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北京12月18日,如何建設韌性城市?如何提高城市韌性治理水平?18日,北京黨建引領接訴即辦改革論壇在京開幕并舉辦韌性治理平行論壇,多位政界、學界資深專家就有效提升接訴即辦在促進北京韌性城市建設、提升韌性治理水平中發揮的作用以及接訴即辦改革本身韌性發展、可持續發展的實現路徑等內容進行交流研討,共同探索超大特大城市韌性建設發展思路與方向。
韌性治理平行論壇由北京大學承辦,北京市石景山區委、區政府協辦,支持單位包括市應急局、市政務服務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城市管理委。
什么是“韌性城市”?如何建設韌性城市?如何提高城市韌性治理水平?北京市深入貫徹落實中央部署要求,結合首都特點積極探索實踐,在全國范圍內率先提出空間韌性、工程韌性、管理韌性和社會韌性四個維度的建設目標,將韌性城市建設寫入總體規劃。與此同時,為千家萬戶解決千頭萬緒問題的“接訴即辦”,正在成為韌性城市建設的“數據富礦”,垂直扁平多點位的群眾訴求,為韌性城市建設提供精準的發力方向,以群眾訴求驅動超大城市治理的“北京實踐”,全面加速著韌性城市建設的發展進程。
論壇上,與會嘉賓表示,城市的主體是人民,韌性治理的目標也是服務人民。通過韌性治理一系列未雨綢繆的考量,真心實意地把群眾的事放在心上、落到實處,做到“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
據介紹,在防汛工作中,北京市應急局、北京市政務服務局將近年來出現群眾訴求的積滯水點位進行分類后落點落圖,匯聚降雨和水位監測信息,繪制出“北京市涉訴積滯水點位地圖”,既輔助應急指揮調度,又提升群眾訴求響應效率。
在地下管線建設中,為了保障北京的供排水、電力、通信、熱力、燃氣、廣播電視、工業等正常運轉,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收集了8.6萬公里管線信息,實現了地圖定位、管線查詢、通用分析、輔助規劃、應急保障等功能應用。
同時,除了各部門自身運轉調節更新,各區的高新科技支撐也為城市生命線持續賦能。石景山區推動“熱線+網格”融合發展,通過開展智能分析和動態研判,提早發現、主動治理,提升了城市應對災害風險的能力。
懷柔區韌性城市建設監測平臺,可針對城市消防、地質災害、積水內澇、生態環境等進行風險監測預警。
與會嘉賓表示,通過接訴即辦改革和韌性城市建設,發現更多干部從群眾訴求出發,眼睛向下、腳步向前,憑著“拉家常”的智慧、“跑斷腿”的誠懇,贏得群眾信任,構建起守護人民幸福生活的堅固城池。
頭條 22-12-19
頭條 22-12-19
頭條 22-12-19
頭條 22-12-19
頭條 22-12-19
頭條 22-12-19
頭條 22-12-19
頭條 22-12-19
頭條 22-12-19
頭條 22-12-19
頭條 22-12-19
頭條 22-12-19
頭條 22-12-19
頭條 22-12-19
頭條 22-12-19
頭條 22-12-19
頭條 22-12-19
頭條 22-12-19
頭條 22-12-19
頭條 22-12-19
頭條 22-12-19
頭條 22-12-19
頭條 22-12-19
頭條 22-12-19
頭條 22-12-18
頭條 22-12-18
頭條 22-12-18
頭條 22-12-18
頭條 22-12-18
頭條 22-12-18
頭條 22-12-18
頭條 22-12-18
頭條 22-12-18
頭條 22-12-18
頭條 22-12-18
頭條 22-12-18
頭條 22-12-18
頭條 22-12-18
頭條 22-12-18
頭條 22-12-18
頭條 22-12-18
頭條 22-12-18
頭條 22-12-17
頭條 22-12-17
頭條 22-12-17
頭條 22-12-17
頭條 22-12-17
頭條 22-12-17
頭條 22-12-17
頭條 22-12-17
頭條 22-12-17
頭條 22-12-17
頭條 22-12-17
頭條 22-12-17
頭條 22-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