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全新的人工合成角膜可望為角膜盲患者帶來復明希望。”近日,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以下簡稱“武漢協和醫院”)眼科張明昌教授團隊成功完成中國首例人工合成角膜移植手術。術后患者恢復良好,右眼裸眼視力恢復到了0.4,并于今日出院。
來自湖北省襄陽市的小琦(化名)今年25歲,8年前因異物入眼導致右眼角膜受損,出現眼紅眼痛、視物模糊等癥狀。隨后輾轉多地治療,并多次進行右眼角膜病損刮除術,但術后效果不佳,她的右眼慢慢地覆蓋了一層白斑,視力也一日不如一日,嚴重影響日常工作與生活。
“平時工作需要頻繁使用電腦,但是我的右眼幾近失明,就像一只‘獨眼龍’,只能使用左眼。”2023年1月4日,小琦來到武漢協和醫院眼科就診。經過詳細檢查發現,她右眼角膜上面的瘢痕已經完全遮蓋住瞳孔,診斷為“右眼角膜斑翳”。對于這種情況,角膜移植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療方案。
(相關資料圖)
考慮到捐獻角膜數量少,等待合適的供體時間較長,她決定參加人工合成角膜臨床試驗,隨即成為中國第一例,也是該注冊臨床試驗的首例患者。人工合成角膜是指用人工合成的透明材料植入眼部,替代患者病變混濁的角膜,恢復患者的光學通路,就如在一個封閉的房間內開一扇窗看外面的風景一樣。
“此次應用的人工合成角膜是由高純度重組III型人膠原蛋白制成的透明生物合成角膜,可治療因角膜瘢痕引起的視力缺陷,它具有高度透明性,出現排斥的幾率也比較小。”武漢協和醫院眼科張明昌教授介紹。
眾所周知,眼科手術是精細活,角膜的厚度僅0.5mm,角膜移植手術更是精細。1月6日,經過精心準備,張明昌教授帶領謝華桃副教授、王家松博士為小琦進行人工合成角膜移植手術。首先完全剝離混濁的病變角膜組織,既要切除干凈,又不能將角膜切穿孔。細致切除0.4mm瘢痕組織后,創新采用“壓線縫合法”,將相應厚度人工角膜對稱縫合固定6針,手術順利完成。
術后第一天,角膜完全恢復透明,第五天,小琦的裸眼視力也恢復到了0.4。“隨著切口逐漸愈合恢復,在植片穩定后,通過框架眼鏡或者特殊的隱形眼鏡,她的視力有望進一步提高,遠期療效有待進一步觀察!”,謝華桃副教授表示。1月12日,小琦順利出院。
據了解,角膜病是世界三大致盲眼病之一,全球因角膜病致盲的患者6000萬名,我國約有500萬名,占眼科致盲疾病的第二位。角膜移植手術是角膜盲的唯一治療方法,但角膜供體嚴重匱乏、我國每年角膜移植的數量僅為5000例左右。
眼科主任程揚教授表示,此次臨床試驗所使用人工合成角膜是目前世界上唯一進入到后期臨床試驗階段的可以代替捐贈人角膜治療角膜盲的生物合成產品。開展人工合成角膜的臨床試驗,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緩解角膜供體的匱乏。他也提醒,人工合成角膜移植有嚴格的適應癥,目前仍處于臨床研究之中,長期療效還需要進一步觀察。當前,該手術只能針對未累及全層的角膜病變進行移植,如果是全層的角膜病變,仍然需要使用人體捐獻的角膜。
(來源:長江云)
【來源:長江云】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