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1月1日,演員錢瑩和虎艷芬在個人社交媒體透露,《外來媳婦本地郎》康伯扮演者龔錦堂去世。
在《外》劇中飾演三嫂黃菲一角的錢瑩發文悼念:“2023年的第一天~我很想送上祝福,擁抱希望~可是,此時此刻的我,淚流滿面~沒有想到這是最后的一張合照!老爺~康伯~您一路走好!”
康家二嫂蘇妙嬋扮演者虎艷芬亦深情痛悼:“這二十多年感謝您!觀眾喜歡您不舍得您……《外》劇康家再也聽不到您的笑聲、您大大聲叫我小虎、衰女包……我十幾歲就認識您,您是我的良師益友,在我十幾歲的時候您就演我父親,在《香港地恩仇記》的大半年拍攝中,您教會我這個第一次拍電視連續劇的新人、女兒、同事……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就一直叫您老竇,這一叫就四十多年……老竇!老竇呀!您慢慢行呀!睇路呀!您永遠都係我老竇……”
龔錦堂1939年出生于廣東省廣州市。1958年,讀高二的龔錦堂,偶遇一位已經考上廣東戲劇學校的同學,那位同學以“考入戲劇學校吃飯不用錢,又有零錢花”為理由,不斷“慫恿”龔錦堂也去報考戲劇學校。當他來到戲劇學校報名考試時,盡管他對表演一竅不通,但當時主持招生工作的廣東話劇團團長喬毅一眼便看上了他,原因是“身材夠高大,不用化妝便可以直接演工人了”。
1962年,廣州話劇團的前身羊城話劇團成立,龔錦堂成了該團的正式演員。一入團,龔錦堂就憑借魁梧的身材和一臉的正氣演繹了話劇《奪印》中的男主角之一民兵隊長。之后,龔錦堂星路順暢,他演繹了話劇《南海長城》中的民兵隊長區英才,并開始嘗試跳脫正面形象的窠臼,出演一些反面形象,如話劇《72家房客》中讓人厭惡的“三六九”等等。
1986年,龔錦堂開始“觸電”,出演了電視短劇《順意坊》里的小市民“大粒墨”。2000年,廣東電視臺籌拍室內輕喜劇《外來媳婦本地郎》時,已從廣州話劇團退休的龔錦堂成為“一家之主”康伯的扮演者。《外》劇拍攝多年以來,劇組團結一致,“康家人”更情同一家,“子女”“媳婦”們也一早把龔錦堂當成了“大家長”,人前人后以“老竇”相稱。
不久前,導演陸曉光和“蘇貴元”陳堅雄去世的消息已讓不少觀眾唏噓感嘆,此番“康伯”龔錦堂的離去,《外》劇劇組又痛失一員大將。
【來源:金羊網】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頭條 23-01-01
頭條 23-01-01
頭條 23-01-01
頭條 23-01-01
頭條 23-01-01
頭條 22-12-31
頭條 22-12-31
頭條 22-12-31
頭條 22-12-31
頭條 22-12-31
頭條 22-12-31
頭條 22-12-31
頭條 22-12-31
頭條 22-12-31
頭條 22-12-31
頭條 22-12-31
頭條 22-12-31
頭條 22-12-31
頭條 22-12-31
頭條 22-12-31
頭條 22-12-31
頭條 22-12-31
頭條 22-12-31
頭條 22-12-31
頭條 22-12-31
頭條 22-12-31
頭條 22-12-30
頭條 22-12-30
頭條 22-12-30
頭條 22-12-30
頭條 22-12-30
頭條 22-12-30
頭條 22-12-30
頭條 22-12-30
頭條 22-12-30
頭條 22-12-30
頭條 22-12-30
頭條 22-12-30
頭條 22-12-30
頭條 22-12-30
頭條 22-12-30
頭條 22-12-30
頭條 22-12-30
頭條 22-12-30
頭條 22-12-30
頭條 22-12-30
頭條 22-12-30
頭條 22-12-30
頭條 22-12-30
頭條 22-12-30
頭條 22-12-30
頭條 22-12-30
頭條 22-12-30
頭條 22-12-30
頭條 22-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