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多地開啟“燒烤”模式,寧波更是憑高溫多次登上國榜,而“熱射病”也在“夏季刺客”中率先出圈,成功霸榜熱搜。
記者從寧波市急救中心調度科科長徐亞飛處了解到:
6月,市急救中心共出車6200余次,同比增長9.7%,環比增長14.6%,正在伏擊寧波人的三大頭號“夏季刺客”分別為酒精中毒、中暑和溺水。
從6月1日到7月13日的43天中,市急救中心共接到:
酒精中毒548人,日均約13人(5月合計285人,日均約9人);
中暑134人,日均約3人;
溺水77人,日均約2人(5月合計24人,日均約1人);
此外,割香螺中毒、五步蛇咬傷等,雖然接警率不高,但稍有不慎,招招致殘、致命。
市急救中心醫務科科長王鋼提醒,防患于未然是重中之重,但如果“遇刺”并撥打了120,在等待救護車的過程中,小心以下常見的急救誤區不要踩!
酒精中毒:酒精中毒最可怕的是嘔吐物阻塞氣管導致窒息,每年市急救中心都會接到若干起。
“這些因為嘔吐物造成窒息的醉酒者,往往是因為身邊無人。”王鋼提醒,如果身邊人醉酒后睡著或神志不清,在等待救護車時務必有人在旁看管照護,及時幫忙調整體位、清理嘔吐物,否則極易導致吸入性肺炎,甚至發生窒息。
中暑:首先要幫中暑人脫離悶熱環境至陰涼處。在等待救護車時,如果中暑人意識清醒,建議身邊人不必做過多處理,以防處置不當適得其反;如果中暑人意識不清甚至昏迷,確保呼吸道通暢非常重要。
“我們急救人員發現,中暑人意識不清后,身邊人常會把他們扶起來坐到椅子上。這時,意識不清的他們容易頭部自然下垂,造成呼吸不暢。”王鋼建議,保持中暑人頭部上仰,如果發生嘔吐,及時清理嘔吐物;不要給神志不清的中暑人喂藥,不論是液體還是固體藥物,容易誤入氣道,造成肺部感染或窒息。
溺水:溺水者被救上岸后,普通施救者較難判斷有無心跳,但應第一時間通過胸部起伏、鼻息等判斷有無呼吸。如果沒有呼吸,應立刻進行胸外按壓和人工呼吸,為后續搶救爭取時間。
“有人認為救起溺水者后要第一時間控水,但我們不建議控水,這可能耽誤心肺復蘇的時間。如果口腔有水,只要稍稍側頭,把水倒出來就行。”王鋼說,如果施救者不清楚心肺復蘇的正確操作方法,可以在120急救電話中聽從調度員的指導。
蛇咬傷:“被蛇咬傷的患者常常會就地取材來捆綁咬傷部位,幫助止血、防止毒素蔓延。但有些患者因為操作不專業,影響血供,反而造成了后續肢體的殘疾。”王鋼建議,如果被蛇咬傷,首先不要運動,其次立刻呼叫家人救援或撥打120,“現在寧波地區急救網絡已較健全,救護車在呼叫后平均約15分鐘就能到達。”
食物中毒:發現食物中毒后,如果神志清醒,應馬上大量喝水,用手伸進喉嚨催吐。但王鋼提到:“像割香螺中毒,很多患者被發現的時候已處于昏迷狀態,用這種方法急救的機會很小,還是要預防在先。”
此外,王鋼也希望提醒市民們,在撥打120求助時注意以下三件事:
1.務必清楚說明具體地點,如果施救者正忙于急救處置,身邊人應幫忙向調度員說明地點,盡可能縮短急救人員耗費在路上的時間;
2.撥打120后,不要著急掛機,注意聽取調度員的急救指導;掛機后也要保持電話暢通,方便調度員及時溝通問題;
3.在不耽誤必要的急救處置的情況下,最好有人到主干道引導救護車,節省急救時間。(寧波晚報記者徐露清)
頭條 22-07-19
頭條 22-07-19
頭條 22-07-19
頭條 22-07-19
頭條 22-07-19
頭條 22-07-19
頭條 22-07-19
頭條 22-07-19
頭條 22-07-19
頭條 22-07-19
頭條 22-07-19
頭條 22-07-18
頭條 22-07-18
頭條 22-07-18
頭條 22-07-18
頭條 22-07-18
頭條 22-07-18
頭條 22-07-18
頭條 22-07-18
頭條 22-07-18
頭條 22-07-18
頭條 22-07-18
頭條 22-07-18
頭條 22-07-18
頭條 22-07-18
頭條 22-07-18
頭條 22-07-18
頭條 22-07-18
頭條 22-07-18
頭條 22-07-18
頭條 22-07-18
頭條 22-07-18
頭條 22-07-18
頭條 22-07-18
頭條 22-07-18
頭條 22-07-18
頭條 22-07-18
頭條 22-07-18
頭條 22-07-18
頭條 22-07-18
頭條 22-07-18
頭條 22-07-18
頭條 22-07-18
頭條 22-07-18
頭條 22-07-17
頭條 22-07-17
頭條 22-07-17
頭條 22-07-17
頭條 22-07-17
頭條 22-07-17
頭條 22-07-17
頭條 22-07-17
頭條 22-07-17
頭條 22-07-17
頭條 22-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