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國內最大的住宅開發商碧桂園(02007.HK)發布公告,將發行78.3億港元的有抵押擔保的可換股債券,利率為4.5%。
公告顯示,本次可轉債初步換股價為12.5840港元/每股,可轉換約6.22億股股份,相當于公司現有已發行股本的2.87%。
初步換股價較11月20日9.68港元/股的收盤價溢價30%,截至11月22日14時20分,碧桂園股價為9.35港元/股,下跌3.41%。
發行新債券所得款項凈額約為77.51億港元,所得款項凈額將用于贖回可換股債券,并將剩余款項用于對現有的境外債務再融資。
公告顯示,碧桂園已根據現有債券的條款及條件,最多以78.3億港元的現金總額部分回購于2019年1月到期的、現有未償還的152.04億港元的現有債券。
回購價格為每現有債券200萬港元未償還本金額201.5萬港元,現有債券持有人承諾向公司出售本金總額60.54億港元的現有債券。
公告顯示,所購回的現有債券被注銷后,仍未償還的現有債券金額為91.5億港元,相當于原發行的現有債券約59%。
碧桂園同時指出,為減輕及降低新債券對公司股東的攤薄影響,公司正考慮訂立買入看漲期權及賣出看漲期權。
今年1月16日,碧桂園發布公告稱,擬發行本金總額為156億港元的債券,為期一年,債券可按每股20.556港元的初步換股價轉換為股份。隨后,碧桂園將原本每股20.556港元,降至9月中公布的每股18.29港元。
有市場分析認為,碧桂園此番計劃發行新可轉債,更多是為公司后續發展以及資金平衡考慮,因國內房地產市場仍處于市場調整階段,充裕的現金流將為房地產企業提供更厚實的財務安全墊。
今年以來,房企融資渠道進一步收緊,融資成本持續升高,碧桂園也不例外。
9月20日,碧桂園(02007.HK)發布公告稱,擬發行兩筆合計金額為9.75億美元的優先票據,用于現有境外債項的再融資。
其中,一筆金額為4.25億美元的優先票據到期日為2022年1月,年化利息為7.125%;另一筆5.5億美元的優先票據到期日為2024年1月,年化利息為8%。
碧桂園稱,這次發行的兩種債券的最終定價均比初始定價指引收窄了37.5個基點,是2018年至今中資房地產企業發債定價收窄幅度最大的一次。
盡管這樣,碧桂園發行美元優先票據的利率較8個月前,成本有大幅增加,年化利息由4.75%升至8%,且實際控制人楊國強也參與了認購。
今年1月9日,碧桂園也曾公告稱,公司已就兩筆、總發行規模為8.25億美元的優先票與初始買家簽訂購買協議。且當時的公告明確稱,所發行票據不會向本公司任何關連人士配售。
其中,2.5億美元于2023年到期,年化利息為4.750%;另外的6億美元于2025年到期,年化利息為5.125%。
國信證券研報顯示,碧桂園剔除預收賬款后的資產負債率為84.7%,凈負債率為59%,自上市以來連續11年維持在70%以下;截至2018年上半年末,集團平均融資成本為5.8%;短期償債能力保障倍數為1.3。
頭條 22-01-21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