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沈北新區地區生產總值歷史性突破400億元、預計同比增長2%,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長3%,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4%,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增長3%。全區經濟運行穩中有進,發展態勢向上向好。
2023年,全方位建設“一區三城五園”,沈陽市沈北新區將實施道義大街等6條街路景觀提升工程,新建老百姓家門口的口袋公園100座,創建美麗庭院5000戶、打造“四季游沈北”精品線路……12月14日,在沈北新區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沈北新區人民政府代區長于勝林作《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明年沈北新區重點工作。
2023年沈北新區將全力塑造“生態沈北、活力新區”城市品牌,全方位建設“一區三城五園”,在沈陽加快建設國家中心城市中干在實處、走在前列、作出示范。全區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2%,一般預算收入增長20%,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20%,城鄉居民收入與經濟增長保持同步。
(資料圖片)
聚焦“一區三城五園”規劃布局
2023年,沈北新區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扎實做好結構調整“三篇大文章”,規劃布局“一區三城五園”,推動項目向園區集中、要素向園區傾斜、產業鏈在園區補強,以園聚鏈、以鏈集群,“鏈園結合”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突破發展“生態文旅”首位產業。協同推進國家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國家級生態文明示范區、省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創建工作,打造“生態文旅示范區”。打造“四季游沈北”精品線路,讓生態“美”起來、文旅“活”起來、發展“火”起來。
做大做強航空航天產業。加快建設“沈陽航空航天城”,以“沈陽航空產業園”開發為先導,重點發展航空、航天、空天衍生三大主導產業,推動沈飛航空復材、鈦合金熱成型、航空創新港等項目開工建設。
全力競速數字產業打造沈陽版“科創特區”。著力打造數字創意中心、科教融合基地、青年友好街區。提質強核先進裝備制造業。加快建設“沈陽先進制造產業園”,重點推進40家企業改造升級、30家企業精益管理、25家企業向“專精特新”邁進。
創新發展生物醫藥產業。聚焦“東北藥谷、科創藍灣”目標,以生物技術創新為核心,加快建設“沈北生物醫藥產業園”。圍繞生物技術藥物、疫苗和醫療器械三大產業,深化產學研合作,打造國內重要的生物醫藥及醫療裝備產業基地。多措并舉優化營商環境。
健全政企溝通和投訴處理機制,加強公共法律服務,推進法律援助進園區。構建市民碼多應用場景,創新推出“政務服務地圖”,實現“掌上看、就近辦”。精準發力“招大引強”。
聚焦“一區三城五園”建設,圍繞8條重點產業鏈,建立“鏈長+鏈主+專班”工作推進體系,副區級干部掛帥鏈長帶頭招商,全年簽約億元以上項目235個、落地120個。強化“一聯三幫”,落實“三直一快”,開復工億元以上項目300個。建設沈陽片區(RCEP)進出口企業服務中心。
推進朝陽一校
沈北南校區等項目建設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堅持立德樹人、五育并舉”,實施“幸福教育”工程。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推進朝陽一校沈北南校區等13個項目建設,有效增加公辦學位供給,優化區域教育資源配置。
辦好“家在沈北”公開課,開展好大學生藝術節、電子競技大賽、創新創業大賽等活動。推進院士工作站、大學創新研發服務中心、眾創空間等創新平臺建設。
實施“揭榜掛帥”技術攻關項目6個,新增省級實質性產學研聯盟2個、實訓基地3家。積極引育創新人才。新增市級雙創載體5個,新建精裝公寓1400套,滿足人才“雙拎包”需求。實施“帶土移植”團隊引進工程,支持高校“訂單式”人才培養,鼓勵企業柔性引進人才,全年吸引青年人才8000人。
大力開展“沈北工匠”“青年突擊手”等表彰活動,激勵廣大青年勇挑重擔、沖鋒在前,為高層次人才提供子女就學、就醫保障等專享服務。
新建100座口袋公園
改造7條背街小巷
明年,沈北新區還將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品質、服務品質、生態品質、文化品質。堅持“兩優先、兩分離、兩貫通、一增加”,有機更新道路14條,創建優秀路段10條。打通斷頭路5條,新建、盤活、挖潛停車泊位3500個,更好滿足群眾便捷出行需求。
補齊污水收集處理設施短板,加快實施道義北、航空城污水處理廠建設。大力解決臨時電帶正式電難題,有序推進220千伏洋河變開工建設、66千伏大望變早日投產送電。
實施道義大街等6條街路景觀提升工程,新建老百姓家門口的口袋公園100座,常態化巡查、精細化養護蒲河沿線配套設施,著力構建河暢、水清、岸綠、景美、人和的高品質濱水空間。沈北新區將新建5G基站1000個,拓展好停車、好就醫、好游玩等5G應用場景,以數字賦能提標政府服務。
常態化開展“城市體檢”,將積水點治理與河道整治、雨污分流相結合,改造管網22公里。推進“五工程一管理”,改造老舊小區4個、背街小巷17條,持續開展“六化”行動,以繡花功夫打造優美、整潔、有序、亮麗的城市環境。
推廣“數字水稻田”
創建美麗庭院5000戶
以建設遼寧省“數字鄉村”試點區為契機,推廣“數字水稻田”、小龍蝦數字繁育等新場景,讓數字賦能智慧農業加速發展。加快促進農民增收。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推行“能人治村”,“一村一品”壯大村集體經濟,全區年收入10萬元以上的村集體達到80%,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保持全市第一。接續創建美麗庭院5000戶、美麗村屯5個、美麗田園街道2個,實現“三美”全域覆蓋。
明年,沈北新區將全面落實失業保險穩崗返還、緩繳社會保險費等政策,及時足額發放各類就業補貼,全年新增城鎮就業1萬人。加大退役軍人、農民工、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保障力度,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為零。
上線“健康沈北”手機應用
推進醫療集團運營管理、醫防融合、智慧支撐、聯動共建一體化發展,上線“健康沈北”手機應用,用“智慧”打通就醫堵點。做強機構養老,優化居家養老,擴大社區養老,補齊農村養老服務短板。
構建以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普惠為主導的資源供給體系,有序推進托幼一體化,有效破解嬰幼兒入托難等問題,社區托育服務覆蓋率達到85%以上。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6
頭條 22-12-15
頭條 22-12-15
頭條 22-12-15
頭條 22-12-15
頭條 22-12-15
頭條 22-12-15
頭條 22-12-15
頭條 22-12-15
頭條 22-12-15
頭條 22-12-15
頭條 22-12-15
頭條 22-12-15
頭條 22-12-15
頭條 22-12-15
頭條 22-12-15
頭條 22-12-15
頭條 22-12-15
頭條 22-12-15
頭條 22-12-15
頭條 22-12-15
頭條 22-12-15
頭條 22-12-15
頭條 22-12-15
頭條 22-12-15
頭條 22-12-15
頭條 22-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