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恒大方面通報的仲裁結果顯示,FF向香港國際仲裁中心提出的“徹底剝奪恒大融資同意權”以 及臨時提出的“進一步剝奪恒大資產抵押權”的要求均被駁回。但與此同時,也有條件同意了FF進行融資。
雖然兩家各表,但這并非FF的“決定性的勝利”。由于恒大享有新股的優先購買權等條件限制,顯然占據更大優勢。
在被許家印KO后,賈躍亭以及FF的未來堪憂。
距離Smart King向香港國際仲裁中心提起緊急仲裁程序,目前已經過去近三周時間。
接近恒大的知情人士向《中國新聞周刊》透露,由于需要補充材料,原預計于10月23日給出的仲裁結果推遲,仲裁為非公開,雙方都簽有保密協議。
仲裁懸而未決,恒大與FF鬧翻的后續影響正在顯現。
10月22日,法拉第未來(Faraday Future,下稱“FF”)通過內部郵件表示,FF正面臨財務困難,將全員降薪20%并于本周內開始裁員。在此期間,公司創始人兼CEO賈躍亭將只領取一美元年薪,FF已開始就新融資進行接洽。
10月7日,恒大健康一紙公告將恒大與FF的矛盾公開化,指責FF原股東利用多數董事席位的權利,在沒達到合約條件下要求香港時穎有限公司付款。
隔日,FF發布聲明反駁,稱FF和賈躍亭已經完成協議中要求的全部支付條件。除了首筆8億美元投資之外,恒大未能兌現向FF支付任何額外資金的承諾,并試圖獲得對FF中國和FF所有IP的控制權及所有權。
“恒大接到仲裁通知后很意外,雙方都還在對付款條件進行商談。”上述接近恒大的知情人士表示。
新浪財經援引FF內部人士說法,透露申請緊急仲裁的內情,“賈總想了一個月才向香港國際仲裁中心提出仲裁”。
雙方的表態似乎都對這場合作的演變有些意料之外。
從今年6月恒大健康宣布投資入主FF,至10月3日雙方“對簿公堂”,這場頗具爭議的“牽手”,在合作百余天后在等待仲裁給出一個答案。
這場仲裁局的分歧在于,是否達成雙方于今年7月簽署的補充協議中所約定的付款條件,恒大與FF對此各執一詞。
然而,不斷透露出的這場仲裁的更多細節,將更深層次的矛盾聚焦于FF中國控制權的演變,以及對賭協議中存在的FF控制權變數。
補充協議爭議
美國時間8月28日,FF創始人兼CEO賈躍亭在加州漢福德工廠內部慶祝儀式上,宣布首臺FF91預量產車下線,來自FF管理層和核心工程團隊共200余人參與。
一分半的全英文演講,四次被掌聲、歡呼聲打斷,賈躍亭站在帶有些許未來感的首臺FF91前激昂慷慨,感謝他的團隊,重陳以智能共享生態變革汽車行業的夢想。
然而,時隔月余,恒大與FF合作罅隙被公之于眾,給FF本不順利的造車路再添迷霧。
2016年11月樂視爆發財務危機后,賈躍亭于2017年出走美國,汽車初創公司FF成為其背水一戰的希望。
在“白衣騎士”孫宏斌經歷165億元“斷頭式”投資從樂視退出后,恒大集團于融資困境中向FF出手,“許家印”輪被稱為賈躍亭式融資的最新托底。
然而,前述接近恒大的知情人士稱,恒大集團投資FF的初衷,是看重新能源汽車的市場發展前景和FF的技術實力,與賈躍亭無關。
事實上,在恒大健康6月25日發布的公告中,未提及賈躍亭及其相關方,后續媒體報道中也有意厘清投資與賈躍亭、與樂視的關系。
根據公告,恒大集團向恒大健康提供67.5億港元(約合人民幣56億元)的三年無抵押貸款,用于收購中譽集團主席趙渡旗下的香港時穎有限公司(下稱“時穎”)100%股份,從而間接持有合資公司Smart King 45%的股份,成為單一大股東,正式入主FF。
包括賈躍亭在內的FF原股東以FF擁有的技術資產及業務入股,獲取公司33%股權,剩余22%股權將作為股權激勵預留給公司管理層。
較早之前,時穎與FF原股東(實際控制人為賈躍亭)于2017年11月以合資模式成立一家新公司Smart King Ltd.,將FF及其附屬公司的全部資產移入。
根據合并協議,時穎承諾于兩到三年內向合資公司Smart King投資20億美元。時穎公司董事華宏驥在今年4月接受采訪時透露,時穎分批投資的前提是FF需要依次達到某些“里程碑”,即完成事前約定的某個目標后,時穎才會繼續投資。
