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1月13日訊(記者武葉 通訊員肖莉嬌)“我真的還想再多獻幾年!”1月13日,在武漢血液中心成分獻血科,“獻血大王”李光明迎來第381次獻血。當天是他60歲生日,按照國家規定的獻血年齡上限,這也是他最后一次獻血。堅持近30年的熱血生涯即將“落幕”,他滿懷不舍,難說再見。
為愛挽臂:心懷助人初心,開啟熱血人生
家住光谷花山街的李光明,現從事小區物業保安工作。自1994年起,他累計獻血達381次(含外地獻血),獻血總量超過15萬毫升,相當于將全身的血液換了30余次,捐獻的血液足以讓近800人得到及時救治。他因在湖北省獻血次數最多,多次獲“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武漢市“最美志愿者”等榮譽稱號,被大家譽為湖北省“獻血第一人”。
(資料圖片)
李光明(左一)和外甥女婿王易成正在獻血。通訊員肖莉嬌 攝
李光明自幼家庭貧困。1994年冬天,他外出撿廢品時,偶然得知一位殘疾人為救生命垂危的陌生女孩無償獻血,內心深受觸動,便萌生了參與無償獻血的想法。“一個殘疾人能有如此善舉,我身體這么健康,肯定也能獻血救人。”從此,李光明成為血液中心的常客。
在獻血的過程中,李光明了解到獻血不僅可以獻全血,還可以捐獻血小板,尤其捐獻血小板的間隔期更短,參與頻次更高,可以幫助更多人。從2003年起,他就將每月的成分獻血視作習慣,雷打不動。
“我這一輩子沒有大的本事,只能為社會做點小的貢獻,而無償獻血就是我奉獻社會的方式。”這是李光明經常掛在嘴邊的話。他說,“有些人覺得我獻那么多次血很傻,但其實幫助別人也是一件讓自己快樂的事情,你也能感受到人與人的溫暖傳遞。”
“我周邊的人都支持我獻血,是他們給了我不竭的動力。”李光明說,物業公司領導得知他定期參與無償獻血,專門給他每月多批兩天假。
“成分獻血科的關懷也是我堅持獻血的精神支柱。”李光明每次從花山的家中出發,趕到漢口寶豐路血液中心,一路換乘接近2小時,而在20年前,因為村里交通不便,為了獻血,他甚至還要徒步幾十公里。即便如此,李光明從不覺得累,因為趕到血液中心,醫護人員會大老遠上前迎接,坐在采血椅上不時有人噓寒問暖。在這里,他還因獻血結識了一群志同道合的“獻友”,比如李夢濤、袁先華等等。大家聚在一起做公益,互相鼓勵,讓原本不自信的他,越來越開朗。“成分獻血科就像我第二個家,每次獻血就像回家。”李光明發自內心地說道。
愛心傳遞:家庭成員齊上,續寫熱血故事
時間進入2021年,李光明開始感到焦慮,59歲的他即將獻血“退休”。“我身體還很健康,還想再多獻5年。”為此,他寫下了希望獻血“延退”的申請,還在家庭成員中提前選好了接班人,數次相約獻血。
“在我的帶動下,我的家人都參與了無償獻血。”起初,家人并不理解,但李光明漸漸用事實說服家人,獻血對身體并無害處。在他潛移默化的影響下,他的子女、弟弟、外甥女婿、侄兒都逐漸加入了無償獻血隊伍。
“父親是我的榜樣和驕傲!”34歲的李海龍堅持無償獻血多年,他視父親為獻血引路人,希望自己能夠按照每年10次的獻血頻率,和父親一樣堅持到退休。
“舅舅過去以工地搬磚、回收廢品維持生計,在自身艱難的情況下,還一直堅持獻血助人,特別打動我。”26歲的外甥女婿王易成從去年5月20日開始,跟著李光明一起獻血。為了能像舅舅那樣保持獻血頻次,他戒了煙,堅持鍛煉身體。侄兒李廣也將伯父視作偶像,堅持參與獻血,他的目標是追平伯父李光明的獻血記錄。
李光明(左三)的獻血接班人:外甥女婿王易成(左一)、兒子李海龍(左二)、侄兒李廣(左四)。通訊員肖莉嬌 攝
1月13日,愛心接班人——李光明的兒子李海龍、外甥女婿王易成、侄兒李廣都趕來獻血,陪李光明完成“最后一獻”。“您別難過了,您的無償獻血事業還有我們年輕人呢!您的愛心我們會延續。”三人齊聲說道。秦義無償成分獻血感召隊隊長秦義、“獻血牛人”李夢濤也到場送上祝福,表示會沿著李光明的“愛心腳步”,將無償獻血事業發揚光大。
公益堅守:“微光”照亮他人,熱血“永不退役”
“獻血退役”現場,李光明許下生日愿望。通訊員肖莉嬌 攝
“李老師,生日快樂!”當天,武漢血液中心為李光明舉辦了一場簡單溫馨的“退役”儀式,成分獻血科業務督導陳涵薇、成分獻血科副主任謝松麗、謝晉、閆蕾等工作人員為李光明送上蛋糕、鮮花,致敬他多年來的熱血堅守。武漢血液中心黨委書記、主任項征國也來到現場,向李光明多年來為武漢無償獻血事業所做出的貢獻表示感謝。儀式中,掌聲一陣接著一陣,李光明數度激動哽咽,并為大家唱了他最喜歡的歌《我和我的祖國》。“我不太會表達,就唱首歌吧,感謝大家陪伴我走過的人生這段最美好的時光。”
成分獻血科業務督導陳涵薇、副主任謝松麗、謝晉及秦義無償成分獻血感召隊隊長秦義為李光明送上祝福。通訊員肖莉嬌 攝
李光明曾18次登上道德講堂演講,向市民分享自己的無償獻血經歷,也感染了不少市民加入無償獻血的愛心行列。除了無償獻血,李光明還參與各項公益活動。多年來,他資助腦癱兒、大學生,捐助白血病患兒,參與各類公益捐款,金額已超10萬元。每年年底前,他還會用獻血積分兌換各種禮品送給孩子們,家里獻血證及獎章證書甚至一個行李箱都裝不下。為了幫助他人,省吃儉用的他,一盒最便宜的煙都不舍得抽。
武漢血液中心黨委書記、主任項征國向李光明(左)多年來為無償獻血所做出的貢獻表示感謝。通訊員肖莉嬌 攝
李光明為武漢血液中心送上感謝信。通訊員肖莉嬌 攝
“即使我是一束微光,也要努力照亮他人。”李光明說,雖然不能獻血了,但自己在無償獻血事業上“永不下崗”,要繼續當好獻血義務宣傳員,做好身邊的“小事”,將公益進行到底。“如果哪一天武漢市獻血年齡放寬了,一定要第一時間通知我,我隨時準備挽起袖管!”李光明滿含熱淚地說。
【編輯:余麗娜】
【來源:長江日報】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頭條 23-01-13
頭條 23-01-13
頭條 23-01-13
頭條 23-01-13
頭條 23-01-13
頭條 23-01-13
頭條 23-01-13
頭條 23-01-13
頭條 23-01-13
頭條 23-01-13
頭條 23-01-13
頭條 23-01-13
頭條 23-01-13
頭條 23-01-13
頭條 23-01-13
頭條 23-01-13
頭條 23-01-13
頭條 23-01-13
頭條 23-01-13
頭條 23-01-13
頭條 23-01-13
頭條 23-01-13
頭條 23-01-13
頭條 23-01-13
頭條 23-01-13
頭條 23-01-13
頭條 23-01-13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