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科專業著作中記載的皮膚病有上千種之多,皮膚病的原因也多種多樣,但無論是什么皮膚病,患者都不該做以下3件事:
不要搔抓 多數皮膚病都會令人感到瘙癢,即使不癢,原本光滑的皮膚長了疙瘩也惹人煩,因此許多患者喜歡搔抓或用手摳,這種做法對皮膚病有百害而無一利。搔抓會使皮膚產生外傷,抓破的傷口容易感染,輕的造成局部紅腫,瘙癢加重,重的會由于全身大面積的抓傷,引起嚴重感染,出現發燒、菌血癥。如果皮膚病本身具有傳染性,還會隨著搔抓把局部的皮膚病傳染到身體其他部位。
不要燙洗 從生理上說,熱刺激可以有效抑制瘙癢的感覺,所以許多皮膚病人都喜歡用很熱的水燙洗皮膚。但是,燙洗雖然可以減輕一時瘙癢,卻會加重皮膚病。這是因為皮膚表面有一層由皮脂腺分泌的油脂形成的“脂膜”,它可以使皮膚免受外界的感染和刺激,減少皮膚水分蒸發,對皮膚起到保護作用;而燙洗會破壞皮膚表面的“脂膜”,皮膚失去了這層保護,水分大量蒸發,會變得干燥、脫皮,容易受到外界細菌、病毒的感染和各種化學刺激,從而加重皮膚病。
有患者可能會問,不能用熱水燙洗,用涼水洗好不好?一般來說,如果是急性皮膚病,表現為紅腫甚至糜爛、流水的情況,應該禁止洗浴。可以用具有收斂作用的弱酸性的硼酸溶液,或者用煎煮好的中藥馬齒莧液,對局部濕敷。藥液放置到與室溫相當的溫度使用最好。如果皮膚損害沒有紅腫、糜爛,而是干燥、脫皮,或是粗糙、肥厚,可以淋浴。淋浴的水溫一般與皮膚溫度相當,也就是35℃-40℃最好,注意不要在淋浴時用力搓洗,不用堿性肥皂、浴液。
不要隨便抹藥 皮膚病看起來是“皮毛之疾”,但實際上病因復雜多樣,應給予足夠重視,不能買點藥膏、藥水,隨便涂抹。因為如果是細菌、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膚病,錯誤地涂抹了激素類藥物,會使皮膚病加重甚至蔓延;如果是炎癥性皮膚病,涂抹了含有酒精等刺激成分的藥水,會加重局部充血、紅腫;如果是滲出流水的皮損,涂抹了軟膏,會使皮損糜爛滲出進一步加重;如果是干燥、皸裂的皮損涂抹了藥粉、藥水,會使干裂更加嚴重。因此,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認真、慎重地使用外用藥。
此外,有時候皮膚病患者會用到藥浴療法。藥浴指將藥物按照一定的比例溶解于水中,或將中藥放入一定量的水中煎煮,取得藥汁,將皮膚病患處浸泡在藥物溶液或煮的藥汁中進行治療的一種方法。藥浴療法一般適用于皮損集中分布在某一肢體,或廣泛發生于全身的皮膚病。通過浸泡使皮膚局部得到清潔,皮膚最外面堅固的角質層含水量增加、通透性提高,有利于提高外用藥物的療效。藥浴時水溫一般要求45℃左右,過熱對皮膚有刺激,過涼則會降低皮膚對藥物的吸收。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
頭條 21-12-07
頭條 21-12-06
頭條 21-11-30
頭條 21-11-26
頭條 21-11-25
頭條 21-11-24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7
頭條 21-11-16
頭條 21-11-16
頭條 21-11-15
頭條 21-11-15
頭條 2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