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時節,天氣漸冷,我國大部分地區已經進入了涼爽的秋季。雖然秋分時節雨量減少,但冷空氣和衰減的暖濕氣流相遇,仍會產生降雨。雨后的氣溫還會繼續下降,應了“一場秋雨一場寒”的說法。此時一不留神寒邪入侵,又引得不少人感冒、咳嗽……如何防病養生呢?
春捂秋凍 增強抗寒能力
俗話說“春捂秋凍”,這是有利于保護人們的肺臟的。市中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治醫師王苗蕊提醒,“秋凍”要凍得合理,凍得適時,凍得健康。
秋冬之后,天氣變涼,過早添衣會讓身體身熱汗出、汗液蒸發、陰津傷耗、陽氣外泄,不符合秋天陰精內蓄、陽氣內守的養生需要。同時加強御寒鍛煉,增加冷水洗手、洗臉的頻次,同時配合呼吸方法鍛煉,循序漸進地進行御寒訓練,增強肌體及氣管適應自然氣候變化的抗寒能力,有利于預防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發生。但對于老年人、兒童、體質虛弱的人,尤其患有呼吸系統疾病、心腦血管疾病的人,并不適宜秋凍。相反,應防止腹部、腿腳部受涼,重點應注意腳部保暖,每晚用熱水泡腳是秋分時節極其不錯的養生方法。
燥邪當令 需要潤燥養陰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中醫認為,肺與秋季相應,而秋季燥邪當令,肺為嬌臟,容易感受秋燥之邪,氣燥傷肺,肺氣虛弱則身體對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易產生疾病,許多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往往從秋季開始復發或逐漸加重,因此需要潤燥、養陰。
王苗蕊說,秋分的“燥”是“涼燥”,而白露的“燥”是“溫燥”,它們的結果都會導致陰津耗損,出現皮膚干燥和體液丟失的情況,并傷及人體肺部。其癥狀主要表現為口干、唇裂、鼻塞、咽痛、陣發性干咳,甚至流鼻血或咯出帶血的痰等一系列類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癥狀。
她說,秋季感冒的病人,剛開始是鼻咽部黏膜皺縮而感覺干燥,繼而由于充血會有痛感,出現鼻咽部發癢不適、干灼疼痛、干咳少痰、氣管喉頭黏膜發病而咳嗽不止,稱為“燥咳”。都是因為陰陽失衡,應及時就醫。而中醫中藥調節陰陽平衡、去燥生津,效如桴鼓、覆杯而愈。
肺氣盛于秋 飲食少辛增酸
肺屬金,通氣于秋,肺氣盛于秋。這個時節少吃辛味,是要防肺氣太盛。中醫認為,金克木,即肺氣太盛可損傷肝的功能,故在秋天要“增酸”,以增加肝臟的功能,抵御過剩肺氣之侵入。故而在秋季期間一定要少吃蔥、姜、蒜、韭菜、辣椒等辛味之品,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和蔬菜。在飲食方面要注意多吃一些清潤、溫潤為主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等。應季的蓮藕、荸薺、甘蔗、秋梨、柑橘、山楂、蘋果、葡萄、百合、銀耳、柿子、芝麻、蜂蜜等,亦是秋季調養佐餐之佳品。
王苗蕊提醒,秋季可進補,但不可亂補,進食宜適量適度,因人而異。感冒咳嗽者切忌服用燉梨燉百合、川貝、燕窩,建議咨詢中醫師后服用。
謹防“悲秋” 經常開懷笑
肺氣盛于秋,主憂,肝與情志相關,肝氣受制于秋天的肅降之氣,故而秋分節氣前后人們容易出現情緒低落等“悲秋”表現。此時宜外出及適當有氧運動,一來暢情志,二來調養肺氣,還可以提高肺臟、氣管、支氣管等器官、組織的功能??杉s三五好友賞花、登高、走快步,怡情怡興。
此外,中醫有言“笑常宣肺”,俗語亦云“笑口常開”,應經常開懷笑,讓大病小病遠離。
一呼一吸
還你健康氣道
如何鍛煉呼吸,增強氣管、支氣管的防御功能?平素可以找個風景佳空氣好的空地,晨起或得閑時反復練習腹式呼吸+縮唇呼吸,吐納排濁(有痰者配合有效咳嗽排痰,每次10-15分鐘),不吃藥不打針,一呼一吸間還你健康氣道。(廈門晚報記者 白麗 通訊員 倪晶瑩 圖/小牛)
頭條 22-09-26
頭條 22-09-26
頭條 22-09-26
頭條 22-09-26
頭條 22-09-26
頭條 22-09-26
頭條 22-09-25
頭條 22-09-25
頭條 22-09-25
頭條 22-09-25
頭條 22-09-25
頭條 22-09-25
頭條 22-09-25
頭條 22-09-25
頭條 22-09-25
頭條 22-09-25
頭條 22-09-25
頭條 22-09-25
頭條 22-09-25
頭條 22-09-25
頭條 22-09-25
頭條 22-09-25
頭條 22-09-24
頭條 22-09-24
頭條 22-09-24
頭條 22-09-24
頭條 22-09-24
頭條 22-09-24
頭條 22-09-24
頭條 22-09-24
頭條 22-09-24
頭條 22-09-24
頭條 22-09-24
頭條 22-09-24
頭條 22-09-24
頭條 22-09-24
頭條 22-09-24
頭條 22-09-24
頭條 22-09-24
頭條 22-09-24
頭條 22-09-24
頭條 22-09-24
頭條 22-09-23
頭條 22-09-23
頭條 22-09-23
頭條 22-09-23
頭條 22-09-23
頭條 22-09-23
頭條 22-09-23
頭條 22-09-23
頭條 22-09-23
頭條 22-09-23
頭條 22-09-23
頭條 22-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