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大多數企業而言,今年復工時間來得比以往要早一些,爭分奪秒“趕進度”是首要任務。
根據江蘇省常州市統計局針對200家企業的調研數據,正月初七,就已有125家企業開工,開工率為62.5%,其中超過兩成企業在春節期間未停工或者在假期結束前已開工。
廣東珠三角地區,九派財經詢問多家企業發現,不少企業在大年初四即陸續有員工返崗,到大年初七,一些企業的復工率已經達到95%,重要產線的員工基本全員就位,并在擴大產能中。
(資料圖片)
在制造業,復工景象則更為火熱。湖北省經信廳數據顯示,春節假期期間,全省2388家規上工業企業“不打烊”,同比增加383家;截至正月初七,過半工業企業“早開工”,較去年同期增加500余戶,數量雙雙創下近8年新高。
有招工中介向九派財經表示,今年找工作的人比過去兩年多,以前一周才能招滿的崗位,今年兩天就招滿了,名額得靠搶。
即便如此,工廠方面的用工缺口仍舊巨大。一位工廠老板則表示,今年春節過后自家工廠延緩了開工,很大原因在于搶不到人。“我們工人的工價在今年每班漲了5元,還車接車送,但依舊招不到。”
作為新冠病毒感染防控調整為“乙類乙管”的首個新年,2023年的春節對于制造業意義非凡。
“不管是企業還是工人都積壓了太久,今年希望能追回失去的三年。”在廣東東莞經營一家化纖材料的生產企業老板王銘向九派財經坦言,他的企業在過去曾因疫情、原料價格增長等因素陷入增長停滯。王銘相信,蓄勢之后,便是爆發。
為實現平穩生產,工廠一般會在春節前后加入“搶人潮”和“留人潮”。
承接江蘇大型制造企業招工中介業務的高強告訴九派財經,今年大型工廠的搶人動作比往年早些,常州當地幾家大工廠今年第一輪面試在初四就開始了。
在高強看來,對企業而言,今年充滿確定性,很多企業年前已經拿到不少訂單,用工需求強于往年,對于工人而言,過去因為疫情出行受限沒有外出找工作,隨著放開,外出務工的人增加,整個招聘市場目前是“供需兩旺”的狀態,根據往年的經驗,招工旺季將一直持續到今年“五一”。
在制造業大省廣東,一些工廠則推出“老推新”機制——老員工推薦和新員工參加面試,一旦錄用,雙方都給予獎勵。供職于深圳一家電子廠的李玉玉透露,廠里現在正在“拼命”招工,入職后,推薦人獎勵1000元,被推薦人也有500元的獎勵,員工們也在招攬自己符合用工條件的親朋好友。
(李玉玉所在的企業推出內部推薦獎 圖源:采訪對象供圖)
九派財經注意到,在社交平臺上,位于河南鄭州的某工廠,對介紹人和入職者給出總計8000元的返費獎金;位于湖南長沙的某工廠在招工海報上開出了最高17000元的返費獎金。
如高強所言,今年用工市場的火熱,來自過去積壓了三年的訂單。
此前,由于疫情防控“新十條”發布,多地組織經貿團包機出海“搶訂單”。
以浙江寧波為例,據不完全統計,截至12月,該地已經組織商務包機2批8班次,累計服務600人次,拉動訂單額約20億美元;在江蘇蘇州,11月赴日即拿下超過10億元新訂單,廣東佛山由政府部門、2家商協會和22家企業組成了經貿代表團同樣迅速收獲單筆2200萬歐元大單。
如果說,今年春節是工廠生產和“搶人”窗口期,那么對于員工而言,留不留崗則是一道家與現實的選擇題。
為趕訂單,多家企業推出春節假期出勤激勵,意圖把工人留下。供職于深圳一家電子廠的小麗在計算后發現,在深圳市和企業的雙重補貼下,過年留崗可以拿到2900元。“主要還是想多掙點錢,大過年誰會和錢過不去呢?家人們也理解。”在留守獎金的誘惑下,小麗最終決定留廠。
和小麗一樣留守工廠的接近400人。為了方便管理,公司將四條生產線合一,整個春節假期,“車間沒有停過”。為了讓留守工人過個好年,小麗所在的工廠還于臘月二十九推出抽獎活動,特等獎和一等獎分別是電腦和手機,大年初一還升級了食堂的飯菜。小麗抽中了六等獎,一個熱水壺,開心了一天。
(小麗所在的企業春節留守補貼標準 采訪對象供圖)
這個春節,李玉玉同樣作為留守工人堅持在一線崗位上。通過監控,她看到家里父母忙碌的身影,而自己身邊冷冷清清。忍著與家人團聚的沖動,李玉玉選擇了近3000元的留崗補貼。
李玉玉告訴九派財經,自己所在的前工段相對忙碌,即使是春節期間也需要加班到晚上十點半,直到四月份才能相對清閑,回歸5天8小時工作制,她準備到時再請假回家看望父母。
