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是24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也是秋季的第1個節氣。立秋有三候:“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降,三候寒蟬鳴”,表示暑去涼來,天氣逐漸由悶熱變得涼爽。但立秋常處于三伏天的末尾階段,此時盛夏余熱未消,很多地方還是比較熱,故有“秋老虎”之稱。
天津中醫一附院治未病健康管理中心主任孫慶說,立秋后,自然界的陽氣開始收斂、沉降,在起居上應做到早睡早起,以順應陽氣的收斂、使肺氣得以舒展。一般來說,秋季以晚9點至10點入睡、早晨5至6點起床為宜。此外,立秋后天氣雖然依舊炎熱,但盡量不要在睡覺時使用空調,以免晝夜溫差加大,出現身熱頭痛、關節酸痛、腹痛腹瀉等癥狀。平時可以經常按摩(或艾灸)關元穴,幫助收斂人體陽氣,強身健體。關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線上,臍下3寸處。以中指用力按揉關元穴,以有酸脹感為度,每天按摩1次,每次1至3分鐘。
在飲食養生方面,秋天肺氣宜收不宜散,宜進食酸味之品以收斂肺氣,如橘子、檸檬、柚子等。還應少吃蔥、姜、蒜、韭菜、辣椒等辛辣食物以防瀉肺氣?!督饏T要略》中記載“三秋不可食肺”,因此,秋天不要吃動物內臟。另外,立秋后空氣干燥,燥邪易傷肺,飲食應以滋陰潤燥為主,可適當進食百合、蜂蜜、乳制品等滋陰之品以滋養肺陰,還可適當服食防暑降溫之品,如綠豆湯、蓮子、百合等,以消暑斂汗,健脾開胃。孫慶向市民推薦了幾種適合初秋經常食用的藥膳。
冰糖蓮子羹去芯蓮子50克,水、冰糖、水淀粉適量熬制。具有補脾潤肺、收斂固精的作用,是秋季養生潤肺止咳、益胃止渴的必備良品。
芝麻核桃羹黑芝麻50克,核桃肉100克,水淀粉、冰糖、水適量熬制。具有補腎潤燥、健腦和中的功效。
羅漢果茶飲玉竹5克,羅漢果1/2個,陳皮2克,百合5克一起放入鍋內,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燒開轉小火煲15分鐘,即可飲用。 (蘇玉珂)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
頭條 21-12-07
頭條 21-12-06
頭條 21-11-30
頭條 21-11-26
頭條 21-11-25
頭條 21-11-24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7
頭條 21-11-16
頭條 21-11-16
頭條 21-11-15
頭條 21-11-15
頭條 2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