恒大全資收購時穎后,接手時穎的權益和義務。除了時穎先期支付的8億美元,雙方約定剩余的12億美元投資將于2019年12月31日之前、2020年12月31日之前分別支付6億美元。
恒大健康10月7日的公告顯示,在恒大入主之前,時穎已于今年5月25日完成第一筆8億美元資金的支付。雙方在今年7月于原協議的基礎上簽署補充協議,約定提前支付剩余12億美元投資中的7億美元。
FF知情人士向《中國新聞周刊》透露,“按照簽署補充協議,為了推動FF91的量產上市,7月31日是恒大方面將3億美元支付給FF美國的最后截止日期,但是恒大方面并沒有按約支付。”
另外,除了這3億美元外,協議還約定在2018年年底前再支付2億美元,剩余2億美元在2019年支付。
對于這份補充協議中具體付款條件的爭議,成為雙方矛盾公開的導火索。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除了對造車進度的要求,補充協議中還約定了控股權、控制權等條件,如任命恒大高管彭建軍為FF中國董事長及法人代表,以及接手FF中國的全部經營管理。
《中國新聞周刊》就補充協議的內容向恒大方面進行詢問,恒大以處于仲裁程序中,需要進行保密為由,拒絕透露更多的信息。
8億美元資金的流向
究竟是恒大主動提出簽署補充協議,還是FF耗光8億美元后要求提前支付?雙方各執一詞。更值得關注的是,這首批支付的8億美元資金流向何處?
《中國新聞周刊》從FF內部人士處獲悉,8億美元并不是全都用于FF91的量產,“首批8億美元資金,約4億多美元用于FF91的量產交付和下一代產品研發,約1億多美元用于支付供應商前期費用,2億多美元應投資方要求用于FF中國業務及南沙的土地開發項目與建設。”
對此,據接近恒大的知情人士說法,雙方早在協議中約定,8億美元用于FF中美兩地的產品研發和生產。
用于供應商前期費用的1億多美元,是為了理順FF91量產,有關南沙工廠建設的支出,則是在恒大成為FF第一大股東之前,為布局中國基地所做的決定。
事實上,2017年12月FF在內部宣布完成10億美元的融資后,就開始推進在中美兩地的建設布局。根據國內媒體的報道,彼時FF在美國公開的三處資產是分別位于加州總部、內華達州工廠以及漢福德的租賃工廠。
FF推進國內布局的第一個大動作,是拿下廣州市南沙區的一塊601畝的制造業用地,即如今的南沙工廠。
今年2月,FF在國內設立睿馳智能汽車(廣州)有限公司(下稱“睿馳汽車”),成立兩月后,以底價3.641億元拍得一塊工業用地,這場拍賣開始5分鐘內便迅速成交。
自貿區的土地規劃帶有產業導向,一般會對競得人作出嚴格的限制。比如,南沙開發區國土局的招標文件要求,競得人的注冊資本需要等于或超過3億美元,而睿馳汽車剛好符合這一指標。
另外,招標文件中明確,該地塊出讓年限為50年,用于純電動車的研發制造,競得人需在一個月內動工建設,兩年內建成投產,五個季度內取得電動汽車準入項目核準。
據財新報道,此地塊原為特斯拉準備,南沙為此傾盡全力,廣州市為爭取特斯拉落地,曾特別制定“T計劃”,但是最終未能勝出。
廣州作為傳統汽車制造基地之一,有產業升級的迫切和政策優惠支持,吸引了大批造車勢力,廣汽集團投資6億元在廣州設立全資子公司,小鵬汽車、小馬智行、景馳科技等互聯網車企也將總部落戶在廣州。
恒大在地產調控趨緊、房企過冬的趨勢下,也將汽車領域定位多元布局的重要戰略。被恒大“1500萬年薪”挖走的任澤平在成立恒大研究院后,建立專門的團隊研究汽車領域。有投資人士分析,恒大有房地產企業轉型的需要,注定與FF的合作不僅僅是一場財務投資。
今年4月份,恒大宣布與中科院合作,稱計劃在未來十年投入1000億元,拓展生命科學、航空航天、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重點領域,并開始一系列落地動作。
在達成與FF的合作之后,入股廣匯成為恒大在汽車領域的第二大動作。9月23日,恒大集團以144.9億元持股40.964%成為廣匯集團第二大股東,入股中國排名第一的乘用車銷售商,被視為恒大在實現“造車”后為汽車銷售渠道鋪路。
