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昨天,2023年“世界野生動植物日”宣傳活動在北京世界花卉大觀園啟動。筆者獲悉,北京自然保護地已達79處,占市域面積22%。《北京市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即將發布,助力把首都建設成為鳥語花香、生態宜居的花園城市。
今年的宣傳活動由北京市園林綠化局、豐臺區人民政府共同舉辦,主題為“廣泛發動社會力量,共同推進物種保護”,同時啟動了“野生植物保護伙伴計劃”,聚焦貝母、蘭科等高價值及高關注的瀕危野生植物。
活動將在世界花卉大觀園通過實物和展板向公眾開展為期45天的保護宣教,其間不僅有科普專家講述和解讀野生植物瀕危成因,還有植物扦插等遷地保護措施體驗。后續還將面向青少年兒童舉辦“我和我的植物伙伴”自然筆記活動,鼓勵和引導青少年兒童成為野生植物保護的新生力量。
據統計,北京地區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15種,其中百花山葡萄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植物,野大豆、黃檗、紫椴、輪葉貝母、紫點杓蘭、大花杓蘭、山西杓蘭、手參、北京水毛茛、槭葉鐵線蓮、紅景天、甘草、軟棗獼猴桃、丁香葉忍冬等14種為國家二級保護野生植物。
近年來,首都野生植物保護工作持續推進,近地擴繁移栽輪葉貝母和鐵木1500余株,移栽脫皮榆幼苗800余株、播種2萬粒,栽種槭葉鐵線蓮幼苗50株、播種200穴。市園林綠化局野生動植物和濕地保護處處長張志明介紹,去年北京市出臺了《北京市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為全市的野生動物保護工作提供了法治保障,而今年市園林綠化局還將制定出臺《北京市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并將于近期發布。
北京還持續開展系列生態系統修復工作,提升城市生物多樣性,提高山區森林質量,建設大尺度生態板塊,恢復濕地生態系統。截至目前,全市先后建成森林公園、濕地公園、地質公園、風景名勝區等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地79處,總面積36.8萬公頃,約占北京市域面積22%,使全市90%以上的國家和地方重點野生動植物及棲息地得到有效保護。
市園林綠化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未來北京市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將以自然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為根本,使北京95%以上的國家和地方重點野生動植物及棲息地得到有效保護。此外,北京市還將開展全市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狀況普查,編制全市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保護規劃和野生動物重要棲息地名錄。
頭條 23-03-02
頭條 23-03-02
頭條 23-03-02
頭條 23-03-02
頭條 23-03-02
頭條 23-03-02
頭條 23-03-02
頭條 23-03-02
頭條 23-03-02
頭條 23-03-02
頭條 23-03-02
頭條 23-03-02
頭條 23-03-02
頭條 23-03-02
頭條 23-03-02
頭條 23-03-02
頭條 23-03-02
頭條 23-03-02
頭條 23-03-02
頭條 23-03-02
頭條 23-03-02
頭條 23-03-02
頭條 23-03-02
頭條 23-03-02
頭條 23-03-02
頭條 23-03-02
頭條 23-03-02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