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層次豐富的街道轉角空間、清新雅致的植物景觀、溫暖的木制休閑座椅……近日,位于海淀區雙槐樹路與田村路交叉口東北角的“綠色共享客廳”正式亮相。改造后的小微空間不僅成了居民的休閑空間,而且是傳承田村地區歷史文脈的“窗口”。
來到雙槐樹路與田村路交叉口東北角,就能看到總面積約850平方米的“綠色共享客廳”。廣場上樹立的3D立體文化展墻上,展現著田村地區的歷史、現狀和特色,延續著歷史文脈。孩童們在平整美觀的廣場上跑跑跳跳,一旁的木質休閑座椅上,老人正愜意地曬著太陽聊著天。
“別看現在大人小孩都喜歡過來休憩娛樂,在改造前這里可以說是問題重重。”田村路街道責任規劃師奚賽楠介紹,這處場地呈現“L形”,水泥抹灰的路面破損較嚴重,場地內無任何綠化,夏季無法形成蔭蔽。此外,場地西側的混凝土臺內設電網,與周邊環境格格不入但又無法拆除,0.8米高的土臺給行人帶來安全隱患。長期閑置的“邊角地”被大量違停車輛占據,造成地塊兩側人行道路狹窄,阻礙居民通行。
公共空間怎么改,居民說了算。“我們通過線上調查和線下座談的形式,向周邊居民征集了意見。”奚賽楠說,公共空間周邊集中了不少居民區,居住人群老人占比較多,生活氣息濃厚。由于公共空間緊挨著居民樓,在保證居民能休憩曬太陽的同時,街道將座椅位置調整到了和居民樓間隔開的地方。燈光則選擇了能滿足夜間行走亮度需要,又不影響樓內居民休息的太陽能燈。
原本令人頭疼的0.8米高的土臺,也在改造中被巧妙化解了。設計師將0.8米的高差分成了3層臺地,1層臺地是人行便道,2層臺地為快速通行平臺,3層臺地是休閑小廣場。休閑廣場兩側,還有無障礙通道相連,方便行動不便人士通行。廣場周邊設置多處植物造景,打造街角形象。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