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中指研究院18日發布的2023中國房地產上市公司TOP10研究報告顯示,2022年房地產上市公司總資產規模出現負增長。
當日,由中國企業評價協會、清華大學房地產研究所、北京中指信息技術研究院主辦的“2023中國房地產上市公司研究成果發布會暨第二十一屆產城融合投融資大會”召開。上述報告在此間發布。2023年5月18日,上海黃浦區蘇州河畔的商業地產建筑群顯得頗為壯觀。當日,中指研究院發布《2023中國房地產上市公司TOP10研究報告》顯示,2022年,房地產上市公司總資產規模出現負增長。
據了解,中國房地產TOP10研究組自2003年開展中國房地產上市公司TOP10研究以來,已連續進行了21年。
2022年房地產行業深度調整。報告指出,2022年,房地產上市公司總資產規模出現負增長。其中,滬深上市房地產公司總資產均值為1409.3億元,較上年下降5.4%。內地在港上市房地產公司總資產均值為2407.6億元,較上年下降5.8%。滬深及內地在港上市房地產公司總資產負增長,行業進入縮表階段。
值得注意的是,報告指出,2021年以來地方國有企業對行業的支撐作用逐漸顯現,因此在行業下行階段開始嶄露頭角,積極參與地方投資。
從盈利能力看來,報告指出,2022年,隨著商品房銷售市場下行和新冠疫情持續,毛利率降低和資產減值放大,房地產上市公司營收轉而下行,超三分之一上市房企出現虧損。報告指出,滬深、內地在港上市房地產公司凈利潤率均值分別為-5.6%、-13.4%,較上年下降11.6個百分點和19.9個百分點;凈資產收益率均值分別減少9.1和48.3個百分點,降至-20.3%和-43.3%。
2022年,資本市場對房地產行業投資更加審慎,滬深及在港上市房企市值均值均有所下降。滬深上市房地產公司市值均值為153.7億,同比下降10.4%,內地在港上市房地產公司市值均值為132.3億,同比下降18.4%。
報告認為,未來,新房市場規模繼續向上突破的動能減弱,企業分化不斷加深,房地產上市公司競爭將進入差異化競爭時代,未來擁有良好基本面、核心業態運營優勢的房地產上市公司將釋放更高的企業價值。
報告建議,上市房企需內外兼修,對內順應周期調整財務結構,保持充足的償債能力,打造風險緩沖墊;對外充分利用政策資源,發揮自身優勢,抓住窗口期及時補充融資資金,借助政策工具優化資產負債表,為適應行業新周期提前做好準備。
頭條 23-05-19
頭條 23-05-19
頭條 23-05-19
頭條 23-05-19
頭條 23-05-19
頭條 23-05-19
頭條 23-05-19
頭條 23-05-19
頭條 23-05-19
頭條 23-05-19
頭條 23-05-19
頭條 23-05-19
頭條 23-05-19
頭條 23-05-19
頭條 23-05-19
頭條 23-05-19
頭條 23-05-19
頭條 23-05-19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