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多吃藍莓能防近視”、“聽某某家長說針灸按摩把小孩近視治好了”,“是不是一旦帶上眼鏡就摘不了了”,“要不給孩子做個近視手術”……,社會上流傳著許多防治近視的說法和方法,到底是真是假?哪種才是最適合自己的孩子呢?為此,人民健康采訪和綜合了多位權威眼科專家的觀點和建議,給廣大家長們糾正一些認識誤區、普及一些近視防治的科學知識。
科學防控近視,首先要廓清一些常見的認識誤區,因為這些誤區有可能錯過孩子視力發育的黃金期,或者耽誤孩子的治療,導致近視越來越深。
誤區一:做眼保健操無用
專家:有用,但不能保證不得近視
從上世紀60年代就一直在全國校園推廣的眼保健操,如今卻要面對“小眼鏡”越來越多的尷尬現況。很多家長質疑,眼保健操到底有用沒用?
“在正確做眼保健操的情況下,對近視防控確實有作用。”全國防盲技術指導組組長、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眼科中心主任王寧利說,通過五年的科學評估、研究,認為眼保健操確實可以緩解視疲勞。眼保健操是預防近視的一種方法,要鼓勵孩子正確做眼保健操,但并不是說做了眼保健操就百分之百不得近視。
誤區二:做了近視手術就不近視了
專家:不是治療,是矯正,并有眼底并發癥風險
近年來,近視手術技術已經非常成熟,越來越多近視人群通過手術恢復視力,也成了很多家長的選擇。很多家長還認為做了手術,就把近視治好了。
王寧利解釋說,在進行近視矯正手術前,醫院會進行嚴格的術前篩查與評估,一般需要滿足18周歲、度數完全穩定兩年以上等條件。另外,近視手術的實質不是一種治療,而是一種矯正。手術之后,近視眼還是近視眼,特別是高度近視者,仍有可能會出現一些眼底并發癥。
北京協和醫院眼科龍琴教授也指出,做近視手術是為了摘眼鏡,并不意味著做了手術之后就不是“近視眼”了。
誤區三:多吃某種水果、補品能防近視
專家:只要三餐營養充足均衡,就不會影響到視力
在坊間、在朋友圈,我們經常可以聽到、看到諸如多吃藍莓、圣女果、獼猴桃等果蔬對眼睛好的信息……于是,很多家長為了給孩子保護視力,會刻意讓孩子多攝入相關的食物,這些食物真的有護眼神效嗎?
“對于青少年來說,只要三餐營養充足、均衡,就不會影響到視力。希望通過增加各種營養來防治近視的想法是錯誤的。”王寧利說。他更加反對家長為了幫助孩子防控近視,給孩子多吃補品,因為吃太多補品反而容易誘發小兒肥胖癥。
誤區四:散瞳檢查對孩子眼睛有害
專家:散瞳沒有傷害,避免強光照射和近距離用眼即可
一些家長認為孩子配完眼鏡后,按需更換眼鏡即可,不需要去做散瞳檢查,甚至對散瞳有些恐懼。
對此,龍琴說,事實上散瞳是沒有傷害的,通過散瞳可以檢查周邊的眼底,盡早發現其他問題,盡早治療,盡最大可能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記者也從醫院了解到,在診斷孩子真假近視時,眼科醫生也會通過專業的散瞳驗光,來檢查排除其他眼科疾病,甄別真、假性近視。
對于家長的顧慮,陸軍軍醫大學大坪醫院眼科專家解釋說,散瞳后所產生的瞳孔散大,會出現畏光、視近困難,均屬正常現象,家長無需擔憂。只需要在散瞳后避免強光照射,不要近距離用眼即可。正常劑量的散瞳藥很少產生其他副作用,只有極少數兒童會因藥物副作用出現一些癥狀,這時候應立即停藥并咨詢醫生。
誤區五:眼鏡一戴,度數只會越來越深
專家:近視眼度數發展與否和戴眼鏡并無直接關系
孩子近視之后,什么時候該戴眼鏡成了問題。一種說法是,兒童近視不能太早戴眼鏡,度數會越來越深。的確有不少家長被這種“觀點”影響,在對待孩子近視這件事上,喜歡拖。擔心一旦戴上眼鏡,脫不下不說,度數還會越來越深。真的是這樣嗎?
