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市場期待已久的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終于啟動。
2月1日,中國證監會就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主要制度規則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這次公開征求意見的制度規則包括《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注冊管理辦法》等證監會規章及配套的規范性文件,涉及注冊制安排、保薦承銷、并購重組等方面。
(相關資料圖)
這標志著經過4年的試點后,股票發行注冊制將正式在全市場推開。這一消息讓資本市場為之興奮,多家券商投行連夜發文解讀全面注冊制對股市的利好,中小投資者也參與到注冊制討論中。
但在激動之余,關于全面注冊制本身,仍有不少人存在不解:全面實行注冊制,會利好哪些人?新股前五個交易日漲跌幅不設限,是否會成為隱患?面對IPO數量的增加,如何做到監管到位?
對此,九派財經專訪了經濟學家、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徐洪才,深度解讀全面注冊制未來將對資本市場、投資人產生哪些重大影響。以下是采訪實錄:
【1】全面注冊制后,上市公司別再想蒙混過關
九派財經:此次實行全面注冊制的改革背景是什么?
徐洪才:大背景就是進一步深化市場化改革。
全面注冊制并不是突然出現的,當中我國做了多年的努力。前幾年已經搞了局部性的市場化改革試點,總結了很多經驗,還借鑒了境外資本市場的做法,現在可以擴大它的成果。
現在的投資市場,個體投資者更加成熟、理性了,且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保險基金等機構投資者也占主導地位,持有的股票在所有上市公司占比大。這類結構的變化也是過去三十多年持續努力的結果,同時為全面注冊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雖然現階段國內注冊制相對國外資本市場有所不同、多出一些限制,但市場化的大方向是不變的。只不過推進到什么程度,需要從實際出發,現在有條件了,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九派財經:全面注冊制將給資本市場帶來哪些新變化?
徐洪才:最大的變化還是定價機制、價格發現機制上。
全面注冊制后,上市公司想蒙混過關就不行了。市場是有自己規律的——好股票得到追捧;爛股票遭受拋棄,股價就前者就漲,后者就跌。強者恒強、馬太效應加重,優質公司獲得更多關注,這是注冊制改革后未來股市的趨勢。
其次,注冊制之后,上市門檻降低。殼子資源的價值歸零,別再有什么買殼、賣殼的內幕交易,這一套不靈了。一旦上市公司股價一文不值了,就很快會被淘汰退市。
從根本上講,全面注冊制對上市公司、對投資者、對資本市場的功能完善,都是長期利好。
當然,短期內可能有波動。因為從心理上,投資人感覺一下子可流通的股票供給增加,股市要跌,但股票漲跌跟制度本身沒有關系,它是跟著市場效率相掛鉤的。
全面注冊制意味著資本市場的效率提升,該跌的股票它遲早還是要跌,該漲的股票它遲早還會漲。注冊制只不過讓這種漲跌趨勢更快點,就是像加快人體新陳代謝的節奏。
【2】不是門檻變低了,而是責任變大了
九派財經:與之前的核準制相比,注冊制有什么優勢?
徐洪才:從形式上,我國是從審核制、核準制到現在注冊制,一步一步走過來的。此前上證主板、深證主板采用的核準制,仍是由監管部門蓋章審批。轉變成注冊制后,便有更大的權限釋放出來了。
上市公司到底價值幾何?最終由市場來檢驗。讓市場作為試金石,股價的漲跌成為無形的壓力,對于上市公司的治理優化、促進市場資金流動的有序性、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是有好處的。
另外,注冊制對市場中介機構、上市公司本身需要承擔的責任要求,其實是變高了。
注冊制需要建立在信息充分披露、真實披露的前提基礎下。一旦上市公司沒有及時披露信息,或者說高管團隊不作為,市場馬上就會檢驗出來。這個時候,上市公司作為整體,各個環節都要承擔一定責任,最直接的就是公司管理層,其次是保薦機構、法律顧問、會計師事務所、獨立董事等。
九派財經:我國的注冊制與境外資本市場的注冊制有何本質區別?
徐洪才:本質區別在于市場化程度不同,我們的注冊制還是打了折扣。
比如漲跌停板制度,我們并沒有完全放開,漲20%、跌20%差不多了。境外資本市場的注冊制漲90%、跌90%都無所謂;而且境外資本市場是t+0交易制度,即今天剛買馬上就可以賣。在國內還是T+1交易制度,設置了1天的“冷靜緩沖期”。
這也體現了我們政策的穩健性,循序漸進,不是一步到位。從增量改革到存量改革,再到全面注冊制后涉及五千多家上市公司,增量、存量都管了,都彰顯出穩中求進的基調,最終是出于保護投資者利益的考量。
【3】IPO數量不一定暴增,打新股神話將破滅
九派財經:實行注冊制是否會帶來IPO數量暴增?
