的協議“報名后,他們每天只給我發一個20分鐘左右的短視頻,關于操作剪輯軟件和運營抖音賬號的基礎知識等,讓我自學。”學習十多天后,宋女士發現不對勁。她告訴記者,除了提供學習資料外,對方承諾的服務都沒有兌現。“說是給引流,但我的粉絲都沒有漲幾個。更別提制作短視頻和開通櫥窗,沒有櫥窗我怎么帶貨?”
協議中,壹明傳媒承諾提供的服務有6項,包括“短視頻拍攝、制作、剪輯”和幫助“個人IP賬號定位”。記者發現,其他4項服務條款指代模糊,均為提供知識或指導,傾向于只提供智力支持,實操方面則沒有保障。內容制作、帶貨方面的服務在協議中沒有寫明。同時,趙女士還認為,對方提供的學習資料缺少“干貨”,且多為理論講解,實用性不強。覺得自己被忽悠了,她隨即向公司提出質疑。“我們只通過微信溝通,公司并沒有及時給出解決方案,誰還能相信他們,這是欺詐消費者,我只能要求退款。”
協商退款無果,涉事公司:你是深思熟慮才選擇報名的
記者注意到,壹明傳媒給宋女士提供的視頻課程播放平臺為“小鵝通”,該平臺自稱是私域運營工具,幫助企業用戶數字化經營。該平臺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平臺只提供技術支持,不負責審核企業發布的內容。
宋女士退款被拒壹明傳媒對宋女士的質疑作何回應?記者從宋女士提供的微信聊天記錄看到,對方解釋稱:自己只是與短視頻平臺合作的“第三方公司”,并非“官方合作平臺”。與宋女士的協議是一項長期服務,目前她的賬號處于“養號”階段;關于退款的訴求,宋女士曾多次催促對方給出處理結果。12月2日,對方表示無法退款,認為自己提供的服務沒有問題,并稱“大家都是成年人,你是深思熟慮才選擇報名的。”
記者希望先嘗試親身體驗,再進行采訪,通過宋女士提供的“導師”微信號,以消費者身份添加了對方。對方首先要求記者提供個人抖音賬號信息,隨后多次要求記者先表明獲得其微信的渠道,才愿意進一步溝通。記者直接撥打語音電話無人接聽。
涉事公司被多次列為經營異常,當地市場監管局正敦促法人出面調解
記者注意到,壹明傳媒微信公眾號曾發文稱:“重質量、守信用”才是企業發展的生存之道。同時,從去年10月至今年1月,已有多人通過“黑貓投訴”平臺反映壹明傳媒涉嫌虛假宣傳,存在退費難問題。
天眼查信息顯示,福建壹明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目前為存續狀態,注冊地址為福州市鼓樓區安泰街道。2022年,其因“通過登記的住所或者經營場所無法聯系”,被當地市場監督管理局3次列入經營異常名錄。
截至發稿前,記者通過福建壹明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福州孜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注冊登記的法人電話,多次致電其法人黃黎明、王世磊,均無人接聽。
面對退款無果,宋女士此前已向福州政務服務熱線投訴。2月15日,福州市鼓樓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回復她稱:經核實,未見壹明傳媒在注冊地經營,通過電話要求該公司員工提供負責人聯系方式,對方拒絕。通過其約談公司負責人,對方均無回應。且上述員工電話非常難以接通,接通后對方不愿配合,無法通過電話組織調解,所以終止調解。
2月24日,福州安泰市場監督管理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近期已有多人因類似遭遇投訴壹明傳媒。目前他們已通過其他方式與壹明傳媒法人黃黎明取得聯系,正在盡力推進對他約談,敦促其出面協調。“我們只是組織協調,無法強制執行。”為了更快解決,工作人員建議投訴者向法院提起訴訟進行維權。
宋女士表示,她準備起訴,目前已委托律所出具律師函去信壹明傳媒。
九派新聞記者 宋煒奇 實習記者 范曉涵
頭條 23-02-25
頭條 23-02-25
頭條 23-02-25
頭條 23-02-25
頭條 23-02-25
頭條 23-02-25
頭條 23-02-25
頭條 23-02-25
頭條 23-02-25
頭條 23-02-25
頭條 23-02-25
頭條 23-02-25
頭條 23-02-25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