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患者到醫(yī)院看病,從醫(yī)院的藥房或外面的藥店抓藥回來自己煎煮,有很多小細節(jié)需要注意,不知道你都注意到了嗎?
抓藥 醫(yī)生開出處方后,患者到藥房或藥店抓藥,拿到藥和清單后,應(yīng)根據(jù)醫(yī)生開出的處方,核對姓名、年齡、劑型以及臨床診斷等,看看是否有誤,再看藥的數(shù)量以及用法等是否需要向醫(yī)師和藥師咨詢。
煎藥 煎藥的用具應(yīng)為陶瓷器皿、玻璃器皿和不銹鋼器皿等。切忌使用鐵制、鋁制等器皿,煎好的藥液也應(yīng)避免與這類器皿直接接觸。
煎藥之前,應(yīng)查看是否有特殊煎煮的藥,如: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等。中藥放入藥罐后,加常溫水浸泡,加水量一般要高出藥面2-5厘米,浸泡時間不少于30分鐘。
煎煮用火應(yīng)“先武后文”;煎煮時間,一般藥一煎沸后20-30分鐘;二煎沸后15-20分鐘。解表、清熱、芳香類藥不宜久煎,一煎沸后15-20分鐘;二煎沸后10-15分鐘。滋補藥一煎沸后文火煎40-60分鐘;二煎沸后煎30-40分鐘。
每劑藥煎好后,應(yīng)趁熱及時濾出煎液。總煎出量:成人在400-600毫升;兒童則為100-300毫升。
服藥 煎煮好藥液有外用和內(nèi)服兩種用法,不要混淆使用,并注意服藥禁忌。
一般而言,患者在服藥期間,忌食生冷、辛熱、油膩、葷腥、有刺激的食物。酒和茶水最好也不要飲用。
在服具體藥物中,人參忌白蘿卜;鱉甲忌莧菜;蜜忌生蔥;地黃、首烏忌蔥、蒜、白蘿卜;薄荷忌鱉肉;茯苓忌醋。
按照證候,寒性病忌生冷食物;熱性病忌辛辣食物;服人參等滋補藥忌飲茶;服鎮(zhèn)靜安神藥忌辛辣、酒、濃茶;高熱患者忌食油、腎炎及水腫患者忌咸;患哮喘、過敏性皮炎、肝炎、瘡癤等患者忌雞、羊、豬頭肉、魚、蟹、蝦、韭菜、發(fā)菜等。
聯(lián)合用藥 如果患者服用中藥煎劑,又同時服用中成藥和西藥時,需要特別注意。因為聯(lián)合用藥得當,可增強療效,縮短病程。反之,藥效消失,延誤病情,甚至危及生命。出現(xiàn)這種情況,最好的辦法是找醫(yī)師咨詢。
藥材保管 還沒有使用的中藥材應(yīng)放在陰涼干燥處妥善保存,切忌放在潮濕的廚房或被太陽直射的陽臺處等。如果藥材放置時間長,應(yīng)查看是否有霉變、蟲蛀、腐爛等情況。如果發(fā)生變異,就不要再使用了。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
頭條 21-12-07
頭條 21-12-06
頭條 21-11-30
頭條 21-11-26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7
頭條 21-11-16
頭條 21-11-15
頭條 21-11-15
頭條 2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