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2月16日,美國又一列裝危險品火車發生脫軌。這是繼俄亥俄州“毒氣列車”脫軌后又一起列車脫軌事故,并且同樣載有危險材料。雖然脫軌事故頻發,且因脫軌導致有害物質泄露造成的損失很慘重,但鐵路仍是美國危險品運輸的主要方式。
一起又一起危險的脫軌事故發生,是什么導致了美國鐵路系統“帶病運轉”,真正的問題出在哪?
(資料圖)
2周內4次列車脫軌事故,2起載有危險品
綜合新華社、海外網報道,當地時間16日上午,美國密歇根州范比倫鎮發生列車脫軌事故。列車有6節車廂脫軌,其中一節車廂裝有危險化學品液態氯,所幸脫軌車廂沒有危險物品。
這已經是本月3日晚俄亥俄州列車脫軌并致毒氣泄漏以來,美國發生的至少第4起列車脫軌事故。
2月3日,一列運載危險化學品的列車在美國俄亥俄州脫軌起火,多種有毒化學物質泄漏。俄亥俄州危險材料專家西爾·卡吉亞諾對媒體表示,此次事故相當于是“用化學物質毀了一個小鎮”。他還稱,在5到20年后,當地人中可能會出現大批癌癥患者。
2月13日,又一列載有化學物質的火車在得克薩斯州蒙哥馬利縣與一輛18輪卡車相撞,卡車司機死亡,火車則有21節車廂脫軌。目前還沒有造成化學物質泄露的報告。
同日,南卡羅來納州的埃諾里也發生了一起火車脫軌事故,至少三節車廂脫軌。
平均每年1700多起脫軌事故,為什么仍要用鐵路運輸大量危險品?
綜合美國《新聞周刊》、美聯社、《今日美國》報道,美國運輸統計局發現,從1990到2021年,美國共發生了54539起列車脫軌事故,平均每年1705起,平均每年有4人在脫軌事故中死亡。其中,2021年發生了1087起列車脫軌事故,相當于平均每月約90起,或是每天3起。
然而,雖然脫軌事故頻發,但美國化學委員會(American Chemistry Council)稱,鐵路是美國危險品運輸的主要方式。
根據美國交通部數據,全美每年約有450萬噸有毒化學物質通過鐵路運輸,平均每天有1.2萬輛運載危險品的軌道車經過城鎮。在鐵路每年向全國運送的3000萬件貨物中,含危險物質的貨物比例約占7%至8%,不過由于鐵路貨運采取混合放置的方式,除了運送谷物或煤炭的車廂外,幾乎所有車次上都可能找到運送危險品的車廂。
根據美國聯邦鐵路管理局的說法,這主要是因為鐵路是長途運輸大量危險物質最安全的渠道。
從1994年到2005年,導致危險物質泄漏的鐵路事故僅造成14人死亡,而同期公路事故后的危險物質泄漏卻導致116人死亡。
《今日美國》分析聯邦事故報告后發現,在近10年間,危險物質從正在運輸或停靠的火車上溢出和泄漏總次數超過5000次,但其他運輸方式造成了更多的泄露。其中,2022年,鐵路公司報告了330多起有害物質溢出或泄漏事件,只有6起造成人員傷亡,但與其他輸運方式事故比例卻相當于“每一起鐵路泄漏事件,就會有兩起涉及航運,67起涉及高速公路”。
因此,“從統計數據角度來看,鐵路是非常安全的交通方式。”曾領導田納西大學交通研究中心的鐵路安全專家大衛·克拉克(David Clarke)表示,但這不意味著永遠不會發生事故,對于任何交通工具來說,零事故都是不現實的。
脫軌后危險物泄露事故發生頻率雖不高,但經濟損失大且危險程度高
雖然火車脫軌事件經常發生,但涉及危險物質的脫軌事件并不常見。
特拉華大學鐵路工程和安全項目負責人艾倫·扎雷姆斯基(AllanZarembski)表示,在過去10年間,全美每年大約只有10到20起脫軌事故涉及有害物質泄漏。
可需要注意的是,鐵路幾乎貫穿全國城鎮的中心地帶,所以即便只是一起危險物質泄漏也可能是災難性的,尤其是在人口稠密的地區。
2005年,諾福克南方公司在南卡羅來納州的Graniteville發生了一起16節車廂的脫軌事故,其中包括一輛裝有氯氣的罐車。科恩股份有限公司(Cowen Inc.)分析師Jason Seidl稱,這起事故造成10人死亡,并花了數年時間進行清理。
在俄亥俄州此次列車脫軌事故中,泄漏的化學物質包含丙烯酸丁酯、氯乙烯等。其所謂的“受控釋放”不僅已經造成動物死亡和居民們的身體不適,還將會帶來長期威脅,包括影響當地農畜產品安全性、造成生態環境破壞、危害居民健康。
此外,此類事故造成的經濟損失也非常巨大。2005年事故中,諾福克南方公司為此承擔了約3500萬美元的費用。俄亥俄州事故中,扎雷姆斯基預估,它可能造成數百萬美元的損失。
扎雷姆斯基表示,一般10萬美元以上的經濟損失就算是比較大的脫軌事故了。
2022年涉及危險物的脫軌事故有18起,一共造成了4160萬美元的經濟損失,是其他原因(如閥門松動)引發泄露所造成的經濟損失的20倍以上,因為脫軌后的處理包括貨物損失的價值,對列車、軌道和附近的破壞,以及應急和清理成本。
火車脫軌事故為何時常發生,真正的“大問題”在哪?
