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變化,學校陸陸續續開啟寒假模式。放飛自我的同時,家長可別忘了讓孩子們給眼睛也放個假。眼科醫生提醒,寒假時間較短,如果您的孩子已經出現了視物模糊、歪頭、瞇眼等癥狀,請及早帶他到正規醫院就診。散瞳驗光和瞳孔恢復需要時間,不要等到要開學了,才匆忙就診,影響孩子開學后的學習進度。
與此同時,在近視防控方面,家長們有時候是干著急,緣木求魚,不得其法,仍然有些“頑固坑”大家總是會踩到。今天,眼科專家就來帶家長們一起填坑。
一號坑:
孩子上學后才需要查視力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上小學以后,用眼多,才需要檢查視力。其實3歲以后,兒童在學習識認視力表后絕大多數都能夠配合測視力,就可以進行初步的視力檢查。建議每三個月到半年給孩子進行一次視力篩查,學校或家長可自購標準視力表掛墻上,在5米遠處讓孩子識別。
平時生活中,家長如果發現孩子斜著看、歪頭看、瞇眼看、揉眼看或很近看電視和書時,就要警惕,可能是視力有問題了。家長應及時帶孩子到正規醫療機構,為孩子建立屈光發育檔案。檢查開始時間最好不晚于3歲,有助于盡早發現眼疾、屈光異常如近視、散光、高度遠視、斜弱視等,篩選出近視眼“危險分子”,及時防控近視進展,提早進行干預。
二號坑:
孩子小+度數不高=假性近視
很多家長一聽到孩子近視時常常會脫口而出:“是假性還是真性?”許多人相信孩子小、度數不高,就是假性近視,是可逆的。其實假性近視是指近距離用眼過度,眼睛的睫狀肌調節緊張所導致的暫時性視力下降,經過休息或應用睫狀肌麻痹劑滴眼后,視力能恢復正常。但在常規的醫院檢查中,如果已經散瞳驗光,檢查出近視度數,就不再是假性近視。即使孩子年齡小、度數不高,也已經不是調節緊張性的假性近視。
所以,當孩子出現視力下降,及時到正規醫院進行散瞳驗光是非常必要的。通過散瞳可以排除假性近視,對于大部分的近視兒童,選擇4到6小時就可以自行恢復的快速散瞳驗光即可。
三號坑:
眼鏡看遠戴看近不戴
正常眼與戴鏡(度數合適)的近視眼看近時眼睛都需要調節,通過調節改變眼睛的焦距,將光線聚焦點從遠處移到我們看的近距離物體上,這才能看清晰。
近視眼在不戴眼鏡的情況下,眼睛的焦距就在近處,眼睛可以偷懶不用調節就能看清。但是長期偷懶眼睛的調節功能就會下降,并且還會影響到眼睛內聚的能力。
正常狀態下,看近時雙眼會向內一定程度的對眼,這就是內聚功能。除醫生有特殊交代的情況可以不戴眼鏡外,其他時候建議近視的孩子看遠看近均佩戴眼鏡。
四號坑:
越戴眼鏡近視加深越快
散瞳后如檢查出來了真性近視是不可逆的。大部分的近視眼是因為眼軸增長導致,眼軸是指進入眼球的光線通路上,角膜前表面到眼底視網膜的距離,就像眼球的“身高”。還在身體發育期的孩子,在沒有干預的情況下,眼軸會隨著身體發育持續增加。因此近視度數不但不會降低,反而會不斷加深。
我們無法使發育的眼睛逆生長,就好像我們無法將一個長高的人變矮一樣。所以,近視加深并不是因為佩戴眼鏡。
而且,不戴眼鏡會加重眼睛的負擔,可能進一步刺激近視度數增加。所以,要佩戴合適度數的眼鏡矯正視力。并且隨著眼軸增長,近視度數增加,要及時更換合適的眼鏡,建議每半年進行一次驗光檢查。
五號坑:
激光手術可根治近視
有些家長認為近視不是什么嚴重的疾病,成年以后通過激光手術就可以治好。
從視覺角度來說,不管近視多少度都不容忽視。因為人85%以上的信息獲取來自于視覺系統,中低度近視會影響視力,戴眼鏡會帶來生活不便。而高度近視特別是病理性近視更要高度重視,其眼底視網膜可能會出現病變,嚴重的會導致視力不可恢復的損傷,部分患者甚至會因此失明。據統計,病理性近視是50歲以上人群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
大眾可能神化了激光近視手術的效果:首先,它并不能包治所有近視,超過一定度數的高度近視無法進行角膜激光手術,可能要考慮選擇其他治療方法,例如有晶狀體眼人工晶體(ICL)植入手術。其次,并不是所有度數適合的患者都能做激光近視手術,必須通過角膜、眼表等一系列術前檢查才行。
更重要的是,近視手術其實治標不治本,手術只能摘掉眼鏡,并不能改變眼底,表面上近視度數消失了,但高度近視眼底病變的風險不會降低。所以,近視要從娃娃抓起,不要懷揣僥幸心理,坐等長大了再做近視手術,預防孩子近視,控制度數增長,更重要。
六號坑:
視覺訓練包治近視
很多視覺訓練機構過分夸大訓練效果,號稱能夠徹底治愈近視,其實是通過訓練孩子識別圖像的能力,營造視力恢復正常的假象。
事實上,已經增長的眼軸、近視的度數和變薄的眼底視網膜都無法逆轉,還可能因為過度訓練加重孩子的近距離用眼強度,加速近視發展速度。
很多家長為了孩子的眼睛不放過任何機會,卻可能是南轅北轍,沒有采用正確的干預治療方案,反倒耽誤了孩子的眼睛。
七號坑:
沒時間戶外全靠“OK鏡”
國內外研究數據都證實了,近視防控“三板斧”——角膜塑形鏡(OK鏡),低濃度阿托品眼藥水以及戶外光照2小時/天——是確切有效的。但現在孩子學習壓力大,無法保證充足的戶外時間,因此家長將防控近視全部依賴于OK鏡和低濃度阿托品眼藥水。
其實,OK鏡和低濃度阿托品不是每個孩子都適用的,需要進行角膜形態、眼表狀態、調節功能的檢查,通過檢查后才能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近視發生發展的機制目前尚不明晰,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充足的戶外光照才是最根本的防控法門。其實,大部分近視是可以預防的。通過良好的行為習慣,減少電子產品使用和近距離用眼,增加戶外時間,讓孩子們在陽光下奔跑,何樂而不為呢?
(文/徐瓊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
頭條 21-12-07
頭條 21-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