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2月25日訊 高度相近、胸徑相仿的千株紅梅被種在“容器”里,如棋盤般整齊陳列,走進這片紅梅花海,還有梅花獨有的淡淡幽香襲來。位于東西湖柏泉街的武漢市園林生態集團苗業公司(下稱“苗業公司”)梅花基地,千余株紅梅、點綴著些許綠梅進入盛花期,這里也是武漢最大的容器梅花培育基地。
【資料圖】
一個黑色外觀、由多個小孔組成的“容器”,如花盆般裝滿營養土,這是控根器,一株梅花便生長其中。整個基地內,像這樣栽種在控根器里的紅梅,出圃后為適應不同場景需求,被修剪為高、中、矮三種模式,其中最高的梅花已長至8米,胸徑達15厘米,矮的通過修剪長至4米。
基地內容器梅花盛放。記者戴東輝 攝
“有些用于行道綠化帶,有些用于公園,還有的用于庭院,我們可以根據客戶需求進行修剪。”苗業公司技術人員楊波介紹,目前基地內培育的主要是骨里紅梅花品種,早春時節開花,花色呈粉紅色或紅色。2021年,基地引入容器苗培育方式,這種培育方式成活率高、發棵快,即便在高溫或寒冷季節也可以移植栽種,在施工上更加靈活。
楊波告訴長江日報記者,傳統的地栽梅花在移植時會在挖掘過程中損壞根系,這是導致移栽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容器梅花則把根系控制在控根器里,培育時對土壤肥料及水的澆灌都可精準控制,既能促進須根快速生長也不會造成營養流失,移植時帶著營養土出圃,成活率超過99%。
想要容器梅花長勢好,土質的配比和須根的修剪是關鍵。楊波說,如果需要苗木當年就出圃并達到開花量,就要使用復合肥,增加微量元素供給;如果不出圃,為了苗木繼續生長、提高胸徑,就要用氮肥多一些。
李帥飛(右)和技術人員觀察梅花長勢。記者戴東輝 攝
在基地負責人李帥飛看來,容器梅花的培育還有一個秘密就在梅花的須根上。“很多人認為須根只是毛細根,不是主根,修剪掉無足輕重,但須根才是關鍵。”李帥飛說,營養和水分的吸收都依靠須根,須根越多意味著吸收營養的能力越強,每一株成功培育出圃的容器梅花,須根的數量和枝丫的茂盛程度都成正比,因此基地所培育的容器梅都沒有主根,而是把須根控制在容器范圍內,以達到平衡。
李帥飛介紹,目前基地內容器梅花種植面積約25畝,地栽梅花種植面積約29畝,培育有紅梅和綠梅約1520株,其中容器梅花約880株。目前在沙湖公園、竹葉海公園、金山大道等地栽種的梅花,均是基地內培育出的容器梅花。
地栽梅花種植區。郭川 攝
苗業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公司培育梅花已有20余年歷史,通過反復試驗,基質不斷改良升級,形成規模化生產,為武漢市花——梅花的推廣與應用儲備了一批高品質苗木。
(長江日報記者蔡欣星 通訊員張柳君 劉儀聆 姚昌勇 王穎)
【編輯:趙可】
【來源:長江日報-長江網】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頭條 23-02-25
頭條 23-02-25
頭條 23-02-25
頭條 23-02-25
頭條 23-02-25
頭條 23-02-25
頭條 23-02-25
頭條 23-02-25
頭條 23-02-25
頭條 23-02-25
頭條 23-02-25
頭條 23-02-25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
頭條 23-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