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如何與親人相處,成了年輕人關心的學問。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985準研究生哆哆感覺,春節的氛圍讓他窒息。盡管親戚教育他應該找個離家近、有編制的工作,但他們并非真的為他高興。直到他看到家庭群里的催婚圖片,才感受到親人之間仍有愛。
和他有相似困惑,27歲的素素在外工作多年,對家鄉產生了一種割裂感。她無法與親人們聊漢服、攝影,于是選擇躲在家里。
小優的困惑在于,親戚的話題全部圍繞著弟弟,她只能在旁邊當透明人。
以下是他們的講述。
小品《拜年》。圖/網絡圖片
【1】“親情里,更多的是窒息,但也有愛吧”
哆哆 985準研究生 男 22歲 山西陽泉
我是01年出生的,今年大四,已經保研了本校。可我過年回老家之后,幾乎每一個親戚都在催我結婚。我爸媽和親戚們都住在村里,每年假期,相處是躲不掉的。
我沒有女朋友,心思也不在這。但在我老家的親戚眼里,超過20歲就是奔三,奔三的人怎能不把結婚生子提上日程?他們常常拿我的同齡人舉例子:村東頭的小伙大專畢業就結婚,今年已經生二胎了;村西頭的姑娘20多歲嫁過來,今年孩子3歲了。
我覺得生活很割裂。過年回家前的幾個月,我在為保研卷生卷死,在擔心畢業論文開題答辯能否順利通過,在焦慮封校期間能不能找到合適的實習……
我很努力,我的大學生活成功續費2年(專碩),所以這個寒假,我幸免于聽到考研考公的說辭。按照他們的想法,我現在應該找一個條件不錯的女生,研究生一畢業立馬結婚。
小時候我成績很好,所以他們安排我做家族這一代孩子里的模范,成績提升時會受到很浮夸的稱贊,稍有下降就會面臨唏噓聲和批評聲。
我覺得有些親戚其實并不真心為我高興。去年過年我二叔約全家族的親戚去家里吃飯,快走到二叔家門口的時候,爸媽突然擔心煤氣沒關。我折回家里去關煤氣,所以變成了席間最后一個到的人。
一坐下我就給所有長輩道歉解釋原因,可二嬸還是陰陽怪氣了很久,“咱們哆哆現在是了不起啊,名牌大學生了,吃飯還遲到,是不給你二叔面子啊。”我的親戚都拿這些擠兌的話當笑話聽,連我的爸媽也沒有幫我解釋。
有時候覺得,我是馬戲團困在籠子里的猴,被要求一刻不停地表演。臺下的觀眾呢,我不知道他們到底怎么想,我只知道我那時候每次考試之前,都壓力大到睡不著。
后來我上大學了,考上了離家很遠的985。我覺得天地廣闊,有無數的行業可以嘗試可每到寒暑假,我的耳邊就只有一種聲音:“將來畢業之后一定要找個離家近、有編制的工作。”對此我不憤怒,我的情緒是無奈。
大一的時候,在街道辦工作的姨父幫我規劃好了我的后半生,包括今后的職業,結婚對象的條件等。那時的我還稍具反叛精神,某次席間我跟他提到,我以后不想留在山西考公。
那天幾乎所有人都在批評我,大家讓我聽姨父的話,說不聽老人言遲早吃虧,還說不留在山西就是不孝。回家之后我跟爸媽說,希望親戚們不要在飯桌上當眾批評我,他們好像沒仔細聽我說什么,還在不斷重復著:“你姨父有經驗,你要多聽他的”。
那天晚上,我給我爸的微信上發了很長一段話,說了我喜歡的行業和城市,說了我對姨父的看法,也說了當眾被親戚批評有多尷尬。可我爸爸的回應是,“你必須按約定俗成的規矩辦事。”
我的親戚之所以認為那樣的工作好,是覺得親人之間可以相互照應。我不反駁,也不愿意直白地說,一個五線小縣城沒有發展空間。而且我是家里的獨生子,我離家遠,父母誰照顧呢?
