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上海陳先生的摩托車被一位老人故意推倒,損失16000多元。事后,老人態(tài)度強硬拒不賠償,監(jiān)護人避而不見,陳先生堅決維權引發(fā)關注。
(資料圖片)
2023年1月24日,該老人去世。陳先生表示,會堅持追究相關人員責任和要求民事賠償。
2月5日,陳先生表示經(jīng)過與法院溝通,因老人去世,刑事終止,拿到刑事案件的終止裁定文書,以及本案的具體程序和流程。后續(xù)民事賠償部分需要另案起訴其繼承人,陳先生稱會堅持走民事訴訟進行起訴。
據(jù)媒體此前報道,2022年6月25日,上海某小區(qū)單元樓門口一輛摩托車,被一行動不便的老人經(jīng)過時故意推倒。事發(fā)后經(jīng)鑒定,摩托車損失高達16000多元。
(圖/紫牛新聞)
據(jù)悉,陳先生的摩托車型號為KTM-rc390,落地價格約6萬元,一百多公斤重的摩托車,不用大力碰撞很難倒地。第二天,陳先生和物業(yè)一起調(diào)取了小區(qū)監(jiān)控,驚訝地發(fā)現(xiàn)竟是一位路過的老人所為。
據(jù)陳先生提供的監(jiān)控視頻顯示,2022年6月25日17點56分,一位左手挎著紅色袋子的老年人蹣跚踱步經(jīng)過,注意到了陳先生的摩托車后,緩慢上前使勁將摩托車推倒,隨后離開。
陳先生了解到這位老人曾有多次故意損壞他人財物的行為,都不了了之,這次其兒子在事發(fā)后一直避而不見,他決定用法律解決這個問題。“老人有一個兒子,但是我一直都沒有聯(lián)系上他,直到現(xiàn)在我沒有收到任何道歉,或者有人來和我協(xié)商處理這個事情,對方的態(tài)度就是不愿意管。”
小區(qū)所屬居委會工作人員告訴中國新聞周刊記者,老人今年64歲,已獨居超過5年,有一個兒子,兩人關系并不親密,很少見到她兒子來看望老人,事情發(fā)生后一直聯(lián)系不上。居委會工作人員表示,老人可能存在精神障礙,此前未聽聞老人與鄰里產(chǎn)生糾紛的情況。
在陳先生報警后,警方對老人進行了精神鑒定,結果是其患器質(zhì)性精神障礙,行為能力受限,但是具有限定刑事責任能力,有受審能力,后當?shù)鼐揭詫め呑淌聻橛闪刚{(diào)查。
據(jù)新黃河2022年12月20日報道,陳先生坦言,自己承受了巨大的壓力,面對輿論旋渦中的不同聲音,他被迫搬離了小區(qū),維權成本也早已遠遠大于實際損失。
其間,也有人勸他不要“較真”,但陳先生想不通,既然老人有監(jiān)護人,為何要逃避責任。“是人都會犯錯,但犯錯后要有基本的態(tài)度,車損這些東西,都可以溝通協(xié)商。”陳先生說。
“年齡不是違法的理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事情發(fā)展到現(xiàn)在,我代表的已經(jīng)不是我個人的利益了,而是同類事情背后所有受害者的利益”,陳先生說。
【來源:九派新聞綜合九派新聞視頻、大眾日報、紫牛新聞、中國新聞周刊、極目新聞、新黃河】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nèi)〉寐?lián)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頭條 23-02-06
頭條 23-02-06
頭條 23-02-06
頭條 23-02-06
頭條 23-02-06
頭條 23-02-06
頭條 23-02-06
頭條 23-02-06
頭條 23-02-06
頭條 23-02-06
頭條 23-02-06
頭條 23-02-06
頭條 23-02-06
頭條 23-02-06
頭條 23-02-05
頭條 23-02-05
頭條 23-02-05
頭條 23-02-05
頭條 23-02-05
頭條 23-02-05
頭條 23-02-05
頭條 23-02-05
頭條 23-02-05
頭條 23-02-05
頭條 23-02-05
頭條 23-02-05
頭條 23-02-05
頭條 23-02-05
頭條 23-02-04
頭條 23-02-04
頭條 23-02-04
頭條 23-02-04
頭條 23-02-04
頭條 23-02-04
頭條 23-02-04
頭條 23-02-04
頭條 23-02-04
頭條 23-02-04
頭條 23-02-04
頭條 23-02-04
頭條 23-02-04
頭條 23-02-04
頭條 23-02-03
頭條 23-02-03
頭條 23-02-03
頭條 23-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