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陳娟
“去年,我們成功搶回49個藍天。PM10、PM2.5、污染綜合指數等重要指標均進一步改善。”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21年市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344天,優良比例94.2%。其中,PM10濃度45微克/立方米,PM2.5濃度29微克/立方米,污染綜合指數3.21,全區排名均比上年有提升。桂林市空氣質量持續改善,人民群眾藍天幸福感明顯增強。
——344天的背后,是我市進一步明確各縣(市、區)、各部門工作職責,使監管工作不出現盲區
2021年,我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以“鞏固成果、補齊短板、強化弱項”為總思路,以“攻堅工作項目化、項目目標化、目標節點化、節點責任化”為總要求,抓常、抓細、抓實我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26個領域的責任分工,杜絕監管盲區。
同時,圍繞堅持黨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重點發力,層層壓實“一把手”主體責任。
——344天的背后,是我市進一步強化措施,全方位防控,科學治污、精準治污
汽車尾氣排放是污染城市空氣的罪魁禍首之一。2021年我市實施機動車尾氣“天網”工程,分別于3月1日和8月1日,分兩批啟用機動車排氣污染遙感監測設備,24小時不間斷緊盯道路上通行機動車輛排氣污染狀況。桂林成為全廣西唯一實現遙感監測點位全市縣(區、市)覆蓋的城市。2021年我市開展工業污染源整治、城市揚塵綜合整治、煙花爆竹禁燃禁售管控、餐飲油煙和露天燒烤管控、露天焚燒整治、揮發性有機物治理、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污染天氣應對八大行動。
——344天的背后,是我市結構調整進一步走向深入,綠色發展路子越走越寬
環保升級改造,結構調整,是大氣污染防治的治本之策。我市對磚廠違法排污行為從嚴從重從速打擊。市生態環境部門提出按照“整治一批、合并一批、淘汰一批”的原則,通過“整治、退出、提升、整合、優化”五個步驟,推動磚瓦企業升級改造、優化布局。
我市進一步篩選年重點揮發性有機物企業114家,形成2021年度重點管控企業名單,指導114家企業制定“一廠一策”治理方案,86家企業已完成揮發性有機物有組織和無組織廢氣排放整治。
【來源:桂林市人民政府_新聞關注】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頭條 22-02-28
頭條 22-02-28
頭條 22-02-28
頭條 22-02-28
頭條 22-02-28
頭條 22-02-28
頭條 22-02-28
頭條 22-02-28
頭條 22-02-28
頭條 22-02-28
頭條 22-02-28
頭條 22-02-28
頭條 22-02-28
頭條 22-02-28
頭條 22-02-28
頭條 22-02-28
頭條 22-02-28
頭條 22-02-28
頭條 22-02-28
頭條 22-02-28
頭條 22-02-28
頭條 22-02-28
頭條 22-02-28
頭條 22-02-28
頭條 22-02-28
頭條 22-02-28
頭條 22-02-28
頭條 22-02-28
頭條 22-02-28
頭條 22-02-28
頭條 22-02-28
頭條 22-02-28
頭條 22-02-28
頭條 22-02-28
頭條 22-02-28
頭條 22-02-28
頭條 22-02-28
頭條 22-02-28
頭條 22-02-28
頭條 22-02-27
頭條 22-02-27
頭條 22-02-27
頭條 22-02-27
頭條 22-02-27
頭條 22-02-27
頭條 22-02-27
頭條 22-02-27
頭條 22-02-27
頭條 22-02-27
頭條 22-02-27
頭條 22-02-27
頭條 22-02-27
頭條 22-02-27
頭條 22-02-27
頭條 22-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