你看,根本不需要任何人勸我,我自己會說服自己。今天中午,我在家族群里看到長輩轉的一張圖,我知道又是在催我結婚,可看到“怕你一個人孤單”的時候,還是差點哭出來。親情里,更多的是窒息,但也有愛吧。
所以,我勸自己,不用抗爭,我的未來大概率是會留在這個小城市里考公考編,結婚生子。
哆哆親戚在家族群里發的圖片。受訪者供圖
【2】“熱鬧是他們的,而我什么都沒有”
素素 新一線城市工作 女 27歲 廣西南寧
我今年回家,因為不愛說話,我媽問我是不是傻了。
其實我性格挺外向的,在朋友和同事之間算活躍的,和閨蜜聊天能不停歇聊兩三個小時。但一回家,我就變得不愛說話,不愛出門。
我老家是廣西南寧的,大學在湖南讀,然后就一直在外地工作,平時只有過年的時候回家。我不知道大家對廣西了不了解,這邊方言很多,我家那邊的方言和普通話完全兩個系統,每年回家路上,我都要把老家的常用方言想一遍,比如伯伯、嬸嬸、叔叔、阿姨、吃飯、喝水等。
在家時遇到每一個親戚都要打招呼,寒暄幾句。我得先認臉,然后想一下用家鄉話怎么稱呼他。我發現隨著在外的時間越長,我反應的時間就越長,而反應慢了,人家就會覺得你沒禮貌。所以為了避免這種尷尬,我回家之后就很少出門。有時候不得不出門了,就一路帶著笑臉以備突然碰上熟人,如果來不及反應他是誰,我就用萬能“吃了嗎”“去哪里”搪塞一下。
不喜歡社交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當我的生活重心和工作重心都在外地之后,我和家鄉產生了一種割裂感。這種感覺很飄渺,就像我從樓頂看家鄉,它仿佛什么也沒變。但走進去,就會發現都變了。在這里生活的人在長大,在老去,種植的農作物年年在變,細看這里的一切再也不是我記憶中的模樣。
這也意味著,我很難和這里的人產生共同話題。我們見面能聊什么?聊我喜歡的漢服?聊攝影?聊圍爐煮茶?他們不會有興趣,往往只會打趣一句“城里人就是精致”。
而他們聊的,誰家今年新娶妻,村里過年舉辦什么活動,誰做生意暴富,這些于我都像蒙著一層紗,我甚至無法將他們說的人對上號。每當他們聊得熱火朝天時,我深刻理解了那句話——熱鬧是他們的,而我什么都沒有。
再者,我們的思維方式也不太一樣,在這里生活的人都有著他們的羈絆,有著自己的圈子,而我像個格格不入的外來者。當思維差異足夠大的時候,少數的人一開口就像個傻子。
所以我不喜歡社交,我更喜歡躲在家里,烤火,發呆,甚至睡懶覺。昨天,我又在家睡了一天,我姐問我無聊嗎。我搖搖頭,在心里說,怎么會無聊呢,我就是喜歡在家待著啥也不做。
老家街景。受訪者供圖
【3】“親戚的話題全部圍繞著弟弟,我在旁邊當透明人”
小優 本科在讀 女 22歲
國家二孩政策放開的那年,我在寄宿學校讀初三,爸媽突然通知我要有個弟弟了。我沒什么概念,他們說這世界上會有一個跟我很親很親的人陪我長大,我很開心。
他出生時我爸媽很忙,我每周末回家不僅要做飯打掃衛生,還自然而然地學會了沖奶粉、換尿布、哄睡覺。那時候,我一直覺得這些是我身為家庭成員的責任,爸媽偶爾會在我照顧弟弟的時候夸我懂事,我更賣力了。
“區別對待”的概念,是在永遠不正眼瞧我的奶奶笑意盈盈地抱起孫子那一刻產生的。我開始意識到從爸媽到其他親戚都更喜歡弟弟。他們說他小,說他長大就好了。
可我越來越委屈。爸媽會因為和我同在一個空間里、突然哭起來的弟弟指責我。奶奶讓我把我的零食和玩具讓出來,每年過年弟弟都能收到爺爺包的大紅包,但我沒有,他們會忽略我。
