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派新聞評論員 文和刀
萬柳書院,京城大戶的后花園,名流“老錢”的私家苑。一夜之間,從隱秘的豪門象征,變成了大眾津津樂道的熱搜詞條。
(資料圖)
這一切要從一個男孩在家打球說起。打球不重要,重要的是打球不經意間露的富。這一露就有“懂行”的人自動貼上來了,也因此在評論區收獲了連篇的“彩虹屁”和一眾自愿為奴為婢、為牛為馬的“老奴”。
萬柳書院少爺趁熱打鐵的直播還沒結束,令人啼笑皆非的后續已經一個又一個:萬柳書院的開發商被扒出已經成為被執行人;萬柳書院的少爺小姐們接連冒出,真真假假;萬柳書院背景的網文也開始趁勢連載,引來爭議……從前“萬柳書院”這四個字或許是財富密碼,如今它還是流量密碼。
網上流傳的截圖顯示,萬柳書院的二號少爺16直播,僅僅開播幾分鐘就收到了二十萬以上的禮物。人們嘆息財富總是流向不缺財富的人,正如愛總是流向不缺愛的人,而另一些人則兩手空空。萬柳書院的少爺是前者,而蕓蕓眾生中的“我”往往是后者。
去年有一個很火的喜劇節目,叫《少爺和我》。人們意料之外的是,節目里的“少爺”叫劉波,他的管家卻叫龍傲天,從性格、形象、做派乃至運氣都被“倒裝”。
這場喜劇能如此轟動的關鍵,就在于它顛覆了“少爺”和“我”的刻板印象,在認知的倒錯中孕育了荒誕。人們為“少爺”的狼狽土氣而發笑,也為“我”的邪魅狂狷而發笑。
言情小說里霸道總裁的那一套,一旦套在了“錯”的人身上,突然就并不浪漫而顯得造作了起來。是什么讓浪漫之所以浪漫,而造作之所以為造作,難道僅僅是因為財富地位的區別,就足以讓心產生這樣的偏差嗎?
萬柳書院的少爺和我,沒有什么在意料之外。
少爺是少爺,我是我,云泥之別,哪里都不一樣。一切本來如此分明,如此清醒,如此冷酷。是什么為這一切蒙上了一層旖旎浪漫的粉色光暈?是許多人試圖通過為奴為婢、為臣為妾來換取階級躍升可能性的幻想。
這種幻想能成的可能性有多大呢?這不是本文想要討論的問題。問題的關鍵其實在于,很多人都默認,一定要通過出賣尊嚴的方式活下去才能活得更好——為什么會這樣?
板起臉來斥責或譏諷那幾個自甘折腰的人,并不是這篇文章想做的事,盡管鼓勵他們顯然更不是本文的目的。
其實我知道,“只是開玩笑”。為什么這么說?因為抖x、快x之類的短視頻平臺上,“騷話”總是比其他平臺更為熱情和夸張。哪怕只是長得好看一點,視頻評論區中的“虎狼之詞”也并不會少。
在直播間這個地方,人與人的邊界感比其他地方小得多。人們熱衷于在這類平臺上渲染自己的情緒,放肆地涂抹一種驚嘆、一種熱情、一種“我很會說話”的得意。
口頭的“折腰”要比實際的“折腰”來得輕松,容易滑坡——但它依然是值得警惕的。因為言語確實有暗示,有賦權,有力量。
一個人的“折腰”或許是無意的,可能是自嘲,可能是演戲,但集體的“折腰”一定有意義。針對個體的譏諷網暴或許不必要,但時代應該鼓勵什么樣的風氣卻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深思。
九派評論投稿郵箱:pinglun@jp.jiupainews.com
【來源:九派新聞】
頭條 23-01-07
頭條 23-01-07
頭條 23-01-07
頭條 23-01-07
頭條 23-01-07
頭條 23-01-07
頭條 23-01-07
頭條 23-01-07
頭條 23-01-07
頭條 23-01-07
頭條 23-01-07
頭條 23-01-07
頭條 23-01-07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6
頭條 23-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