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2月8日訊(記者劉璇 ?通訊員丁新年)查出低位直腸癌被告知要切除腫瘤很可能肛門保不住,終生都要帶個“糞袋子”。女子找到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專家采用熒光導航技術讓腫瘤精準顯形,在徹底切除腫瘤的同時成功“保肛”。8日,鄧女士來到武大中南醫院進行第三次術后復查,通過影像學檢查和基因檢測均未發現腫瘤復發,她喜極而泣。
58歲的鄧女士家住利川,此前因便血2年、大便次數增多至當地醫院就診,被診斷為低位直腸癌。2021年12月,鄧女士來到武漢大學中南醫院胃腸外科,經核磁共振檢查發現除直腸上長了腫瘤外,其盆腔左側側方淋巴結也出現轉移。由于腫瘤距肛門位置僅3厘米,通常在這種情況下,要切除腫瘤肛門也保不住。
面對鄧女士強烈的“保肛”需求,武漢大學中南醫院胃腸外科熊斌教授團隊立即為其組織MDT(多學科聯合會診)討論,通過胃腸外科、醫學影像科、病理科、腫瘤放化療科等專家的會診,決定在術前為鄧女士開展新輔助放化療。經過四個多月的間斷住院放療后,鄧女士的直腸腫瘤明顯縮小。
2022年4月,經過精心的術前準備后,熊斌團隊為鄧女士進行了“熒光輔助腹腔鏡直腸癌根治術+左側側方淋巴結清掃術”。該團隊的蔡小鵬副主任醫師表示,在傳統直腸癌手術中,常規淋巴結清掃范圍一般僅包括直腸系膜,而對于鄧女士此種低位直腸癌以及影像學上有側方轉移的病例,則需要進行側方淋巴結清掃。該技術通過綠色的熒光指引,使得隱藏在脂肪、血管、神經中的淋巴清晰顯現,讓手術切除更加精準、徹底。經過3個小時手術,順利切除病變腸管,并清掃出側方淋巴結11枚。
胃腸外科蔡小鵬正在給馮女士做檢查。
據悉,熒光輔助腹腔鏡側方淋巴結清掃術技術于2022年獲批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的省級新業務新技術項目,本次手術的順利完成填補了我省在熒光腹腔鏡側方淋巴結清掃技術方面的空白。2022年底,中南醫院胃腸外科蔡小鵬副主任醫師的熒光手術視頻在第二屆中國普通外科熒光手術視頻大賽中榮獲三等獎。
專家介紹,很多患者在出現便血、排便習慣改變等問題時,常常會認為是痔瘡予以忽視,延誤了治療時間。他提醒,一旦出現上述癥狀,應及時前往醫院就診,建議平時保持作息規律,適當運動,合理膳食,尤其是多食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
【編輯:余麗娜】
【來源:長江日報-長江網】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7
頭條 23-02-07
頭條 23-02-07
頭條 23-02-07
頭條 23-02-07
頭條 23-02-07
頭條 23-02-07
頭條 23-02-07
頭條 23-02-07
頭條 23-02-07
頭條 23-02-07
頭條 23-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