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達土耳其以來,九派新聞特派記者跟隨救援隊走訪了兩座城市、數十個救援點,也見證了土耳其人的哀傷、執著。隨著時間的流逝,黃金救援期過去了,人們開始接受現實,恢復正常生活。以下是記者六天來的見聞。
救援隊圍著篝火取暖。 圖/九派新聞特派記者 王卓
抵達第一天:土耳其老奶奶不愿離開家,因而被埋在廢墟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當地時間2月9日 馬拉蒂亞 晴 早上零下六度
早上7時55分,中國藍天救援隊全體成員順利抵達救援隊的安置點——安納托利亞農業職業技術高中。
剛下大巴,大家都在門口集中卸裝備和清點行李,盡量換上防寒衣物。之后,同事張盼港和大部分救援隊員都上了前線。隊員們按性別被分在空教室,來自藍天救援隊山西隊的景海瑞為女士們拿來兩床被子、一袋燒餅和兩瓶水。不一會兒,在土耳其生活的華人木木也來幫忙,她晚上與隊員們同住。
晚上九時多,在土耳其留學的武漢籍志愿者楊瀟寒說,留學生劉晨陽呼叫他,有一個救援點需要他過去幫忙看守和做翻譯。劉晨陽在為救援隊擔當翻譯,他說,救援點在救一個90多歲的老太太和一個五口之家,他們被埋在里面。第一次地震后,房子沒有倒塌,周圍的居民勸這位住在二樓的老奶奶不要回去了。但老奶奶不愿離家,她老伴剛去世,沒有子女。第二次地震,房子塌了,她被埋在里面。后來,聽說她被救出來的時候,用雙手護住臉部,右腿折了。
救援隊的早餐。 圖/九派新聞特派記者 王卓
抵達第二天:一路上到處都是破損的房屋,翻譯質疑土耳其房屋質量
當地時間2月10日 馬拉蒂亞 晴 晚間零下五度
“余震了!”記者從睡夢中驚醒時,手表時間是5時05分。志愿者木木提醒,大地震之后還有無數次余震,但樓房是安全的。
沒過一會,鬧鐘響起,女士們都醒了。見一名記者的裝備單薄,藍天救援隊的蘇琴拿來一條保暖褲。
在前往營救地的大巴上,土耳其當地翻譯志愿者王龍力說,他的妻子也是中國人,兩人住在伊斯坦布爾。雖然家里人都平安,但很多朋友在馬拉蒂亞,他們被壓在廢墟里,失聯了。他這次來,也是為了救自己的朋友。妻子本來也想幫忙,但是他覺得不安全,只讓她在后方做些支持。
閑暇之余,他聊到了土耳其的房價,為此有些憂心。“土耳其的年輕人也買不起房子。”他坦言,他們小兩口也是靠雙方父母的支持,才在伊斯坦布爾買了個100多平方米的房子。他不太相信樓房的抗震能力,因為此前在土耳其,有一個號稱“抗震”的住宅樓,這次也坍塌了。
這一天,救援隊員們走了6個救援點位,一路上到處都是破損的房屋。王龍力邊走邊介紹,他之前在東南大學學建筑專業,據他判斷,土耳其很多房子不扎實,有些房子即便還沒倒塌,也有隨時倒塌的可能。走在街上,我小心提防著,一聽見有東西掉落,就趕緊跑開。
晚上8時接到消息,中國藍天救援隊將派出一支先鋒隊驅車前往阿德亞曼,支援當地救災。由于同事張盼港還在救援現場做跟蹤報道,無法返回營地,我決定獨自跟隨救援隊前去。
六層樓的住宅“折疊”成兩層。圖/九派新聞特派記者 王卓
抵達第三天:14歲小女孩來打聽消息,看被埋在廢墟下的是不是自己的朋友
當地時間2月11日 阿德亞曼 晴 晚上零下五度
凌晨3時13分,大巴抵達阿德亞曼后,大家在車上小憩。天亮之后,阿德亞曼市中心的全貌浮現在眼前。旁邊的同行用震驚的語氣說了一句:“感覺自己在戰地。”
阿德亞曼市中心的主干道上遍地垃圾,街道兩側的房屋幾乎都成了廢墟。整個城市看起來灰蒙蒙的,空氣中夾雜著灰塵顆粒和炭灰。由于找不到交通工具,記者們只能徒步到此前土耳其女排遇難的酒店做采訪。走了30分鐘,用紙擦鼻子時,濕紙巾都擦黑了。
即便環境惡劣,當地人還是展示了他們的熱情。街道旁,許多當地人在烤火取暖。在救援物資補給站,難民們可以領到熱湯、餅干、礦泉水、雞蛋和面包。得知記者們來自中國,路人們也會對我們的幫助表示感謝。
在營救被困在廢墟里的小男孩時,有4個小女孩總是跑來打招呼,問我們來自哪里,還希望合影。一個14歲的女孩說,她們是姊妹,家住附近,她們不確定被困在里面的孩子是不是自己的玩伴。
晚上在救援現場等待時,當地人給我們遞來了土耳其特色紅茶,還為救援隊員們準備了熱食卷餅。救援隊員唐亮說:“這個卷餅是我來這里吃到最好吃的,但是我還是很想念中國的美食啊。”
阿德亞曼街景。圖/九派新聞特派記者 王卓
抵達第四天:失去妻兒的男人為救援隊手繪了房屋結構圖
當地時間2月12日 阿德亞曼 晴 白天零上四度
救援的黃金時間已過,但是中國藍天救援隊并沒有放棄最后的希望。各小組仍舊在劃分的救援地區,查探早已布置好的點位。現在,如果有救護車駛過,就意味著還有幸存者。
“我收到消息說前面750米的街區,他們土耳其軍方有測到生命跡象的,想讓我們去支援他們。”“聽說是一個小孩。”“那里據說埋了20人,還有一人談到了生命跡象。”在土耳其留學的翻譯志愿者劉晨陽每天會幫忙把土耳其方面發送的求助轉給藍天救援隊。
劉晨陽是“95后”,處事沉著冷靜。他一開始工作,就是18小時以上。他要負責在救援現場與土耳其人溝通,幫忙推測幸存者可能被埋的點位。偶爾在現場遇到他,他還總問:“你餓不餓,冷不冷,需不需要幫助?”