王寧利指出,青少年一定要戴合適的眼鏡,而且第一副眼鏡一定要進行醫學驗光,在醫院進行驗配。而合適的眼鏡沒有所謂的越戴近視越嚴重的問題。
陸軍軍醫大學大坪醫院眼科專家認為,眼鏡對于眼睛沒有任何傷害,科學研究與臨床經驗均表明,不戴眼鏡近視度數增長速度將會更快。
還有的家長認為,眼鏡沒壞就可以一直戴。陸軍軍醫大學大坪醫院眼科專家提醒,只要度數有變就需要更換鏡片。眼鏡在使用一段時間后會產生一定劃痕,并且會老化,這會影響視覺質量,容易產生視疲勞。
也有的家長認為,眼鏡的度數不用配那么足,湊合看就行。陸軍軍醫大學大坪醫院眼科專家提醒,加減度數有相應的原則,不可隨意增減度數。孩子如果佩戴的眼鏡與眼實際度數偏差過大,近視度數增加得更快。
那配了眼鏡就萬事大吉了?專家告誡家長,注意在這些情況下,近視度數會加深:比如平時不注意用眼衛生,繼續使眼睛長期處于疲勞狀態,就會導致視力減退,近視度數加深。比如配戴不合適的眼鏡(沒有驗光或驗光不準、度數配得過大),都會增加眼睛的負擔,使視力下降,度數加深。還有,患有病理性近視眼的度數也會加深。
誤區六:近視能根治
專家:真、假性近視都不可逆
有的家長認為,現在近視有好多辦法可以應對,可以戴角膜塑形鏡、戴隱形眼鏡,還可以做近視眼手術等等。
“近視是不能根治的。”北京同仁醫院副院魏文斌指出,治療近視沒有神醫、神器。所以因近視而導致的一系列問題都沒有辦法徹底解決。而且戴隱形眼鏡還容易得結膜炎,角膜感染最終也有可能失明。
陸軍軍醫大學大坪醫院眼科專家認為,還在身體發育期的孩子一旦近視,在沒有特別方法干預的情況下,不但不會降低,而且還會持續增加。
也有的家長相信,假性近視能恢復正常。對此,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眼視光中心主任醫師王凱說,如果是真性近視,無論中低度還是高度近視,都不可逆。
假性近視實際上是調節痙攣,是由于長時間高強度近距離用眼,導致睫狀肌持續緊張收縮不能放松所致。對這種類型的“近視”,通過放松調節,多看遠處,必要時輔以睫狀肌麻痹藥物使用,可以恢復部分視力的。但需要指出的是,所謂假性近視,不過是即將步入近視的一種過渡狀態,臨床上很少有一直能維持視力而不近視的青少年近視患者。到目前為止,全世界還沒有發現任何一種方法能夠逆轉真性近視或者阻止假性近視轉變成真性近視。現有的任何方法,都只能延緩近視發生的時間和進展速度。
廓清了這些認識誤區,在孩子近視前,家長應該做些什么呢?
專家認為,青少年出現近視絕不是戴一副眼鏡這么簡單。對個人來說,孩子較早出現近視,就意味著其有很長一段時間是處在近視加深的風險之中,近視度數加深的可能性很大;相對于較晚出現近視的孩子,早近視的孩子成年后可能近視度數更高,那么出現高度近視眼底并發癥的可能性就更大。因此,家長在孩子發展成近視之前更應該“積極作為”。
0-6歲是近視的潛在危險期
記者發現,很多小學生近視的根源其實在幼兒園。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眼科主任李莉坦言,應該把近視防控的端口更加前移,從0-6歲就開始關注。因為這個階段是孩子眼部發育過程中最容易引起近視的時期。學生在入學前應該有150度的遠視儲備。如果幼兒園不關注孩子的近視防控,不給孩子足夠的戶外活動時間,就會造成遠視儲備不足,在小學期間發生近視。
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一兩歲的孩子一拿起平板電腦或手機就不哭不鬧了。“對3歲以下的孩子來說,0-2歲不建議看電子產品,2-3歲每次看電子產品不超過15分鐘。”李莉說。
哪些人最容易近視?
