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是第27個世界濕地日,這是武漢圓滿舉辦《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并成功創建國際濕地城市之后,迎來的第一個濕地日。據武漢市園林和林業局介紹,武漢今年正全面沖刺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城市濕地保護實施率”是其中一項重要指標。在繼續做好各類重要濕地保護修復的同時,全市將結合水體修復治理、城市更新年行動、園林綠化提升三年行動等,再建設一批小微濕地,讓濕地深入市民身邊,融入市民生活。
【資料圖】
在《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期間,各方代表考察武漢的沉湖國際重要濕地、東湖國家濕地公園等,贊譽有加。今年,武漢將進一步擦亮國際濕地城市名片,加大各類重要濕地的保護與修復力度。
沉湖濕地鷸浪翻滾。 王玉明 攝
1月31日,長江日報記者來到上涉湖濕地省級自然保護區,這里正在進行濕地修復。近幾年來,保護區實施了一系列濕地保護修復措施,其中退漁還濕成效顯著,截至2022年12月底,還濕面積達3900畝。只見湖面如碧,蘆葦悠悠,成群的灰雁和天鵝自在覓食,聲聞于野。武漢市濕地保護中心高級工程師李鵬介紹,這些蘆葦都是退漁之后自然生長出來的,“濕地修復的原則是自然修復為主,人工修復為輔。其中人工修復的主要手法,包括拆除田埂、塘埂等可能影響濕地生態系統的因素,以及在局部種植鄉土沉水植物,讓自然更好地恢復。”
在上涉湖濕地近岸區域種植苦草等鄉土沉水植物80畝,輔助水質凈化,工作人員正在進行種植區域維護。
調查顯示,目前上涉湖濕地省級自然保護區分布有28種國家重點保護動植物,單日觀測到野生候鳥的最高記錄近3萬只,濕地生態恢復狀況良好。
上涉湖濕地的越冬候鳥。
武漢的濕地保護與合理利用,不止考慮重要濕地的生態功能,考慮鳥類棲息地保護等,也十分注重生態宜居,智慧化地處理濕地與人、城市之間的和諧共生關系。
從各類重要濕地所在的郊野,來到人口較為密集的城區中心,建設好“家門口的濕地”也是今年的重點工作之一,包括通過水體治理和生態修復等措施,建設一批具有濕地景觀特色和生態功能的城市濕地公園和湖泊公園。
2022年全面改造提升的解放公園,是武漢重點打造的小微濕地樣板,這個濕地日,它成了濕地科普活動的熱門地,2022年度武漢濕地小衛士成果展示會在這里舉辦,“我和我身邊的濕地”直播活動也以這里為切入口之一,展示武漢的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故事。今年,將進一步加強小微濕地建設力度。
其中,緊鄰府河的柏泉空港濕地花田水生植物產業基地,是特色案例之一。濕地日前夕,記者實地走訪了這個產業基地,其中的小微濕地示范區已經建成,幾只白鷺在水中覓食,不時還有野鴨飛過,園林手法打造的花徑和搭配的彩葉植物,又增添了層次美。據武漢林業發展公司副總經理張武介紹,這里總建設面積1500畝,通過對原有魚塘改造,模擬自然構建“水—林—魚”共生的生物多樣性濕地生態體系,集水生植物種質資源保護保育、水生植物產業及示范、科普展示及葡萄采摘農事體驗等功能于一體,計劃在今年“五一”前后開放。
柏泉空港濕地花田水生植物產業基地的小微濕地示范區。
【來源:九派新聞】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頭條 23-02-02
頭條 23-02-02
頭條 23-02-02
頭條 23-02-02
頭條 23-02-02
頭條 23-02-02
頭條 23-02-02
頭條 23-02-02
頭條 23-02-02
頭條 23-02-02
頭條 23-02-02
頭條 23-02-02
頭條 23-02-02
頭條 23-02-02
頭條 23-02-02
頭條 23-02-02
頭條 23-02-02
頭條 23-02-02
頭條 23-02-02
頭條 23-02-02
頭條 23-02-02
頭條 23-02-02
頭條 23-02-02
頭條 23-02-02
頭條 23-02-02
頭條 23-02-02
頭條 23-02-02
頭條 23-02-02
頭條 23-02-02
頭條 23-02-02
頭條 23-02-02
頭條 23-02-02
頭條 23-02-02
頭條 23-02-02
頭條 23-02-02
頭條 23-02-02
頭條 23-02-02
頭條 23-02-02
頭條 23-02-02
頭條 23-02-02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