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節(jié)氣,處在四九時段,所謂“小寒大寒,無風自寒”“熱在三伏,冷在四九”,大寒時節(jié),是一年中最寒冷的節(jié)氣,也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最后一個節(jié)氣。南京市中醫(yī)院針灸科陸瑾主任中醫(yī)師表示,大寒過后即是立春,我們將迎來新的節(jié)氣輪回,因此在大寒時節(jié)做好養(yǎng)生,可為新的一年做好準備。
早睡晚起,防寒保暖
大寒時節(jié)順應冬季閉藏的特點,早睡晚起,合理安排起居作息,盡量做到“行不疾步、耳不極聽、目不極視、坐不至久、臥不極疲”。除了保證夜間睡眠外,午飯后可適當打個盹,但要避免睡著時著涼。其次,大寒時節(jié)要注意防寒保暖,俗話說“大寒大寒,防風御寒”,隨天氣變化及時增添衣物,有心腦血管疾病及呼吸道疾病的患者要尤為注意。
養(yǎng)心補腎,祛風驅寒
大寒的飲食應遵守保陰潛陽的飲食原則。飲食宜減咸增苦以養(yǎng)心氣,使腎氣堅固,切忌黏硬、生冷食物,宜熱食,防止損害脾胃陽氣,但燥熱之物不可過食,熱性體質的人不宜過多溫補。此外,還應多食用黃綠色蔬菜,如胡蘿卜、油菜、菠菜等。飲食上要注意避免饑飽失調,可以多吃具有健脾消滯功效的食物,如淮山藥、山楂、柚子等,也可多喝如小米粥、健脾祛濕粥等進行調理。
運動鍛煉,生發(fā)陽氣
冬季適度運動鍛煉,不僅可以提高自身免疫力,增強身體抗寒的能力,還可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以及骨骼的生長發(fā)育。陸瑾主任強調,晨練不宜過早,太陽升起后再行運動,運動強度以身體微微出汗為宜,切不可太過。
穴位按摩,固護陽氣
1.腎俞穴位于在第二腰椎棘突旁開1.5寸處,按摩此穴,可使腎氣得到溫煦,從而生長、生發(fā)。
2.關元穴位于臍下3寸,按摩此穴,可以增強御寒的能力,提高自身免疫力。
3.涌泉穴位于足底部,蜷足時足前部凹陷處,約當足底第二、三跖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3與后2/3交點上。按摩涌泉穴,可以調節(jié)氣血睡眠,有益于補腎壯陽、強筋壯骨。
穴位貼敷,扶助陽氣
大寒節(jié)氣,天氣寒冷,人體陽氣內斂,氣血運行緩慢。此時我們利用穴位貼敷,不僅能夠疏風散寒、疏通經絡、扶助人體陽氣,還可以鞏固夏日“冬病夏治”貼敷的效果,控制疾病的發(fā)作,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陸瑾主任表示,體質虛弱、免疫力低下、患有慢性病的人群,都是可以通過穴位貼敷來治療。
大寒節(jié)氣食療方
1、山藥紅棗桂圓湯
材料:紅棗8粒,山藥100克左右,桂圓肉若干,白砂糖少許。做法:將洗干凈的紅棗提前泡軟,山藥去皮后切成小塊,然后把二者一起放進水中燒開,直到煮得軟爛為止。這時,再向鍋中加入桂圓肉和半勺砂糖。煮開,待桂圓肉軟爛后即可關火食用。功效:紅棗補血益氣;山藥健脾益胃;桂圓溫陽。
2、萸肉蓯蓉羊肉湯
材料:羊肉600克,山萸肉20克,肉蓯蓉20克,龍眼肉20克。做法:將羊肉切塊放入滾水中煮5分鐘,撈起洗凈后放入瓦煲中,煲至水滾,放入山萸肉、肉蓯蓉、龍眼肉和姜片,用中火煲3小時,加入細鹽調味即可服用。功效:本品具有補腎溫陽、強壯身體的功效。適合手足不溫、腰膝酸軟、尿頻、便秘、陽痿者服用。(□通訊員 夏凡 張明 南報融媒體記者 程曉)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