恒大高科技集團副總裁、恒大健康副董事長兼恒大法拉第未來智能汽車(中國)集團董事長彭建軍曾表示,未來十年,FF要在中國華東、華西、華南、華北和華中地區,建設五大研發生產基地,十年后,年產能計劃達到500萬輛,FF91、FF81等多系列多車型產品面向全球市場。
《中國新聞周刊》從FF內部人士獲悉,為了盡快推出包括FF81及其他車型在內的大規模放量車型滿足戰略需求,資金計劃進行過多次調整,原計劃用于FF91量產交付的資金也被大量用于FF81等項目上。
對此,接近恒大的知情人士稱,研發和生產FF81是雙方的共同決定,FF81價格更為親民、更適合中國市場。
FF81可視為首款車型FF91的簡配版,參與該款車型的設計人士曾表示,FF81技術設計將由美國團隊完成,后續開發測試工作、生產制造和市場銷售均在中國進行。
換簽風波
在仲裁懸而未決、形勢并不明朗的情形下,恒大與賈躍亭鬧翻的后續橫生枝節。
10月15日,有多名FF中國的員工向媒體爆料,原定于10月15日發放的工資未按時發放,在員工群中討要未果并被解散,10余名員工計劃于近期進行集體勞務仲裁。
針對上述情況,恒大法拉第在當日回應稱,該60余名員工未與恒大法拉第簽訂任何勞動合同,且目前尚未到公司規定的發薪日期,不存在停止發薪一說。按照勞動合同規定,恒大的兩次發薪日分別為每月5日和20日。
《中國新聞周刊》致電一位“被欠薪”的FF中國內部員工了解到,自今年8月,恒大集團要求在北京、上海兩地的部分員工盡快遷往廣州工作。
恒大首先從FF中國公司的監察部、財務部、行政部、IT部、傳播部等職能部門著手,然后再到制造部、車聯網等部門,要求北京、上海等地的員工換簽合同。
對此,恒大方面相關人士解釋稱,因公司名稱變更,統一組織與員工協商換簽勞動合同。《中國新聞周刊》獲得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原FF有員工533人,已經換簽新合同的有443人。有32人已離職,58名員工還在協商過程中。
“很多員工已經在北京安家,有些人還面臨孩子上學的問題,遷往廣州是很困難的,社保、薪酬的改變也有很大影響。”上述FF內部員工還表示,要求遷往廣州的主要是職能部門,對于研發、車聯網等部門的員工來說,換簽合同后還留在本地工作,影響并不大。
最新消息讓這場口水戰暫時告一段路,前述恒大方面相關人士透露,在10月19日,恒大員工正常收到工資,包括此前參與討薪的員工。
然而,因“欠薪”爆出發生于FF中國內部的合同換簽風波,將恒大與FF的爭議分歧引向更深層次的原因——FF中國控制權的演變。
FF發布的聲明中曾指責恒大試圖“獲得FF中國和FF所有IP的控制權及所有權”,FF內部人士透露的協議相關內容也牽涉到“FF中國的全部經營管理”。
天眼查資料顯示,涉及換簽的睿馭汽車(北京)有限公司、上海法苒汽車技術有限公司,為睿馳汽車旗下的全資子公司。
根據公開報道,今年7月24日,FF在國內設立的公司,睿馳汽車正式更名為恒大法拉第未來智能汽車(廣東)有限公司,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由王志剛變更為彭建軍。王志剛的個人資料顯示其地址為山西臨汾北膏腴村,那里也是賈躍亭的老家。
進入8月,恒大的一系列動作,顯示出其在FF中國控制權上的主動。
8月7日,恒大法拉第未來智能汽車(中國)有限公司(即“恒大法拉第未來”)落戶廣州南沙,注冊資本為20億美元,執行董事兼總經理為彭建軍。
敏感事件發生于今年8月中旬,恒大法拉第未來在中國廣州恒大中心舉行的揭牌儀式上,亮相的管理團隊高管幾乎全部來自于恒大。其中,新加盟的廣汽豐田原董事長袁仲榮,任恒大高科技集團副總裁兼恒大法拉第未來集團總裁。從外界來看,該公司是由恒大主導。
《中國新聞周刊》就恒大FF中國的定位向恒大方面進行詢問,得到的回復與其公開信息中所強調的一致。恒大方面稱,作為法拉第未來在中國的運營總部,恒大法拉第未來智能汽車(中國)集團將全面負責法拉第未來在中國的技術研發及所有生產經營管理。