“兒童近視原因之一是遺傳。爸爸媽媽都是近視,孩子近視的機會比較多;父母都沒有近視,孩子近視的機會就少。”魏文斌指出,然后是長時間近距離用眼,尤其是在幼兒時期過早過多看近物。此外,還有空間狹小、戶外活動少、睡眠不足、營養等,都是誘發近視的重要原因。
中國青少年近視患病率如此之高,專家分析認為有如下幾個因素:從全球范圍看,黃種人較白人和黑人的近視發生率本身比較高,非洲和南美洲近視發生率較低;從種族和地理位置上,東亞青少年為近視眼的易感人群。另外,我國青少年兒童用眼負荷比較大,這些負荷主要包括:早教、課業負擔重、過多接觸網絡游戲以及電子終端產品等,有些學校老師布置課外作業也用iPad。與之相反,一些能控制近視發生的因素被抑制了,比如體育活動時間少、戶外運動時間短。
引導孩子正確使用電子產品
2歲大的孩子就看手機、電視,而這時候孩子的視力根本沒有發育完全。在移動互聯網時代,讓孩子與電子產品完全隔絕是不太現實的。那么應該如何引導孩子科學使用電子產品呢?
小蘋果兒科醫生集團創始人路博介紹說,對于18-24個月的孩子來說,使用電子屏的方式是家長可以拿著電子設備給孩子講,但不要讓孩子看;對于2-5歲的孩子,可以開始使用電子產品,但每天要嚴格控制在1小時以內。“我們應該學會更科學地幫助家長使用電子產品帶來的便利和價值,并把它帶來的弊端和影響降到最低。”路博說。
“電子類產品已是生活的組成部分,既不能談“電子產品”色變,也不縱容孩子深陷其中。”中國婦幼保健協會兒童眼保健專業委員會全國委員、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眼視光醫院視光診療中心主任毛欣杰表示。
他認為,首先要正確使用電子產品,如對電子產品的閱讀背景進行設置,將光線調到適合程度;不在被窩里看電子產品,保持合適的使用距離。目前對多大孩子接觸電子產品多長時間還沒有具體定論,但減少或避免年齡過小的孩子接觸電子產品有助于孩子的發展,如學齡前的兒童。也要嘗試用更好的興趣替代,如吸引孩子多參加戶外游戲,增加集體活動的互動性、趣味性來減少電子產品關注時間。同時,家長也需要以身作則,控制自己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
不合適課桌座椅也是近視的風險因素
近日,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2017年北京市中小學生近視相關因素調查報告》。報告顯示,長時間使用多媒體設備、不合適的課桌座椅等,是導致近視的重要風險因素。
專家建議,加強學校教室物質環境檢測,提高學生課桌椅符合率;營造良好學習用眼環境,增加戶外活動時長。白天在家看書學習時,盡量使用自然光源,晚上看書學習時,要使用臺燈和房間照明燈。此外,建議在保證課堂教學效果的基礎上盡量少使用多媒體設備,同時應避免長時間看電視、玩電腦和手機。
對孩子近視因素進行了溯源性的分析之后,家長一定迫切想了解,孩子近視如何早發現?如何科學應對?
近視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在發展成近視之前是有跡可循的。
專家建議,家長在日常應該定期詢問孩子是否存在視物模糊的情況,特別是讓孩子分別遮蓋單眼進行自查。如果孩子反映視物不清或是學校檢查發現視力不佳,家長應盡快帶孩子到醫院眼科就診。一般需進行眼科裂隙燈檢查、散瞳驗光檢查及必要的眼底檢查和眼軸測量。一旦發現孩子存在屈光不正或是弱視的問題,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及時治療,建立屬于個人的屈光檔案,定期隨訪觀察。
在這些跡象里面,眼軸變化是一定不能忽視的因素。“眼軸是預測孩子是否會發生近視以及近視發展速度的重要指標,一般來說,眼軸越長,近視度數越深。長眼軸發生越早,發展成近視的可能性越大。因此眼軸是眼科醫生在近視診治方面最為關注的指標,而且眼軸增長后,不能再縮短,是不可逆的。”國家一級驗光技師蘆博提醒家長。
防控近視要趁早,不讓孩子發展成高度近視。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眼科主任、北京大學醫學部眼視光學院執行院長、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常委兼副秘書長趙明威提醒家長說,中低度近視并不可怕,佩戴合適的眼鏡就可以了。但高度近視的危害,并不只是眼鏡片厚度的增加,而是高度近視會導致眼軸不斷拉長,隨之視網膜慢慢變薄了甚至還會拉破,眼底也會缺血,整個眼睛結構被破壞。所以從防控的角度,我們需要考慮怎么能不要讓孩子的普通近視發展成為病理性近視、高度近視才是根本。
當然,兒童近視也分真性近視和假性近視。北京大學兒童視覺發育中心副主任醫師肇龍說,要做一個全面眼科檢查,測眼壓、查眼底,要查顯微鏡,檢查眼睛結構有沒有改變等,首先排除有沒有其他眼科疾病,其次是做散瞳驗光,通過一些藥物讓睫狀肌來放松,來測是真性近視還是假性近視。對于假性近視的孩子,如果配上眼鏡,會誘導向真性近視發展,如果是真性近視,就要采取合理的治療方案,讓近視不要加深太快。
近視雖然不可逆,但是近視的發展是可以控制的!
