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內障是全球首位致盲性眼病,我國60至89歲人群白內障發病率約為80%,是影響老年人生活質量的一大困擾。“如果把人眼比作一臺照相機的話,鏡頭就是晶狀體。白內障就是晶狀體由透明變得混濁,從而阻擋光線進入眼內成像。患者會出現無痛性、進行性視力下降,視物霧感或成雙,看不清遠處卻能看清近處,甚至完全看不清東西等。白內障患病人群主要是老年人,但糖尿病和部分高度近視患者發病會相對提前。需要提醒的是,盡管白內障患者的視力會隨著疾病的進展日益下降,但仍有相當多的老年人對白內障的認知存在一些誤區,影響了治療和視力恢復。”我市醫學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的專家表示。
首先是治療時機的選擇,白內障手術不是越晚做越好。一些老人確診白內障后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不積極治療,一拖再拖,直至完全喪失視功能,為后期治療帶來很大難度。其實白內障就像果子一樣,分為初發期、未熟期、成熟期和過熟期。一般選擇在未熟期進行白內障手術。因為白內障時間越久,晶狀體會變得越硬,手術損傷越大,發生手術并發癥的概率也會明顯增加。對于某些生活質量要求較高的患者,也可以考慮更早期接受手術。
其次是白內障的治療方式,那些號稱可以治療白內障的藥物并不能逆轉白內障過程,手術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療手段。白內障是晶狀體蛋白質變性的結果,類似煮雞蛋,生蛋清透明,煮熟后透明蛋清變白。隨著科技的進步,白內障手術已進入微切口時代。常規白內障手術采用白內障超聲乳化吸除聯合人工晶狀體植入術。切口寬度在1.8至2.2毫米,手術時長10分鐘甚至更短,基本無痛,安全性高,恢復快,適用于絕大部分患者。目前臨床應用的主要是軟性可折疊人工晶狀體,可終生使用,分為非功能性人工晶狀體和屈光性人工晶狀體兩大類。前者包括單焦點球面人工晶狀體和非球面人工晶狀體。可恢復患者遠視力,滿足一般生活需要,價格相對較低,但視近需佩戴老花鏡。在環境較暗時,非球面人工晶狀體視覺質量要好于球面人工晶狀體。屈光性人工晶狀體主要包括散光矯正型、老視矯正型和散光老視矯正型人工晶狀體。分別適用于存在角膜散光的患者、希望術后視遠視近均不配戴眼鏡的患者以及存在散光又想獲得全程視力的患者。飛秒激光是近年來國際上應用于白內障的最先進技術,屬于無刀手術,可使手術操作的每個步驟更加精準完美,與具有屈光功能的人工晶狀體聯合應用,可使患者術后獲得接近年輕人的全程視力。
再次是術后效果,有人說有眼底病變的老年人就不能做白內障手術,這種說法其實是不正確的。即使手術效果不理想,也應早日進行白內障手術,以方便繼續觀察眼底病變。如果不做白內障手術,醫生便無法清晰觀察患者眼底的情況,不利于眼底病治療,視力提高也就無從談起。而如果患者除了白內障以外沒有其他影響視力的眼病,那么術后會獲得較為理想的效果。一般術后第1天視力即可比術前明顯改善,病情復雜的患者需要幾天的時間恢復。常規白內障切口是免縫合的,會在術后1個月左右長好。 (李鵬)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
頭條 21-12-07
頭條 21-12-06
頭條 21-11-30
頭條 21-11-26
頭條 21-11-25
頭條 21-11-24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7
頭條 21-11-16
頭條 21-11-16
頭條 21-11-15
頭條 21-11-15
頭條 2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