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花在空中綻開之時,26歲的小張感到了一絲難過。這是他在鶴崗的第三年,也是在外獨自生活的第六年。
和他的經歷相似,近兩年來,很多“退無可退”的青年被東北城市鶴崗收留。這里曾因煤礦興起,現在又以萬元總價的住宅聞名。
【資料圖】
新春佳節之際,一些人因為無法與家庭融合,暫居于此;也有人離開了,開始想念鶴崗的暖氣。以下是他們的講述。
【1】“六年沒回家,鞭炮聲讓我想起家人”
小張 安徽人 游戲代練
今年不知怎么的,看到別人合家歡樂的時候,聽到煙花的聲音,鞭炮的聲音,我想起了家鄉,想起了親人。
六年前的春節,繼母在飯桌上一直說我母親壞話,我一氣之下掀了桌子,離開了家,大概六年沒回了。這六年的春節,我是無感的,沒有任何感覺。今年過年,我看到別人??合家歡樂的時候,聽到煙花的聲音,??鞭炮的聲音,我想起了家鄉,想起了親人、同學。
我害怕孤獨終老,害怕沒有人說話,沒有親戚,只是數著手指頭過日子。但我沒給家人打電話。之前我爸讓我回去相親,我沒回,直接拉黑了。但我知道,我對他們還有責任。
我是97年出生,安徽人。8歲,我父母離婚了。我上學到15歲就輟學了。在學校的時候,遭遇過校園霸凌。我穿干凈的衣服,他們沒事踢我一腳,還拿我洗臉的毛巾去擦腳。后來15到18歲,我在親戚的工廠打工,18歲到22歲在社會上摸爬滾打,22歲到26歲在鶴崗工作。
之前做過的工作挺多:后廚幫工、普工、零工、電商設計、游戲代練……我是2020年來到鶴崗的,來之前,在杭州做電商設計,就是設計詳情頁的海報。不需要有太多想法,按部就班就行。
我每月的收入是3500元,單休,早九晚六。我那時租的房子在城中村里,幾百塊的單間。最后退租的時候,他指責我打掃不干凈,墻上有污漬,扣了我一部分押金。可那墻本來就是老的,污漬原本就存在。找他理論也沒用。
我想我沒必要留在大城市里了。
來到鶴崗就一直做游戲代練。我挺重視這份工作,這是我唯一的收入了。每天早上,我六點到九點之間起床,整理下前一天客戶發的信息,十點開始工作。早飯就不吃了,下午一點吃午飯。工作到晚上八點,有時候是12點,出去走一圈,回來再睡覺。
小張鏡頭下的鶴崗。 受訪者供圖
我一年支出大概是這樣的:房租一年2400,是一套兩室一廳的房子;水電一個月60元,一年就是720元;網費一年360元;手機費一年240元。我自己做飯,物價也比較低,就是冬天蔬菜好貴,是南方的三倍以上。芹菜三塊,西紅柿四塊五,韭菜六七塊錢。比較便宜的,土豆一塊五,地瓜兩塊,洋蔥一塊五,大白菜八毛。從肉類來說的話,雞胸肉是九塊錢一斤,雞腿也是九塊。
從物質上來說,鶴崗非常宜居。從精神上的話,它寧靜、單調、孤獨、抑郁……嗯,也有希望。我在鶴崗花一萬塊,比在杭州花兩萬還寬裕。能賺錢,能省錢,壓力沒那么大,能兜得住自己的下限。
融入本地是很難的,他們會把我們這些外地口音的人看成是來逃難的,當然確實也是。每個人因為不同的原因來到鶴崗,有的是經濟的窘迫,有的是傷心,有的是環境使然……
我也沒試著去融入外來人的圈子,來的人各有故事,不要打擾。另外,我的社交能力有點欠缺,平時一年說的話不超過3000句,就是和商販買賣交易,跟他們打招呼。有時候凌晨兩三點,好像被孤獨感包圍,我就會找人聊天,出去跑步,做家務,讓自己忙碌起來,慢慢就好了。
我不想一直呆在鶴崗,但我打算在這里繼續我的游戲代練工作,積累到一定程度的話,以鶴崗為跳板離開。但沒能力的話,就還繼續呆著。
小張鏡頭下的鶴崗。 受訪者供圖
【2】“家人并不關心我在鶴崗的生活”
葉女士 福建人 待業
我原本過年是不打算回福建老家的,鶴崗的暖氣太舒服了,老家太冷,上個廁所都需要心理準備。但是想到疫情三年了都沒回家過年,還是得回。家里長輩有基礎疾病,多多少少有點擔心。
回家后就開始忙,做衛生、買菜、買年貨、走親戚……就是累,費錢,需要包紅包。另外,離家遠了,會擔心父母長輩的健康了。
以前在上海,我覺得挺近的,有動車高鐵。這次去鶴崗之后,回家過年這一路,從頭到尾算起來27個小時,到家的那一刻,是我從來沒有過的喜悅。
