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據四川省成都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官網,成都市發布《成都市中心城區4月底前擬出讓住宅用地明細表》,共涉及35宗涉宅用地,合計面積1936畝。
(資料圖)
按照地塊信息,35宗地塊中,青羊區、金牛區、成華區各1宗;錦江區、武侯區、郫都區、新津區各2宗;天府新區、青白江區、新都區、溫江區、雙流區各3宗;龍泉驛區4宗;5宗位于高新區。
按照公告,這些宗地擬在2023年4月底前陸續組織公告。
和以往集中供地模式對比,成都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相關人士表示,此次將先集中發布住宅用地清單,后在供地清單時間內可多次組織公告。
“不像以前一年只公告四次,相當于在一段時間內可多次組織供地,這樣留給房企提前介入及預判的時間更多了。”上述人士說。
同日,網上流傳一份自然資源部辦公廳印發的《自然資源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規范住宅用地供應信息公開工作的通知》,該文件未在官網公開,落款時間顯示為2022年12月8日。
據文件截圖顯示,建立擬出讓地塊清單公布制度。文件顯示,市、縣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要根據年度供地計劃。分批次公開未來一定時間段內擬出讓地塊的詳細清單。詳細清單應包括擬出讓地塊的具體位置、面積、用途、主要規劃條件、供應方式等信息。每次公開詳細清單對應的擬出讓時間段原則上不少于3個月。給市場主體充足的時間預期預判。
同時,詳細清單內的地塊,在公開的擬出讓時間段內可以一次或多次發布出讓公告。有序組織出讓,并在公開的擬出讓時間段內全部推出。推出后未成交的地塊應統籌納入后續的詳細清單。
除了成都,各地方政府也正積極推進相關工作。一份山東省自然資源廳于2022年12月23日發布的關于轉發《自然資源部關于進一步規范住宅用地供應信息公開工作的通知》的通知顯示,要求各市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收到文件后,做好指導和督促,確保政策落地。
2月2日,青島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開發利用處回應澎湃新聞稱,目前正在按照部、省有關要求,積極推進。
上述自然資源部文件還顯示,各地要將住宅用地近三年年平均完成交易量以及對應的住宅建筑面積,作為測算下一年度供地計劃總量的參考。要因城施策安排計劃總量,凡商品住房去化周期長、土地流拍率高、市場需求明顯不足的城市,應當控制商品住房用地供應規模。其中已供應未竣工住宅用地面積超過近三年平均完成交易量5倍的城市。應當從嚴壓縮計劃規模直至暫停供地。
廣東省城鄉規劃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指出,此次調整并非取消集中供地,而是集中供地1.0升級到2.0。1.0階段應對開發商加杠桿炒地,2.0則應對精細化、透明化供地。過去,由于供不應求,供地計劃的作用不大,主要是如何增加供地。現在,大部分城市供應過剩,且區域間差異分化很大。保持地產穩定,必須要做供給側改革。
李宇嘉指出,集中供地是長效機制,不能因市場低迷就退出。集中供地的本源,一方面是疏通供需雙方的信息,引導各方預期,避免搶地導致地價推動房價,導致資金大規模涌入樓市,另一方面是通過對土地合理定價,糾偏地方無序的土地財政行為,并通過強化信心披露和供地規則,倒逼熟地出讓,降低開發商拿地無序的成本。通過集中供地,建立精細化的供地模式,在土地端實現供給側改革,適應需求、引導需求,讓供需匹配,既保障了地方政府的財政訴求,也穩定了房地產市場,而且確保了民生訴求。
頭條 23-02-03
頭條 23-02-03
頭條 23-02-03
頭條 23-02-03
頭條 23-02-03
頭條 23-02-03
頭條 23-02-03
頭條 23-02-03
頭條 23-02-03
頭條 23-02-03
頭條 23-02-03
頭條 23-02-03
頭條 23-02-03
頭條 23-02-03
頭條 23-02-03
頭條 23-02-03
頭條 23-02-03
頭條 23-02-03
頭條 23-02-03
頭條 23-02-03
頭條 23-02-03
頭條 23-02-03
頭條 23-02-03
頭條 23-02-03
頭條 23-02-03
頭條 23-02-03
頭條 23-02-03
頭條 23-02-02
頭條 23-02-02
頭條 23-02-02
頭條 23-02-02
頭條 23-02-02
頭條 23-02-02
頭條 23-02-02
頭條 23-02-02
頭條 23-02-02
頭條 23-02-02
頭條 23-02-02
頭條 23-02-02
頭條 23-02-02
頭條 23-02-02
頭條 23-02-02
頭條 23-02-02
頭條 23-02-02
頭條 23-02-02
頭條 23-02-02
頭條 23-02-02
頭條 23-02-02
頭條 23-02-02
頭條 23-02-02
頭條 23-02-02
頭條 23-02-02
頭條 23-02-02
頭條 23-02-02
頭條 23-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