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鄭州二手房市場有了小幅度回暖跡象。”鄭州市某二手房中介公司的經紀人告訴記者,隨著購房者置業觀念的變化,“安全”成為置業的首要考慮因素,一些前期意向購買新房的客戶也在近期主動聯系打算看看二手房。
據360房產網公布的數據顯示,鄭州二手房成交量連續兩周超過新房成交,2022年第35周,鄭州二手房成交量為1966套,超過新房234套;2022年第36周,鄭州二手房成交量為1536套,超過新房23套,這樣的情況比較罕見。
【現象】
除了成交量
部分地段的新房二手房價格也出現“倒掛”
除了成交量上的反超,鄭州部分地段的新房二手房價格上也出現了“倒掛”現象。
最近,在中原區工作的陳名(化名)想要在單位附近買套房子,他在各個售樓部晃蕩了一圈以后,發現大部分都是期房,兩年后才能入住。于是,他把目光轉向了二手房,跟著中介人員實地看了幾套二手房以后,陳名發現,二手房的價格竟然比新房還要貴。“五建新街坊5號院的一套房源,一平方米賣到15000元,總價在160萬左右,這價格比旁邊有些新盤還要高。”
事實上,陳名的情況并不是個例。記者在走訪中發現,二七區也存在類似的情況,二七區南三環沿線的新盤目前在售均價在12500元/㎡左右。而二七區南三環沿線的目前在售的二手房均價在13000元/㎡左右。
據了解,“倒掛”現象主要集中在城區內配套設施齊全的區域。有業內人士分析稱,出現“倒掛”現象的原因主要是今年鄭州的房地產市場有別于往年,市場整體低迷增大了新房銷售壓力。為盡快售罄,不少開發商會集中推出優惠措施。而在現在追求“安全置業”的背景下,具有現房、已精裝、社區配套較成熟等相對優勢的二手房更受購房者青睞,且部分業主心理優勢較強,定價較高,甚至局部區域的二手房賣價還在持續上漲。
【市場】
信心決定客戶選擇?次新房或成為最優選
自2016年開始,鄭州二手房市場冰封許久。相較于新房市場的一次次回暖,鄭州的二手房市場反應相對遲緩。
究其原因,一位資深中介告訴記者,“前幾年屬于新房市場,新房優勢明顯,極大地吸引了潛在的購房者,無論是無房的剛需一族,還是要改善居住的有房一族,新樓盤無論從規劃設計、商業配套還是物業水平都迎合了這些群體的需求?;剡^頭來看二手房,不僅戶型陳舊、設施老化、居住舒適度低,而且也沒有什么改善的空間。再加上部分開發商為了回籠資金,降價出售,樓盤新開的時候價格比周圍二手房還低,這也加劇了二手房難賣的現狀。”
而現在“在期房面對更多不確定性時,購房者的選擇也開始轉向所見即所得的二手房。”該中介向記者介紹。
從去年底就開始看房的陳女士,表示很贊同這個觀點。在對比了多個項目后,她于今年8月選擇入手了一套次新二手房,“看過許多新房,但交房都還有一定的時間,從圖紙到呈現,這其中有太多不確定性。”
“基于各項利好政策的逐漸釋放,二手房市場會率先回暖,隨后置換新房等需求才能充分釋放,未來一段時間內,二手房市場仍將保持較為強勁的復蘇勢頭。”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隨著二手房市場流動性、活躍度提升,也將對新房市場信心產生正面和積極的作用。
【提醒】
警惕垃圾二手房源
什么樣的二手房最受青睞?
在此,需要提醒各位購房者,二手房雖然相對安全,購置時也需要擦亮眼睛。
記者發現,近幾個月,鄭州二手房市場涌現出一批又一批突破歷史掛牌新低價的房源,它們雖然價格很低,但卻不一定有價值,從自住和投資看,都不算是好選擇。
那么,流動性強的優質二手房有哪些特點?什么樣的二手房才值得購買?
下面我們來看看近期鄭州高成交量小區排行榜(數據來源于貝殼找房)。
這些小區為什么會在各類小區中脫穎而出,二手房的銷量位居前列呢?通過觀察記者發現:
首先,這些小區大多數都是品牌開發商開發的樓盤。
正弘、萬科、亞星、美景等都是在鄭州耳熟能詳的開發商,說明大多數購房者還是更加認同品牌大開發商,畢竟相對于三四線小開發商,大開發商的實力和所建房屋的質量更有保障。
其次,基本位于房齡在5~10年的成熟板塊次新房小區。
這類小區的房子和普通的二手房相比較,房子新、規劃合理、戶型更好、小區環境物業也都不錯。
再和新房相比,次新房看得見摸得著,所見即所得,有些還能拎包入住,不用擔心房子爛尾或交房時有質量問題,周邊配套經過幾年的發展也都比較成熟。
然后,基本都是主城區的樓盤。
這充分說明購房者還是更看好主城區,畢竟主城區出行、生活都較為便利,商業學區等配套更為完善,房子的抗跌性也就更高。
最后,從房子產品本身上看。
這些房子大多是單價在12500元/㎡左右,面積在70平方米以上,這也從側面說明了二手房的購房者中,剛需及剛改占多數。
而除了以上這四點,小區物業、周邊交通地鐵等因素也都會對小區二手房的成交量產生或多或少的影響。
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現如今,市場信心依舊處于構筑階段,不少人會選擇二手房這一更加穩妥的產品,次新的二手房或將成為最優選擇,這也就意味著二手房市場將逐漸趨暖。(大河報·豫視頻記者 韓懿亭 文圖)
頭條 22-09-20
頭條 22-09-20
頭條 22-09-20
頭條 22-09-20
頭條 22-09-20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8
頭條 22-09-18
頭條 22-09-18
頭條 22-09-18
頭條 22-09-18
頭條 22-09-18
頭條 22-09-18
頭條 22-09-18
頭條 22-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