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觀察者網、澎湃新聞、新華社綜合報道,當地時間2月3日,一列運載危險化學物質氯乙烯的貨運火車,在美國俄亥俄州脫軌后引發火災。因所載的氯乙烯可能引起爆炸,當地應急部門進行“受控釋放”,方圓數公里內的數千名居民被迫緊急疏散。
據報道,出事貨運列車有超100節車廂,其中約50節車廂于當地時間3日晚在俄亥俄州東部鄰近賓夕法尼亞州的小鎮東巴勒斯坦城(East Palestine)脫軌引發火災。涉事列車共有20節車廂裝載有毒物質,其中一半脫軌,當中包括5節運載壓縮氯乙烯的車廂。
電視臺和社交媒體畫面顯示,事故現場火光沖天、濃煙彌漫,滾滾濃煙甚至能在氣象雷達上顯示,還飄散到附近小鎮。
(資料圖)
東巴勒斯坦城當局3日深夜在社交媒體發文,對事發地點周圍1英里(約合1.6公里)范圍內居民發布撤離令,并開放了當地高中和社區中心作為避難所,同時建議疏散區域外的居民避免外出。疏散區覆蓋了小城逾4800名居民中的近一半。
大火延燒數日,所幸未報告人員傷亡,但據當地官員稱,有超過500人拒絕離家。
受影響區域的居民梅麗莎·亨利說,她早在4日的強制疏散開始前,就已帶著兩個孩子離開,因為小兒子當時“眼睛變得像西紅柿一樣紅,還一直咳嗽”。
俄亥俄州和賓州政府表示,在事故區域和周邊居民區所采集的數百個空氣樣本中的毒素水平,低于危險標準。一直在監測水質的俄亥俄州環保局則表示,有部分“物質”進入了河道等,并“立即對魚類產生了毒性”,但飲用水質量仍是安全的。
盡管當地部門已在2月8日、亦即事故發生5天后解除了疏散令,但民眾仍對可能遺留的化學污染憂心忡忡。公開資料顯示,長期吸入氯乙烯可增加罹患癌癥風險,但當前鮮有針對這種有毒氣體短期內突然釋放的危害的研究。當地政府則警告,吸入氯乙烯燃燒產生的煙氣可能會致命。
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已成立專責小組調查事故原因,聯邦調查人員后來透露,列車工作人員在事發前不久收到了有關車軸機械故障的警報。
俄亥俄州當地媒體9日報道直言,本次事故處理中“還有許多未被回答的問題”,例如恢復公眾信任、確保信息透明度、更新鐵路行業的公共健康與安全政策等。鐵路通常被視作最安全的陸路運輸方式,但有鐵路工會人士指出,由于廣泛裁員、人手不足,近年來這個行業正變得更加危險。
在當地民眾對環境安全質疑的同時,事故簡報會上的一起涉嫌“暴力執法”更引起了人們的“不安”。在8日俄支俄州州長介紹事故最新情況的新聞發布會上,美國全國新聞臺記者埃文·蘭伯特在現場進行直播報道時,遭到了國民警衛隊隊員和警察的粗暴對待,還面臨進一步的訴訟風險。據美聯社報道,當地警察局長在聲明中稱,蘭伯特在州長德萬發言時“大聲說話”,因此他與警察發生了沖突。
【來源:九派新聞綜合觀察者網、澎湃新聞、新華社】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頭條 23-02-13
頭條 23-02-13
頭條 23-02-13
頭條 23-02-13
頭條 23-02-13
頭條 23-02-13
頭條 23-02-13
頭條 23-02-13
頭條 23-02-13
頭條 23-02-13
頭條 23-02-13
頭條 23-02-13
頭條 23-02-13
頭條 23-02-13
頭條 23-02-13
頭條 23-02-13
頭條 23-02-13
頭條 23-02-13
頭條 23-02-13
頭條 23-02-13
頭條 23-02-13
頭條 23-02-13
頭條 23-02-13
頭條 23-02-13
頭條 23-02-13
頭條 23-02-13
頭條 23-02-13
頭條 23-02-13
頭條 23-02-13
頭條 23-02-13
頭條 23-02-13
頭條 23-02-13
頭條 23-02-13
頭條 23-02-13
頭條 23-02-13
頭條 23-02-13
頭條 23-02-13
頭條 23-02-13
頭條 23-02-13
頭條 23-02-13
頭條 23-02-12
頭條 23-02-12
頭條 23-02-12
頭條 23-02-12
頭條 23-02-12
頭條 23-02-12
頭條 23-02-12
頭條 23-02-11
頭條 23-02-11
頭條 23-02-11
頭條 23-02-11
頭條 23-02-11
頭條 23-02-11
頭條 23-02-11
頭條 23-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