徐洪才:IPO數量增加是肯定的,但會不會暴增說不好。我們應該看到,上市公司本身是理性的。當IPO供給增多,可能導致上市股價賣得太便宜、甚至可能跌破發行價,這時候等一等,本身是理性的做法,也是市場供求關系對公司上市形成的一種制約。不是只要能上就行,不惜一切代價上,沒有這說法。
另外我認為,將來跌破發行價也是成為一種常態。炒新股的不敗神話被打破,以前只要新股總是要漲的,所以大家都買來炒。注冊制之后,炒新股是有可能吃虧的,因為市場的波動性增加了,剛買的新股即便馬上賣掉,也有很大概率會被套住,這意味著投資者風險增加了。
九派財經:普通投資者擔憂,發行環節,主板結束了23倍市盈率的限制;上市首五日無漲跌幅限制等,可能會引發新股股價大波動,帶來不利影響,對此您怎么看?
徐洪才:不是說跌得少一點、波動小一點就是保護投資人。理性的投資者不會畏懼短期波動,不盲目的跟風,就算跌也不會拋,因為他堅信上市公司的內在投資價值,這類投資者將會成為主流。尤其是占主導地位的機構投資者們,更會理性做出判斷。
不用害怕股票的大幅波動,投資人自己吃虧,他會總結教訓。市場是最好的老師,投資人自然會形成對市場的敬畏之心,挑戰市場、人定勝天,這怎么可能呢?
我認為,注冊制之后,盲目炒作不僅不會增加,反而會減少。國際經驗也證明了這一點,香港、美國股市T+0交易、沒有漲跌停板制度,也沒見市場天天翻江倒海地折騰。不過,對于中小投資者,我還是建議交由專業的基金來打理來降低風險,如果是本人親自投資,謹慎記對自己資產負責。
其實注冊制也是從根本上保護投資者利益,倡導理性投資的理念,不要盲目的炒作垃圾股。一些小盤股、垃圾股越糟糕越漲,因為它越有可能進行重組,未來就這一條路子走死了,盲目的炒作,就別指望了,未來投資者追求的都是股票成長性和回報內在價值。
【4】證監會服務者角色強化,不再是保姆或救生員
九派財經:證監會相關負責人在答記者問時,提到了證監會職能的轉變。您認為,證監會的職能可能會在哪些方面進行調整?
徐洪才:首先是立法方面,證監會通過跟市場的互動不斷總結經驗,完善法律法規;其次,證監會仍需要提供基礎性的制度保障,一部分是公司IPO,另一部分是退市,既要發準生證,也要發死亡證;第三就是對信息披露,要貫徹公開、公平、公正原則,保持審核標準尺度統一,同時有配備行之有效的執法機制。
但無論怎么調整,未來證監會的職能更多的處于服務者角色,而不是保姆或救生員。其實,這些年證監會的干預也越來越少了。全面注冊制之后,是更加開放的市場,驚濤駭浪,市場主體需要在大海里面自己游了。
九派財經:全面注冊制后,越來越多公司IPO,監管該如何完善?
徐洪才:這是個大題目。需要上升到法律法規的高度,一旦出現違法亂紀現象,罰狠一點、痛一點,五六十萬不夠,五六個億行不行?再列入黑名單,違規的公司就失去了在資本市場生存的空間。
另外就是我們的監管手段、方法都要有所改進,要提高監管的效率,讓違規者無處藏身。
前些年在紐約市場,有香港投資人跟波蘭的分析師合作,讓后者在歐洲發表股評文章,推薦一些股票給投資人,把股票抬高后,香港投資人趁機套現,把錢就轉到自己口袋,趕緊跑了。剛剛從紐約飛到香港,下飛機就被警察抓住,賬戶就被凍結了,這效率多高。
因此,在上市公司股票交易的各個環節,我們的監管應該無死角的全覆蓋,不留漏洞,這不是說干預市場,而是你眼睛要死死地盯住市場上一舉一動,一旦出現問題,要快速反應行動。而這恰恰是目前比較薄弱的地方,我認為,證監會在執法上需要一支“快速反應部隊”。
九派財經記者 郭梓昊
【來源:九派財經】
頭條 23-02-03
頭條 23-02-03
頭條 23-02-03
頭條 23-02-03
頭條 23-02-03
頭條 23-02-03
頭條 23-02-03
頭條 23-02-03
頭條 23-02-03
頭條 23-02-03
頭條 23-02-03
頭條 23-02-03
頭條 23-02-03
頭條 23-02-03
頭條 23-02-03
頭條 23-02-03
頭條 23-02-03
頭條 23-02-03
頭條 23-02-03
頭條 23-02-03
頭條 23-02-02
頭條 23-02-02
頭條 23-02-02
頭條 23-02-02
頭條 23-02-02
頭條 23-02-02
頭條 23-02-02
頭條 23-02-02
頭條 23-02-02
頭條 23-02-02
頭條 23-02-02
頭條 23-02-02
頭條 23-02-02
頭條 23-02-02
頭條 23-02-02
頭條 23-02-02
頭條 23-02-02
頭條 23-02-02
頭條 23-02-02
頭條 23-02-02
頭條 23-02-02
頭條 23-02-02
頭條 23-02-02
頭條 23-02-02
頭條 23-02-02
頭條 23-02-02
頭條 23-02-02
頭條 23-02-02
頭條 23-02-02
頭條 23-02-02
頭條 23-02-02
頭條 23-02-02
頭條 23-02-02
頭條 23-02-02
頭條 23-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