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夏至節氣,夏季是一年之中最熱的季節,也是陽氣最旺的時節。市中醫一附院治未病管理中心主任孫慶從起居、飲食、運動等方面向市民介紹如何健康度夏。
起居調養夜臥早起
夏至過后,氣溫高,容易使人煩躁或倦怠,因此精神調養很關鍵。人們在夏季應保持神清氣和,快樂歡暢。俗語道“心靜自然涼”,人的心情也如萬物生長一樣需要“陽光”,對外界事物要有濃厚的興趣,培養樂觀向上的性格,以利于氣機的通暢。如果懈怠厭倦,惱怒憂郁,則有礙氣機通調,郁久化火,對身體不利。
起居上更宜調息靜心,要“夜臥早起”,同時中午可以小憩一會兒,既可避免炎熱對身體的影響,又有助于消除疲勞。此外,中午小憩對心臟也有好處,因為午時對應的是心經,讓夏天最為疲憊的心好好休息,是一種免費高效的養生。
穿衣服也需要注意,夏裝的大小、肥瘦與人體散熱有很大關系。衣著選擇寬松、舒適的款式,有利于通風散熱。這個季節光照強烈,紫外線容易損傷皮膚,因此衣著上還要注意防曬。
飲食調養防心火旺
夏季,人體出汗多,鹽分損失也多。西瓜、綠豆湯、烏梅小豆湯,雖為解渴消暑的佳品,但不宜冰鎮食用。夏季炎熱,人們的消化功能相對較弱,因此飲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要多吃一些雜糧。吃冷食和瓜果也應適量,吃得不宜過多,以免損傷脾胃。
可用粳米50克、藿香15克煮粥,對易發生中暑、高熱、消化不良、感冒、胸悶、吐瀉等癥狀的人有較好的防治作用。用薏米100克、冬瓜500克煮水,對陰虛內熱所致的咽干咽痛、聲音嘶啞、心煩失眠者有效。用綠豆150克、酸梅100克加水煮爛,加適量白糖,晾涼后飲用,可消暑止渴、清熱解毒、生津利尿。但注意綠豆屬涼性食材,不適宜脾胃虛弱的人食用,可以換成大米、小米混合綠豆熬成粥,有滋補脾胃的作用。
運動調養勿損陽氣
夏至時應順應自然界的氣候變化,以養陽為主。在運動方式上,宜選擇散步、慢跑、太極拳、廣播體操等舒緩的運動方式,運動時最好選擇在清晨或傍晚天氣較涼爽時進行,場地宜選擇在河湖水邊、公園、庭院等空氣清新的地方,有條件的人可以到森林、海濱地區去療養、度假。要避免運動強度過大、運動處所悶熱,導致大汗淋漓。汗泄太多,不但傷陰氣,也易損陽氣,不利于養陽。在運動鍛煉過程中,出汗過多時,可適當飲用淡鹽開水或綠豆鹽水湯,切不可飲用大量涼開水,更不能立即用冷水沖頭、淋浴,否則可能會引起寒濕痹癥等疾病。
(本報記者莊媛)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
頭條 21-12-07
頭條 21-12-06
頭條 21-11-30
頭條 21-11-26
頭條 21-11-25
頭條 21-11-24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7
頭條 21-11-16
頭條 21-11-16
頭條 21-11-15
頭條 21-11-15
頭條 2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