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月21日)上午,湖北省水利廳召開2023年全省水旱災害防御工作會。過去一年,湖北戰勝了1961年有記錄以來最嚴重的氣象水文干旱。當前,湖北水旱災害防御方面還有哪些短板?今年氣候年景如何?湖北將如何應對?
剛剛過去的2022年,湖北氣候異常,汛旱交替,旱重于汛,出梅后發生了1961年有記錄以來最嚴重氣象水文干旱,全省水利部門擔當履責、精準施策,確保了河湖安瀾、人民安康,保障了供水無虞、糧食豐收。
(資料圖片)
與此同時,湖北水利強省建設尚存短板。長江、漢江等重要江河堤防尚需提檔升級,部分重要支流及中小河流局部河段泄流不暢,蓄滯洪區安全設施建設滯后,病險水庫、“頭頂塘”點多線長面廣,城鎮防洪排澇和山洪災害防御能力亟待提高。
水資源跨流域、跨區域調配體系尚不能完全覆蓋缺水地區,山丘地區骨干水源工程不足,江漢平原地區水源單一,應對連續枯水年風險能力有待加強。
據國家氣候中心初步分析,今年全國氣候年景整體偏差,極端天氣事件仍呈多發、強發態勢,湖北省所處的南方地區需重點防范夏季持續性高溫天氣。
全省各級水利部門要強化防汛備汛,抓緊組織開展汛前檢查,搶抓汛前窗口期,確保按期完成水毀工程修復任務,滿足度汛要求;完善全省水利大數據平臺,提高水旱災害監測預報預警水平;嚴格落實病險水庫汛期“原則上空庫運行”。
要統籌防汛和抗旱,首先是抗御延續至今的跨年長旱,緊盯雨水墑情,精準對接春播灌溉、城鄉飲水和生態用水需求,分區域滾動研判蓄水保供情況,重點抓好供水水庫、沿江閘站及引江濟漢等重要水工程的科學調度,千方百計確保水源不足的山區居民用水,努力滿足灌溉和生態用水。
要以省級水網先導區建設為契機,加快推進“88615”重大水利工程建設,不斷完善防洪、排澇、灌溉工程體系和飲水安全保障體系,開展長江、漢江及重要支流沿線取水工程改造升級,上馬一批應急水源工程,進一步提升洪澇防御能力和供水保障能力。
(來源:長江云)
【編輯:姚昊】
【來源:長江云】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頭條 23-02-21
頭條 23-02-21
頭條 23-02-21
頭條 23-02-21
頭條 23-02-21
頭條 23-02-21
頭條 23-02-21
頭條 23-02-21
頭條 23-02-21
頭條 23-02-21
頭條 23-02-21
頭條 23-02-21
頭條 23-02-21
頭條 23-02-21
頭條 23-02-21
頭條 23-02-21
頭條 23-02-21
頭條 23-02-21
頭條 23-02-21
頭條 23-02-21
頭條 23-02-21
頭條 23-02-21
頭條 23-02-21
頭條 23-02-21
頭條 23-02-21
頭條 23-02-21
頭條 23-02-21
頭條 23-02-21
頭條 23-02-21
頭條 23-02-20
頭條 23-02-20
頭條 23-02-20
頭條 23-02-20
頭條 23-02-20
頭條 23-02-20
頭條 23-02-20
頭條 23-02-20
頭條 23-02-20
頭條 23-02-20
頭條 23-02-20
頭條 23-02-20
頭條 23-02-20
頭條 23-02-20
頭條 23-02-20
頭條 23-02-20
頭條 23-02-20
頭條 23-02-20
頭條 23-02-20
頭條 23-02-20
頭條 23-02-20
頭條 23-02-20
頭條 23-02-20
頭條 23-02-20
頭條 23-02-20
頭條 23-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