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海河南岸、外環線內,一座充滿野趣與生機的特色園林拔地而起,結構布局初見雛形,這就是柳林公園。
2022年天津啟動“一環十一園”的“植物園鏈”建設,作為年度重點實施打造的11個植物園之一,占地面積達91萬平方米的柳林公園施工正酣。積極踐行低碳之路,著力營造“海綿”之園。
日前,記者從臺兒莊南路附近的柳林公園一期施工現場了解到,場區土方工程以及給水、再生水、污水、雨水配套管線系統工程施工已經完成,2022年總共進行了6萬平方米綠化喬木栽植。
“這座近零能耗的低碳建筑是生態科技館,該工程將于2023年10月1日之前完成竣工驗收,成為柳林公園一期建設的一大技術亮點。”柳林項目承建單位──天津設計之都城市發展有限公司工程管理工程師牛超介紹說,生態科技館項目總建筑面積達5964平方米,為多層公共建筑,建筑形體將生態修復及環境科學理念與化繭成蝶的設計理念相融合,將節能技術以藝術化的造型表現出來,并結合室內、室外多重參觀流線實現建筑生態科普、低碳排放、標志引流及網紅傳播的設計定位。
據介紹,生態科技館建筑的形體生成完全從被動式原理出發,是以結果為導向的節能設計,最終使得建筑綜合節能率達到65%。該建筑方案設計初期首先對項目基地選擇進行對比分析,綜合人流來源、城市關系、噪聲影響等因素的多方面考慮確定選址,既遠離城市噪音,又融入公園景觀環境。生態科技館在建筑方案設計過程中結合建筑節能剖面,綜合考慮建筑不同朝向的被動得熱與遮陽、天然采光、自然通風、建筑形象等因素合理確定建筑的遮陽表皮與屋檐形式,符合被動式的原理,南側結合坡屋面設置水面,室外風通過水面的自然冷卻后再進入建筑,實現室內降溫。并且室內冷熱源均采用高效多聯式空調機組,并設置全熱交換新風系統,新風機組具備新風凈化功能,對PM2.5凈化效率達到95%以上。
“生態科技館采用光伏建筑一體化設計,結合屋面進行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建設,以‘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模式運行。經測算,該項目預估前10年平均發電量約3.9萬千瓦時,折合每年節約標準煤約12噸,同時減少污染排放量為二氧化碳33.6噸、二氧化硫0.5噸、煙塵4.2噸。”設計工程師潘岳介紹說。
為實現公園的智慧低碳運營,還研發構建了智慧運營管理平臺,運營期間時時對公園的環境、能耗、設備等進行監管,促進節能減排,助力城市實現“雙碳”目標。
在生態方面,柳林公園注重現狀植物保留,利用鄉土植物品種構建健康穩定的植物群落。規劃生態植草溝、下凹式綠地、雨水花園、生態濕地及生態透水鋪裝、雨水利用灌溉系統等構建高韌性海綿系統。
在體驗方面,公園打造的科普秀場、生態之心、城市客廳、運動舞臺四大功能分區可以同時滿足全齡、全時的休閑游覽需求。同時區別于傳統公園建設,柳林公園建設更注重市民游覽的智慧體驗,打造了面向片區內居住人群、產業辦公人群、其他區域來訪游客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智慧游園服務平臺,覆蓋入園前、游覽中直到出園的全過程。
據悉,2022年11月柳林公園方案設計從1700余個國內外園林景觀設計方案中脫穎而出,榮獲全國第十三屆市政園林方案類金獎。
頭條 23-01-05
頭條 23-01-05
頭條 23-01-05
頭條 23-01-05
頭條 23-01-05
頭條 23-01-04
頭條 23-01-04
頭條 23-01-04
頭條 23-01-04
頭條 23-01-04
頭條 23-01-04
頭條 23-01-04
頭條 23-01-04
頭條 23-01-04
頭條 23-01-04
頭條 23-01-04
頭條 23-01-04
頭條 23-01-04
頭條 23-01-04
頭條 23-01-04
頭條 23-01-04
頭條 23-01-04
頭條 23-01-04
頭條 23-01-04
頭條 23-01-04
頭條 23-01-04
頭條 23-01-04
頭條 23-01-04
頭條 23-01-04
頭條 23-01-04
頭條 23-01-04
頭條 23-01-04
頭條 23-01-04
頭條 23-01-04
頭條 23-01-04
頭條 23-01-04
頭條 23-01-04
頭條 23-01-04
頭條 23-01-04
頭條 23-01-04
頭條 23-01-04
頭條 23-01-04
頭條 23-01-04
頭條 23-01-04
頭條 23-01-04
頭條 23-01-04
頭條 23-01-04
頭條 23-01-03
頭條 23-01-03
頭條 23-01-03
頭條 23-01-03
頭條 23-01-03
頭條 23-01-03
頭條 23-01-03
頭條 23-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