賈躍亭的“底”
事實上,控制權一直是賈躍亭的敏感神經。
據接近恒大的知情人士的說法,恒大與FF合作之初,賈躍亭就要求鎖定公司CEO 15年。
另外,Smart King公司采用AB股的模式,賈躍亭作為創始人和CEO,每股股份配有10票投票權,恒大旗下的時穎每股配有一票投票權,管理層股權激勵的股份不具有任何投票權。
作為持股45%的第一大股東,恒大健康在Smart King的7人董事會占據2席,恒大集團董事局副主席、總裁夏海鈞擔任Smart King董事長。也就是說,賈躍亭仍舊掌握Smart King的控制權。
許家印到訪FF總部時曾表態,恒大不會插手業務,只提供資金。據恒大方面知情人士透露,時穎并未派駐財務高管到美國,而只是派了一兩名基層工作人員——出納到美國(2017年12月)。
但是,賈躍亭的控制權并非不受限制。
一方面,恒大集團手中握有對融資的同意權。另一方面,雙方簽署了對賭協議。根據恒大健康6月25日的公告,管理層在根據Smart King股東協議條款下不能履行職責,賈躍亭所在一方的投票權將被回轉到時穎。
上述接近恒大的知情人士表示,衡量管理層能否履責的重要指標是能否在2019年第一季度實現FF91的量產交付。
雙方簽署協議時相互掣肘的條件限制,給如今“對簿公堂”的僵局埋下伏筆。從付款截止日期到10月3日FF提起緊急仲裁經過了兩個月時間,《中國新聞周刊》獲悉,在此期間,恒大兩次派出高管團隊赴美國與賈躍亭協商。
為什么賈躍亭選擇以仲裁的方式解決糾紛?有業內人士在報道中分析,不排除是賈躍亭在難以如期兌現量產承諾、可能失去控制權的背景下走的一步險棋。
在外界看來,FF獲得恒大方面投資的“救命錢”之后,FF的造車計劃進入加速度推進。
8月28日,首臺預量產車FF91在美國漢福德工廠慶祝的順利下線,并宣布量產在即。FF內部員工也表示,FF公司已經跑通了包括供應鏈在內的所有量產準備。
據FF官方微博10月9日消息,第一輛FF91預量產車G2-8參加了“919 Futurist Day”活動后,在FF洛杉磯總部緊鑼密鼓地進行第二階段測試,在完成了底盤升級與高度調試后,將前往亞利桑那州進行空氣動力學以及滑行測試。
然而,美國科技媒體The Verge的報道給FF91量產的愿景帶來不確定性。作為FF首款試生產汽車,FF91在2018年9月末面向員工以及家人舉行的“Futurist Day”結束幾小時后,發生起火事件。
該媒體還指出,法拉第未來再次出現了拖欠款項的問題。一些供貨商和銷售方已經數個星期沒有收到款項。法拉第未來采用了各種手段拖延付款,包括公司財務離職、支票需要簽名等理由。至少已經有三家供貨商向加州政府申請保全財產。
FF在近期接受《界面》采訪時,對外公布了FF91電動汽車的性能、定價,將采取中美雙主戰場、高度定制化市場模式等更為詳細的入市信息,顯示出對量產入市的信心。FF市場部負責人還透露,FF91已經從中、美市場上獲得了6萬多個非付費訂單,付費訂單只有600多。
對于能否在明年順利實現量產,賈躍亭表示:“應該能。第一輛預量產車出來了,幾乎該做的(都做了),這個(預量產車)是對整個供應鏈的檢驗、生產制造能力的檢驗,流程的檢驗,以及可量產性的檢驗。完成FF91的測試、調整,順利實現已有訂單的交付,擺在FF面前最為緊要的還是資金問題,距離量產紅線越來越近的FF91“等不起”。
然而,緊急仲裁程序后,FF可能面臨更漫長的糾紛解決。
一位中國政法大學國際私法領域的專家解釋,“緊急仲裁程序是在仲裁庭之前,由緊急仲裁員作出的相當于保全的措施,后續的審理看案件的復雜程度,一般幾個月到幾年的都不罕見。”他還表示,緊急仲裁程序的結果,并不影響后續的仲裁審理。
與此同時,FF再度出現資金困境。10月22日,FF美國在全員郵件中告知,公司將進行裁員和采取全員降薪的措施,并表示已經在盡力接洽新的融資。
頭條 22-01-21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