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在民營經濟活躍的浙江,紡織、電機、高端裝備等塊狀經濟一直是縣域獨特優勢。伴隨產業轉型升級的需求,人才、技術、資本等創新要素日益涌現,“產城人”如何共融共生,成為縣域高質量發展的必答題。
(資料圖片)
眼下,在杭州灣南岸、紹興市上虞區北部的新動能創投產業園,一個投資2000多萬元的高性能電子新材料項目正在加緊建設中,7月底就能投入小規模生產。
“我們總部在杭州,近期將研發和制造基地落戶上虞。”該基地負責人張瑩告訴記者,“上虞也處于長三角地區,區位優勢明顯、創新氛圍濃厚、政策也很活,我們非常有信心引進制造人才、技術,讓項目落地開花、結出碩果。”
這是全國百強區——上虞塊狀經濟“新”發展的生動縮影。“產城人”融合發展的新生態,也可在上虞窺見一斑。
改革開放后,上虞形成了極富特色的鄉鎮塊狀經濟。經過幾十年轉型蝶變,如今當地正培育新材料、高端裝備兩大千億級產業集群,精細化工、生物醫藥等五大戰略性新興產業,規上工業總產值突破2000億元。
誠然,在“產城人”融合發展大趨勢下,讓塊狀經濟持續驅動縣域繁榮,離不開人才、技術、項目的引擎。
在8日上虞召開的2023曹娥江高端裝備制造產業人才發展大會上,儲能裝備研發制造產業化項目、全自動激光焊接機器人項目、高性能電子新材料項目等數個項目進行簽約,大多涉及高層次人才和新技術,將為產業發展增添新動能。
“我們堅持讓產業與人才‘比翼齊飛’。”上虞區委常委、副區長朱江橋在大會上說,當地致力以產聚才、以才興產,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創新發展,希望加快構建以高端裝備制造業為先導,以市場為導向、企業為主體、產學研深度融合的一體化雙創體系,做好產業人才“大融合”文章。
實體經濟之“田”,通常需要金融、資本的澆灌。
記者了解到,當地首次引進平臺戰略合伙人制度,依托上虞“2+X”重點平臺,即上虞智創青春谷、上虞智能裝備生態園和數個未來產業社區,由3位行業專家、資深投資人擔任平臺戰略合伙人。
“我們將從科技人才、產業、資本等三方面,對上虞進行賦能。”作為平臺戰略合伙人之一,中科院資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孫劍受訪時提到,除了區位、產業的先發優勢,“上虞政企創新意識超前,對發展的包容度高,總體營商環境很好,這些都為資本牽引發展提供了可靠基礎”。
為加碼“產城人”相融,上虞近日還成立規模5億元的“青科創”人才基金,意在以政府之力解決人才科技項目早期融資難題,打通從人才強、科技強到產業強、經濟強的新通道。
創新是一場“接力賽”,當青年人才挑大梁、當主角,其所在的城市不僅要宜業宜創,更應宜居宜樂。
作為全國青年發展型縣域試點之一,當下,上虞圍繞“青春之城”建設主戰略,提升城市生命力。“我們把宜居也作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重要方面,不斷優化住房、醫療、子女教育等方面保障服務,讓人才安心創業,又能舒心生活。”朱江橋說道。
比如今年,上虞推出“零元入住”青春公寓,只要具備全日制專科(高職)、本科及以上學歷,并到上虞各類企業入職,當地政府便提供優惠住房,其中首年實行零租金。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