從表面來看,根據統計,火車脫軌主要與軌道相關問題、設備故障、環境因素和人為錯誤等相關,但實際上,事故頻發的背后,還暴露出美國各鐵路公司為了追求利益而忽視安全的問題,更暴露出了美國深層次的發展問題。
據《今日美國》報道,2014年,美國北達科他州卡塞爾頓發生火車脫軌事故,泄漏了近50萬加侖原油,造成1350萬美元的損失。這件事促使當時的奧巴馬政府推動出臺一項新的安全規定,以管理危險材料的運輸,避免環境災難,挽救生命。
然而實施僅三年,特朗普政府就在2018年廢除了該規定,稱其成本超過了收益。
到2020年,為了更高效、更便宜地運輸油氣,特朗普甚至批準液化天然氣(LNG)可通過鐵路運輸,而無需額外的安全法規,且列車編組可以超過100節,每節可運載30000加侖油或液化氣。環保團體“自然環境保護委員會”(Natural Resources Defense Council)曾經表示,22節裝滿LNG的車皮一旦爆炸,威力就相當于一枚廣島原子彈。
拜登政府上臺后試圖推翻這項規定,原定2022年6月就不再允許LNG列車編組,但兩次推遲后延期至2023年3月,不過即便新規執行,也無法阻止俄亥俄州這次事故。
據央視新聞報道,本次俄亥俄州脫軌列車所屬的諾福克南方鐵路公司,它持續花錢進行成本控制,包括游說國會和負責制定交通規則的行政機構,“反對額外的限速和安裝ECP制動系統”,同時不斷增加列車長度、減少檢查時間、增加發車頻率、大幅削減鐵路員工等。上述操作最終的結果是:該公司2022年營業收入達到創紀錄的127億美元,比2021年增長14%。
但同時,《今日美國》對每百萬英里火車事故率的數據進行的分析顯示,在過去十年中,諾福克南方鐵路公司的事故率一直在逐步上升;危險品車受損或脫軌的數量也在增加,2012年有14輛受損或脫軌,2020年達到117輛,2021年是85輛。
事故發生后,美國政府的處理方式更是令人疑惑,既沒有安排擁有化學知識的專業救災人員處理氯乙烯,還對滾滾黑煙保持沉默,試圖用“流浪氣球”遮掩。
央視新聞援引英國《衛報》指出,俄亥俄州的災難是危險的“警鐘”,其含義是全面暴露了美國鐵路發展模式的結構性缺陷。而從更宏觀層面上看,更大的問題恐怕出在冷戰結束后引領美西方發展理念的“新自由主義”上。它強調追求經濟效率而持續放松管制、降低成本,放大了資本主義追逐利益之惡。
九派新聞記者 梁霞
【來源:九派新聞】
頭條 23-02-18
頭條 23-02-18
頭條 23-02-18
頭條 23-02-18
頭條 23-02-18
頭條 23-02-18
頭條 23-02-18
頭條 23-02-18
頭條 23-02-17
頭條 23-02-17
頭條 23-02-17
頭條 23-02-17
頭條 23-02-17
頭條 23-02-17
頭條 23-02-17
頭條 23-02-17
頭條 23-02-17
頭條 23-02-17
頭條 23-02-17
頭條 23-02-17
頭條 23-02-17
頭條 23-02-17
頭條 23-02-17
頭條 23-02-17
頭條 23-02-17
頭條 23-02-17
頭條 23-02-17
頭條 23-02-17
頭條 23-02-17
頭條 23-02-17
頭條 23-02-17
頭條 23-02-17
頭條 23-02-17
頭條 23-02-17
頭條 23-02-17
頭條 23-02-17
頭條 23-02-17
頭條 23-02-17
頭條 23-02-17
頭條 23-02-17
頭條 23-02-17
頭條 23-02-17
頭條 23-02-17
頭條 23-02-17
頭條 23-02-17
頭條 23-02-17
頭條 23-02-17
頭條 23-02-17
頭條 23-02-17
頭條 23-02-17
頭條 23-02-17
頭條 23-02-17
頭條 23-02-17
頭條 23-02-17
頭條 23-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