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小知識
每年這個時候,都是秋季燥咳的高發期。35歲的邱女士是一名英語老師。最近,她突然開始咳嗽,總感覺喉嚨癢癢的,一個勁干咳,沒有痰,也沒有打噴嚏、流鼻涕。
既沒有發燒,也沒有任何不適,邱女士就想著在家先好好休養、觀察觀察。但,咳嗽卻越來越厲害,尤其是晚上睡覺的時候,總是不自主地咳起來,搞得她和丈夫都睡不好。前兩天,她前往浙大一院總部一期就診。
經過一系列常規檢查,沒有發現明顯的器質性疾病。邱女士想試試中藥調理,于是走進了浙大一院總部一期中醫科診室。
“她的脈搏細、滑,寸脈尤其明顯,說明肺內有燥熱邪氣,再根據她干咳、喉癢的癥狀,診斷屬于溫燥咳嗽。”針對邱女士的病情,接診的中醫科熊福林醫師通過桑杏湯為邱女士進行止咳調理,幾天后,邱女士再次復診,咳嗽情況已經明顯好轉。
立秋后,浙大一院中醫科門診接診的秋燥咳嗽患者明顯增多。對此,熊福林醫師解釋,肺臟五行屬金,與中醫五季中的秋季相配,而秋季具有干燥特性,容易燥邪犯肺、燥勝則干,人體就容易出現口干咽燥、干咳等癥狀。
“在古代中醫認識上‘咳’‘嗽’有別。中醫典籍稱‘有聲無痰謂之咳,有痰無聲謂之嗽’。”浙大一院中醫科副主任(主持工作)李劍平副主任醫師表示,所以燥咳典型癥狀就是干咳無痰,咽癢咽燥,并且咳的時間比較長,容易遷延不愈。
熊福林醫師說,燥咳多有明顯的季節性,但也與個人體質、不良生活習慣相關。中老年群體由于本身氣血陰陽虧虛容易受外燥侵襲,是燥咳高發人群,而有熬夜,愛吃辛辣、油炸食物的人,也容易消耗陰液,這類人群在秋季時更容易出現口咽、眼、皮膚等局部干燥、燥咳等癥狀。所以工作壓力大、作息不規律、飲食不合理的中青年群體也占了燥咳患者很大比重。
那么,如何預防燥邪入侵,科學養生?專家表示,秋燥大致可以分成兩個時期:
1.溫燥,從立秋后到農歷九月,此時夏天的暑氣還沒完全消散,屬于溫燥,養生要以清熱、養陰、潤燥為主,可以食用梨、馬蹄(荸薺)、百合、白木耳等食物。
2.涼燥,過了農歷九月之后,此時天氣已轉涼,寒涼中仍有干燥,屬于涼燥,養生要以健脾潤燥為主,可以食用如山藥、西洋參等偏溫性的食物。
專家也推薦了3款簡單的食療方,食材普通易取,在家就能操作。
1.百合銀耳蓮子羹
準備好百合、銀耳、蓮子、紅棗,將銀耳泡發后清洗食材,蓮子去芯、銀耳去根,將銀耳、蓮子、紅棗放進容器中,加水加蓋,放進蒸箱中蒸40分鐘,40分鐘后再放入適量冰糖、百合,蓋上蓋放進蒸箱,再蒸10分鐘左右就可以食用啦。
2.潤燥馬蹄茶
取綠茶5克泡水備用,再將150克馬蹄去皮榨汁,隨后將泡好的綠茶放入馬蹄汁中,調勻飲用。
3.山藥薏苡仁粥
準備生山藥、生薏苡仁、柿餅,先把薏苡仁煮至爛熟,再將山藥搗碎,柿餅切成小塊,同煮成糊粥。
記者 金晶 通訊員 王蕊 胡梟峰
(為保護當事者隱私,文內患者為化名)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
頭條 21-12-07
頭條 21-12-06
頭條 21-11-30
頭條 21-11-26
頭條 21-11-25
頭條 21-11-24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7
頭條 21-11-16
頭條 21-11-16
頭條 21-11-15
頭條 21-11-15
頭條 2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