在留人方面,蘋果代工大廠富士康出手更為闊綽。據《第一財經》報道,富士康為了爭取更多員工提前返崗,啟動動輒千元乃至萬元的獎勵政策,包括1月持續服務激勵獎金每人7000元,以及新年大禮包每人6000元,加上工資以及其它補貼,員工有望在1月拿到近2萬元。
富士康鄭州科技園副總經理王雪接受采訪時表示,園區餐廳還將為留守員工準備肘子、燒雞、大蝦等“硬菜”;富士康所在的鄭州航空港區,還將以電子紅包形式向富士康等重點企業留守員工發放2000萬元“留崗紅包”。
受此影響,提前返崗的富士康員工不在少數。一位富士康員工告訴九派財經,他在大年初二便返回鄭州工廠了,“見到親密工友也很開心,況且一個月超一萬的工資很誘人,過了這村就沒有這店了。”。
在用工市場供需兩旺之下,多地也拿出真金白銀,補貼過年留守的員工和連續生產的企業。
年前,深圳市人社局發布的相關通知提出,對于春節期間繼續生產的制造業企業最高補貼200萬元;對2月5日前市外原在崗職工返崗達500人以上的企業(勞務派遣單位除外),按照每人200元的標準發放一次性返崗交通補助,每家企業最高40萬元。
江西南昌贛江新區對春節期間保持生產且一季度用電量同比增長10%以上的規上工業企業,按照10%的補貼標準給予企業用水、用電、用氣補貼,單個企業最高不超過30萬元。
除了投入補貼款外,各大制造強市還加入“搶人大戰”,紛紛推出優惠政策和舉辦大型招聘會,以連接企業和員工。
上海自今年1月起已累計舉辦各類線下線上招聘活動160余場,提供就業崗位近4萬余個,與中西部省份特別是對口援助地區開展60余場勞務對接活動、服務來滬務工人員2.4萬余人,為2800余戶重點企業解決了缺工問題。
一些地方緊跟趨勢,開設招聘直播間——浙江義務人社局一場網絡直播招聘會正火熱進行中,100多家義烏及周邊的企業帶來了15000個崗位。
(義烏招聘直播間 圖源:浙江新聞)
為了方便員工返崗,一些地方更包機接回返鄉員工。
東莞對企業在2023年1月28日至2月20日期間經批準以包專車形式接回員工的,按包車費用的50%給予企業員工返崗交通補貼,每個企業累計補貼不超過30萬元。
從大年初四至正月十五,中山市人社局將組織32趟專車,從廣西、四川、貴州等地接返1400多名外地務工人員;深圳在1月26日開通返崗免費專列,從廣西桂林接回400余名務工人員;1月28日,甘肅春節后首架務工包機起飛,183名務工人員乘機“點對點”直達廈門,一季度“點對點”輸送人員將在15萬以上。
(甘肅-廈門務工包機 圖源:央視新聞)
(應采訪對象要求,高強、李玉玉、小麗、王銘為化名)
九派財經記者 陳靜儀
編輯 郭梓昊
【來源:九派財經】
頭條 23-01-30
頭條 23-01-30
頭條 23-01-30
頭條 23-01-30
頭條 23-01-30
頭條 23-01-30
頭條 23-01-30
頭條 23-01-30
頭條 23-01-30
頭條 23-01-30
頭條 23-01-30
頭條 23-01-30
頭條 23-01-30
頭條 23-01-30
頭條 23-01-30
頭條 23-01-30
頭條 23-01-30
頭條 23-01-30
頭條 23-01-30
頭條 23-01-30
頭條 23-01-30
頭條 23-01-30
頭條 23-01-30
頭條 23-01-30
頭條 23-01-30
頭條 23-01-30
頭條 23-01-30
頭條 23-01-30
頭條 23-01-30
頭條 23-01-30
頭條 23-01-30
頭條 23-01-30
頭條 23-01-30
頭條 23-01-30
頭條 23-01-30
頭條 23-01-30
頭條 23-01-30
頭條 23-01-30
頭條 23-01-30
頭條 23-01-30
頭條 23-01-30
頭條 23-01-30
頭條 23-01-30
頭條 23-01-30
頭條 23-01-30
頭條 23-01-30
頭條 23-01-30
頭條 23-01-30
頭條 23-01-30
頭條 23-01-30
頭條 23-01-29
頭條 23-01-29
頭條 23-01-29
頭條 23-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