晚上,救援隊在一個點位展開救援時,有個男子時不時過來打聽情況。他說,他的妻子和孩子都被埋在廢墟下。這棟住宅有8層高,每層有6戶人家,還有一個地下超市。他給劉晨陽手繪了房子的結構圖,希望藍天救援隊能夠幫忙救人。然而,在這片廢墟里,救援隊只探測到一個有生命跡象的信號。
當地人主動要求與救援隊和劉晨陽(右四)合影,并送來紅茶包。 圖/九派新聞記者 王卓
抵達第五天:藍天救援隊接到土耳其官方緊急求助
當地時間2月13日 阿德亞曼 晴 白天零上四度
在土耳其的這些天,隊員們幾乎沒有洗過澡、洗過頭,大家都在想辦法找可以洗澡的地方。然而,阿德亞曼的生活條件艱苦,很難找到有暖氣和熱水的地方。
所幸,營地在阿德亞曼的政府大樓,二層的洗手間里有水源,能供大家簡單洗漱。這幾乎是一天里最開心的事。一位女隊員沒忍住,用瓶子接了冷水,一點點地倒在頭上。“能洗頭很開心了,已經有7天沒洗頭了。”女隊員笑著說。
接近凌晨時分,土耳其災害和應急管理局(AFAD)突然向藍天救援隊緊急求助稱,他們懷疑一個救援點有幸存者,預估埋了200多人,希望中國藍天救援隊能夠幫忙。于是,藍天救援隊臨時派出北京和江蘇隊組成先鋒小組前往現場。
在現場,隊員用生命探測儀探出,確實有生命跡象。同時趕到的約旦救援隊也在廢墟中探測出有幸存者。藍天救援隊隊員洪衛兵說,幸存者距離探測的點位有兩米多深,他們只能用重力機器清移石板,并用人工挖掘的方式靠近幸存者。最后,經過7個小時的努力,這支臨時組建的隊伍成功找到幸存的一名女性和一名小孩。
抵達第六天:50歲土耳其大媽為保護70歲母親,用身體擋住碎石
當地時間2月14日 阿德亞曼 晴 白天零上三度
在阿德亞曼的救援任務接近尾聲了,當地政府開始對廢墟進行標記,并將其推平。阿德亞曼政府大樓里,有人開始給地磚做清潔,門口的垃圾也被打掃干凈。主干道上,垃圾也少多了。許多國家的救援隊正在陸陸續續地撤離。在過馬路時,如果遇到紅綠燈,車輛還會讓行。這一切都讓人感覺,生活在恢復正常。
然而,當地人的心中還是有藏不住的悲傷。一家咖啡店的老板說,地震發生后的前兩天,因為沒有救援隊幫忙,當地人只能自己去挖出被困的親人。這位老板把自己的父親以及妻子、孩子送去了另一個城市,他和弟弟留在了阿德亞曼,住在咖啡館。現在,當地的援助機構會提供一些補給物資,但是他們仍然缺少食品和保暖品。他的咖啡店因為外窗玻璃被震碎,只能用紙板抵御寒冷。聽到他的訴說,我感到無能為力,只能趕緊標記一個點位,把這個信息傳回營地,希望救援隊能夠幫到他。
還有一位50歲的大媽說,地震時,她為了保護70歲的母親,只能撲在她身上,用身體擋住落下的碎石。所幸,碎石并沒有砸中她們。地震停止后,母女倆趕緊逃開。現在,他們一家11口人住在家中的院子里,臨時搭了帳篷。她身上穿的仍然是逃走時的衣服——一件毛衣和紅色毛絨背心,腳上還穿著拖鞋。
九派新聞特派記者 王卓 發自土耳其
【爆料】請聯系記者微信:linghaojizhe
【來源:九派新聞】
頭條 23-02-15
頭條 23-02-15
頭條 23-02-15
頭條 23-02-15
頭條 23-02-14
頭條 23-02-14
頭條 23-02-14
頭條 23-02-14
頭條 23-02-14
頭條 23-02-14
頭條 23-02-14
頭條 23-02-14
頭條 23-02-14
頭條 23-02-14
頭條 23-02-14
頭條 23-02-14
頭條 23-02-14
頭條 23-02-14
頭條 23-02-14
頭條 23-02-14
頭條 23-02-14
頭條 23-02-14
頭條 23-02-14
頭條 23-02-14
頭條 23-02-14
頭條 23-02-14
頭條 23-02-14
頭條 23-02-14
頭條 23-02-14
頭條 23-02-14
頭條 23-02-14
頭條 23-02-14
頭條 23-02-14
頭條 23-02-14
頭條 23-02-14
頭條 23-02-14
頭條 23-02-14
頭條 23-02-14
頭條 23-02-14
頭條 23-02-14
頭條 23-02-14
頭條 23-02-14
頭條 23-02-14
頭條 23-02-14
頭條 23-02-14
頭條 23-02-14
頭條 23-02-14
頭條 23-02-14
頭條 23-02-14
頭條 23-02-14
頭條 23-02-14
頭條 23-02-14
頭條 23-02-14
頭條 23-02-14
頭條 23-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