家人并不關心我在鶴崗的生活,但也說,真的太遠了,可以的話還是回老家。我想今年找個時間帶他們去鶴崗玩,不然說太多也沒用。
我以前是做財務工作的,目前待業。我和老公常年在上海工作,以前是用身體健康換取金錢,過了35歲了,覺得這種工作生活方式不再適合自己。加上我們還沒寶寶,懷孕一事需要提上日程。
可如果回老家,太多親戚朋友的問候會無形加重我們的心理負擔。況且我們積蓄也不特別多,就來到鶴崗了,好好休整,重新規劃人生方向。
對鶴崗的印象,沒有很好也沒有不好,就是一個普通的東北城市。只不過,過年回家時,看著南方的城市豎起新樓,會感覺這城市是年輕的,有活力的。可鶴崗就會有種在走向衰敗的感覺,可能是建筑物都普遍比較老舊的緣故。
生活方式和在上海沒什么區別,外賣網購什么都不落,就是外賣可選擇的沒那么多,館子里的菜系不是很全。不過鶴崗的烤串超級好吃,這也是在別的地方吃不到的。
我和我老公一致認為,我們買了鶴崗的房子,不代表我們就被困在那里。必須要讓自己有去任何地方的魄力,并且也有能離開的能力。人生在世,難免跌倒,在安全的地方趴一會兒養精蓄銳也行。
葉女士鏡頭下的鶴崗。 受訪者供圖
【3】“鶴崗年味比較濃,我喜歡這種氛圍”
鄭前 廣東湛江人 鶴崗房屋中介
今年還是在鶴崗過年,這邊年味比較濃,可以放煙花,馬路上掛著很多燈籠,人們也會在自己家的陽臺上掛燈籠。下雪,外面冷,大家愿意聚在一起,聊聊喝酒,吃年夜飯。我挺喜歡這種氛圍,我自己也買了燈籠。
初到鶴崗,我第一次看見下雪,第一次玩潑水成冰,也第一次體會在雪地里撒歡的冬天。來到鶴崗沒幾天,我就決定留在鶴崗定居,并拿出不到5萬元積蓄,買下距離市中心只有4公里的一套毛坯房。他覺得我找到了最適合自己生活的城市,鶴崗生活節奏很慢,跟廣州是截然不同的感覺,在這里很放松。
我是廣東湛江人,來鶴崗的時候,家人都不知道。我們家里人都挺獨立的,親人們對我有什么想法,我也不接受。我自己在這邊立根立足了,他們就不會擔心了。
鄭前其人。 受訪者供圖
我買的房子位于5樓,面積為61平方米,兩室一廳,價格4萬多元,每平方米均價700多元。在辦理完購房手續后,我又花費3萬元對房子進行了裝修。總共花了不到8萬元,擁有了一個屬于我自己的家。
鶴崗的生活很平常,這邊又不是什么山旮旯。只是很多人會認為,這邊房價那么低,生活是不是很落魄。但實際上,這邊也是正常生活的,跟在原來地方沒有太大區別的。
九派新聞記者 覃鈺鈺 實習記者 代夢穎
【爆料】請聯系記者微信:linghaojizhe
【來源:九派新聞】
頭條 23-01-27
頭條 23-01-27
頭條 23-01-27
頭條 23-01-27
頭條 23-01-26
頭條 23-01-26
頭條 23-01-26
頭條 23-01-26
頭條 23-01-26
頭條 23-01-26
頭條 23-01-26
頭條 23-01-26
頭條 23-01-26
頭條 23-01-26
頭條 23-01-26
頭條 23-01-26
頭條 23-01-26
頭條 23-01-26
頭條 23-01-25
頭條 23-01-25
頭條 23-01-25
頭條 23-01-25
頭條 23-01-25
頭條 23-01-25
頭條 23-01-25
頭條 23-01-24
頭條 23-01-24
頭條 23-01-24
頭條 23-01-24
頭條 23-01-24
頭條 23-01-24
頭條 23-01-24
頭條 23-01-24
頭條 23-01-24
頭條 23-01-23
頭條 23-01-23
頭條 23-01-23
頭條 23-01-23
頭條 23-01-23
頭條 23-01-23
頭條 23-01-23
頭條 23-01-23
頭條 23-01-22
頭條 23-01-22
頭條 23-01-22
頭條 23-01-21
頭條 23-01-21
頭條 23-01-21
頭條 23-01-21
頭條 23-01-21
頭條 23-01-21
頭條 23-01-21
頭條 23-01-21
頭條 23-01-21
頭條 23-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