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住宿有了“國標”,更須有“國法”。除了企業自身要更加注重加強自律及提升品質,政府更應加快相關監管政策法規的制定,推動共享住宿新業態的健康快速發展。
一直缺乏行業標準的共享住宿領域,如今出臺了首個行業自律性標準文件——11月15日,國家信息中心分享經濟研究中心在京發布我國共享住宿領域首個行業自律標準《共享住宿服務規范》,該《規范》針對目前行業發展過程中的熱點問題,如城市民宿社區關系、入住身份核實登記、房源信息審核機制、衛生服務標準、用戶信息保護體系、黑名單共享機制等提出對策。(11月18日《光明日報》)
由于缺乏規范管理,共享住宿在給人們帶來旅游新體驗的同時,也帶來了“共享煩惱”。比如,房東的財產安全、房客的人身安全及隱私保護不足,共享住宿平臺的責任義務分配模糊,政府監管不到位等,導致問題層出不窮,讓共享住宿的發展陷入一個尷尬的境地。特別是,行業的標準化一直以來也是共享住宿的痛點。由于共享平臺主要是在線上撮合房東與房客的交易,而房東很少經過專業的服務培訓,導致服務水平參差不齊、服務質量缺少保障。
可見,出臺共享住宿“國標”——《共享住宿服務規范》,非常必要。“國標”提出了依法經營的基本要求。對于房東,“國標”明確了上線房源、訂單處理、入住服務等8個方面的要求與規范;對于房客,也明確了預訂、入住、點評等住宿環節的要求。同時,“國標”首次明確,建立平臺間用戶信用信息共享制度,定期公示違法違規房東、房客及房源的黑名單。
然而,必須正視的是,法律地位的模糊,給共享住宿的行業管理帶來了諸如該不該管、誰來管、如何管、管什么等一系列難題。因此,共享住宿有了“國標”,更須有“國法”。除了企業自身要更加注重加強自律及提升品質,政府更應加快相關監管政策法規的制定,推動共享住宿新業態的健康快速發展。換言之,有關部門應該研究出臺更多針對共享住宿的法律法規,明確租賃雙方的責任,使各類相關事件和糾紛均能有法可依。同時,行業機構應該加大監管力度,積極對房屋及租賃雙方進行資質審核,并且建立更多投訴舉報平臺,方便用戶進行問題反饋,這樣才能使共享住宿健康有序發展。
頭條 22-01-21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