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喝熱水”可能是大家生活中收到的頻次最高的“關心”,仿佛喝熱水是萬能的,果真如此嗎?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脾胃肝膽病科王晨曉醫師告訴你熱水如何喝才健康。
熱水“神效”的歷史淵源
王晨曉介紹,喝熱水萬能的說法是有歷史淵源的。早在數千年前,熱水還不叫熱水,而叫做湯,《黃帝內經》中提到:“病至而治之湯液”。而后《孟子·告子上》亦有記載:“冬日則飲湯,夏日則飲水”。在《黃帝內經》中提到“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認為陽氣為一身之氣的根本,古人以此推斷熱水可以溫陽,因而有延年益壽的作用。就連明朝的諫臣楊漣因為彈劾宦官魏忠賢遭到迫害,在獄中飽受折磨一心求死之時也說:“每晨起多飲涼水,以求速死。”時至今日,我們都知道喝冷水是不會速死的,但是至少說明古人認為多飲涼水是對身體不利的。這就是最早百姓理解的傳統中醫中熱水養生的說法。
新民主主義革命后,為了預防霍亂等傳染病的傳播,國內開始廣泛倡導“水不沸不喝”的新生活運動,有些城市還有“熟水店”專門提供熱水。新中國成立以后倡導的愛國衛生運動,就提出從娃娃開始抓起,讓孩子們養成喝熱水的習慣,強調了開水的滅菌作用,確實也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傳染病的傳播。
因為這樣的歷史淵源,也讓喝熱水披上了包治百病的神秘面紗,隨著時代的變遷,熱水成了最普通的飲品,也被現代國人所習慣,自然國人也都明白了喝熱水并不是萬能的。
熱水這樣喝才健康
熱水怎么喝才健康呢?王晨曉結合臨床中常遇到的問題,給出了三點建議:
熱水其實應該是溫水。人體的正常體溫在36℃~37℃,內臟的溫度會比體表溫度稍高一些,所以37℃左右的溫水是最適宜的。溫度過高的水,尤其是大于65℃的熱水容易導致食管黏膜損傷,增加食管癌發生的風險。而涼水或者冷飲容易刺激胃腸道,導致胃腸道急性痙攣,而且還讓胃腸道擔負起加熱食物的額外工作,加重胃腸道工作負擔,日久導致胃腸道功能不良。
喝熱水也要有規劃。飯前半小時少量飲水,其實不用擔心稀釋胃液導致消化不良,適當地稀釋胃液可以緩解空腹高胃酸引起的一些不適,還可以喚醒胃腸道,為接下來的進食任務做好準備;午睡后體液蒸發消耗水分,容易感到口渴,此時也適合適量喝點熱水;到了下午三四時,已經有些疲憊,此時喝水不僅可以調整精神狀態,還能促進代謝,有一定的減肥效果;睡前一小時飲用不超過200ml溫水,可以補充夜間經呼吸和皮膚表面蒸發消耗的水分,稀釋夜間升高的血液黏稠度,對身體是有益的。
晨起一杯水不用太復雜。王晨曉介紹,有些人喜歡晨起喝一杯蜂蜜水、淡鹽水、檸檬水,其實淡鹽水的配比很難把握,難以使其達到與人體體液平衡的0.9%的生理鹽水濃度,而過多地攝入鹽分反而有高血壓的風險;檸檬水對于本身有胃病的人來說,會增加對胃黏膜的刺激,導致消化系統疾病的復發;蜂蜜水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有升高血糖的風險……所以,最簡單的還是選擇一杯普通的溫水,沒有額外的負擔,少量頻喝可以補充夜間流失的水分,喚醒機體的代謝。
王晨曉提醒,多喝熱水雖然不是萬能的,但是喝對了對身體也是有益的,不僅僅是干凈衛生和補充水分,從中醫的角度來說,脾胃虛寒的人,喝熱水確實可以溫煦中焦脾土之陽氣,有利于脾胃對食物的運化吸收,從而產生營養精微,幫助氣血循環。( □頂端新聞·大河健康報記者曹聰)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
頭條 21-12-07
頭條 21-12-06
頭條 21-11-30
頭條 21-11-26
頭條 21-11-25
頭條 21-11-24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7
頭條 21-11-16
頭條 21-11-16
頭條 21-11-15
頭條 21-11-15
頭條 2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