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歲的李先生(化姓)患高血壓一年了,嘗試了含有6大類降壓成分的5種降壓藥聯合使用,但他的血壓總是反反復復、居高不下。經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腎上腺多學科門診專家抽絲剝繭,發現高血壓久高不下竟是腎上腺右側腫瘤惹的禍。在切除腫瘤后,李先生好轉出院,高血壓也就此治愈了。9月26日,記者從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主辦的內分泌性糖尿病高血壓學習班上獲悉,在所有高血壓疾病中,繼發性高血壓占15%,大多數繼發性高血壓由內分泌疾病導致。常規降壓治療效果不佳,建議到內分泌科專業檢查后排查是否患有內分泌系統疾病。
一年前,李先生總是感覺自己頭痛乏力,到醫院一量血壓發現,收縮壓210毫米汞柱,舒張壓130毫米汞柱,當地醫院診斷為高血壓。半年多來,李先生一直依靠降血壓藥物控制血壓,但效果總是不太理想。為了降血壓,李先生平時聯合使用5種降壓藥物,藥物中含6大類降壓成分,但是血壓依舊無法降到理想值區間,這可把李先生愁壞了。其間,李先生還突發腦梗,在當地醫院予以救治。治療期間,在做腹部CT時,醫生發現李先生的腎上腺雙側存在占位。腎上腺右側有個2厘米的瘤子,左側還有一個1.5厘米的瘤子,當地醫院建議李先生進行切除治療。
到底要不要切呢?需要全部切除嗎?這和自己的高血壓又有什么關聯呢?帶著疑問,李先生慕名來到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腎上腺多學科門診進行咨詢問診。通過腎上腺靜脈取樣(AVS)后,經多學科專家會診,醫生判定患者優勢側,發現李先生的右側腎上腺瘤需予以切除。左側非優勢側,可以按兵不動。于是,中大醫院泌尿外科為李先生切除了右側腎上腺的腫瘤,術后李先生的頭痛乏力得到了有效緩解。一個月后,李先生只需要服用一種降壓藥即可穩定血壓。術后3個月,困擾李先生的高血壓也就此治愈了。
高血壓已成為我國人群因病致死、致殘的首要原因。高血壓分為原發性高血壓與繼發性高血壓兩大類,繼發性高血壓占15%,屬于繼發于身體其他疾病所引起的高血壓,常規降壓藥物療效不明顯。而內分泌性高血壓就屬于繼發性高血壓重要原因之一,分為腎上腺相關性與非腎上腺相關性。李先生就屬于這類腎上腺相關的內分泌性高血壓。
那么,為什么小小一個腎上腺瘤會導致患者血壓升高呢?中大醫院內分泌科謝作玲副主任醫師介紹,腎上腺是人體內重要的內分泌器官,腎上腺腫瘤的分類可按其性質分為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按有無內分泌功能,比如是否會分泌某種激素引起高血壓,可以分為非功能性腫瘤和功能性腫瘤;按發生部位分為皮質腫瘤、髓質腫瘤、間質瘤或轉移瘤等。
謝作玲指出,在臨床上,常見的比如生長激素瘤、庫欣綜合征、嗜鉻細胞瘤、原發性醛酮增多癥等內分泌腫瘤都與高血壓有關。目前,由內分泌腫瘤引起的高血壓等疾病通過外科手術是可以治愈的,對于某些手術無法切除的腫瘤或存在轉移性病灶的腫瘤,也可以進行針對性的藥物治療。其中,最關鍵的是要早期發現、早期干預。(南京晨報/愛南京記者 錢鳴 通訊員 王倩 程守勤)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
頭條 21-12-07
頭條 21-12-06
頭條 21-11-30
頭條 21-11-26
頭條 21-11-25
頭條 21-11-24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7
頭條 21-11-16
頭條 21-11-16
頭條 21-11-15
頭條 21-11-15
頭條 2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