“小學階段是控制近視的最佳時期。”趙明威指出,臨床上觀察,8-16歲的青少年兒童,近視進展非常迅速,所以我們建議這個年齡段的人群可以選擇角膜塑形鏡。角膜塑形鏡是目前眼視光界普遍認可的控制近視發展的有效措施。
記者也了解到,臨床常用的控制近視進展的手段主要有光學和藥物兩類。光學手段中佩戴角膜塑形鏡(簡稱“OK鏡”)。藥物手段中目前有阿托品、哌侖西平、7-甲基黃嘌呤等。
判斷近視是否進展,不能只是做視力表檢查。
視力表檢查是最常見、最簡單的一種檢測視力的方法。但是,李莉指出,近視進展的原因是多因素的,如果僅僅用視力、驗光檢查結果觀察的話,很難發現近視進展的原因。李莉告誡家長,孩子出現近視到醫院檢查,不單是通過視力表檢查視力、驗光,還應該檢查角膜曲率、眼軸長度等等。
在視力篩查上,一般在孩子出生六個月時就可以做屈光篩查,特別對父母有高度近視遺傳因素的孩子,更應該早一點進行篩查,來判斷一下孩子是否有近視或者有發生近視的趨勢,提前干預,一年左右再復查一次。
那么,日常生活中,家長應該如何幫助孩子預防近視呢?
魏文斌建議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需堅持遵守以下“五項紀律”:
一是避免長時間近距離用眼。比如看書不連續超過1個小時以上。
二是每天“目浴”陽光。陽光使瞳孔縮小景深增加;更重要的是曬太陽后人體大腦就會分泌一種可以抑制眼軸延長的化學物質,可以預防近視。如果每天能有2小時、每周堅持10小時的戶外活動,近視發生比例就會明顯下降,近視加重機會也會明顯減少。
三是飲食均衡,睡眠充足。學齡前和學齡期孩子,身體處于發育階段,眼睛也處在發育階段,眼睛也需要充足營養供給。因此孩子們不要挑食偏食,少吃甜食和垃圾食品,保證營養均衡。另外要保證睡眠,睡覺可以讓眼睛得到休息,足夠的睡眠才能緩解視力疲勞。
四是養成科學用眼“三個一”“三不要”習慣。在日常的學習過程中,要求孩子堅持眼睛距離書本1尺,手距筆尖1寸,胸距桌緣1拳的讀寫習慣。牢記看書“三不要”:不要在陽光直射或暗弱光線下讀書;不要躺著趴著看書;不要在行走的車廂看書。
五是堅持做眼保健操。
對此,中日友好醫院的眼科專家還補充說,兒童持續近距離注視時間每次不宜超過30分鐘,之后應該休息10分鐘。兒童操作各種電子視頻產品時間,每次不宜超過20分鐘。每天累計時間建議不超過1小時。兩歲以下兒童盡量避免操作各種電子產品。眼睛與各種電子熒光屏的距離一般為屏幕面對角線的5倍~7倍,屏幕面略低于眼高。兩歲以下兒童盡量避免應用夜光燈。兒童應避免過度的藍光暴露,比如LED燈、熒光燈等高頻藍光源。少用或避免飲用碳酸飲料。
兒童近視防控刻不容緩。今年,北京將建立兒童視力健康電子檔案,以助力近視防控。該電子檔案覆蓋0-6歲的所有常住人口。如果發現了問題,體檢機構將給家長提供建議,甚至幫助轉診。這些電子健康檔案也將與教委對接,以便相關機構能提供更有效的干預。3月22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了《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健康教育核心信息》。《核心信息》可被看作是《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的具體細化和實踐。這些行動和方案對近視防控戰略的落實、從源頭抓防控起到很好的示范效應和可行性路徑。近視防控,全民行動,讓我們以家庭為單位,許孩子一片光明的未來!(人民健康綜合人民日報、健康時報、健康報、生命時報、新華社)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
頭條 21-12-07
頭條 21-12-06
頭條 21-11-30
頭條 21-11-26
頭條 21-11-25
頭條 21-11-24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7
頭條 21-11-16
頭條 21-11-16
頭條 21-11-15
頭條 21-11-15
頭條 21-11-15