我很想他們再次注意我。初三一個周天的下午,我把紅墨水滴在手腕,躺在床上一動不動。我期待的反應是電視劇里演的那樣,一家人驚慌失措、抱頭痛哭之后和好如初。可事實上那天大家各忙各的,我躺了很久都沒人過來。路過我房間的奶奶一眼就看出我在表演什么,我到現在都還記得她戲謔的眼神,她說“你看看有人理你嗎。”
網絡圖片
后來弟弟還學會了撒謊,有次他把果汁灑在白色羽絨服上,轉頭就跟媽媽說是我打翻的,我知道我不管怎么解釋都很無力,因為在她的觀念里,大的就應該讓小的。
那天真的很極端,媽媽可能本身心情就很差,圍繞著這件莫須有的錯事指責了我一上午。我在家里待得太難受,去大街上走了很久,傍晚爸爸給我發微信催我回家,我回去了。進家門之后我徑直走進臥室關上門,我不知道該說些什么。他們都坐在沙發上,一邊看電視一邊有說有笑。我覺得,即便沒有我,他們也是歡樂的一家人。
有次我無意間聽見奶奶跟弟弟說,“姐姐過幾年就要嫁人了,家里的東西以后都是你的。”那一刻,我很慶幸我們家真的很貧窮,本身能留給孩子的東西就不多。
其實我知道爸媽也對我很好,家里經濟情況最緊張的時候,他們從來沒有克扣過我的生活費。我考研備考的時候,他們還把家里最安靜的房間騰出來讓我學習,讓我弟弟不要去打擾我。去年12月臨上考場的那幾天的時候我陽了,他們說讓我不要擔心結果,身體才是第一位的。
可我真的很害怕過年。我受不了弟弟有長輩的紅包我沒有;受不了親戚的話題全部圍繞著弟弟,我在旁邊當透明人。去年春節,我聽到一個表親逗我弟弟玩,說“是不是姐姐把你惹哭了,咱們去打姐姐”。聽這些真的很痛苦,就像心里有一些口子,有時候會被治愈,但每年過年的時候就被撕得更深。
我今年大四了,如果考不上研,我就立馬去別的城市找一個工作,租一個房子,過年的時候在家待的時間越短越好。
九派新聞記者李韻聰 溫艷麗
【爆料】請聯系記者微信:linghaojizhe
【來源:九派新聞】
頭條 23-01-27
頭條 23-01-27
頭條 23-01-27
頭條 23-01-26
頭條 23-01-26
頭條 23-01-26
頭條 23-01-26
頭條 23-01-26
頭條 23-01-26
頭條 23-01-26
頭條 23-01-26
頭條 23-01-26
頭條 23-01-26
頭條 23-01-26
頭條 23-01-26
頭條 23-01-26
頭條 23-01-26
頭條 23-01-25
頭條 23-01-25
頭條 23-01-25
頭條 23-01-25
頭條 23-01-25
頭條 23-01-25
頭條 23-01-25
頭條 23-01-24
頭條 23-01-24
頭條 23-01-24
頭條 23-01-24
頭條 23-01-24
頭條 23-01-24
頭條 23-01-24
頭條 23-01-24
頭條 23-01-24
頭條 23-01-23
頭條 23-01-23
頭條 23-01-23
頭條 23-01-23
頭條 23-01-23
頭條 23-01-23
頭條 23-01-23
頭條 23-01-23
頭條 23-01-22
頭條 23-01-22
頭條 23-01-22
頭條 23-01-21
頭條 23-01-21
頭條 23-01-21
頭條 23-01-21
頭條 23-01-21
頭條 23-01-21
頭條 23-01-21
頭條 23-01-21
頭條 23-01-21
頭條 23-01-21
頭條 23-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